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青苹果健康获B+轮融资 将加大电商平台投入

36氪   zi跃阅读:1084赞:882017-11-23

以熟人医患模式为切入点的移动医疗平台青苹果健康目前获得B+轮融资,并由熟人医患向医疗电商模式延伸,探索平台商业化路径。

移动医疗经历了前几年的创业与资本热潮后,现在进入了冷静期。大浪淘沙之后,部分移动医疗企业已经转身退场,而坚持移动医疗领域的公司依然探索着商业模式与变现的出路。

近日36氪获悉,以熟人医患模式为切入点的移动医疗平台青苹果健康目前已经获得B+轮融资,并由熟人医患向医疗电商模式延伸,探索平台商业化路径。

青苹果健康的熟人医患模式不难理解,医生在线下诊疗过的患者转移到在线平台继续问诊咨询服务,这种模式和陌生关系的轻问诊相比,用户获取成本更为可控。对于患者而言提升了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效率,而医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更好管理患者,沉淀个人品牌。

经历了近4年的发展,目前青苹果健康平台中已经积累了10万名医生,200万患者。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困扰所有移动医疗公司的商业变现问题。青苹果健康创始人徐嘉子坦言,此前青苹果健康也经过了多种尝试,走过不少弯路。

此前,青苹果健康也曾想过切入“飞刀”市场,但也很快发现这条路跑通并不容易。这个模式涉及到专家、二三线城市的小医生、以及患者三类群体,分析三类群体的需求可以发现,专家、名医对去相对偏远城市做手术的需求比较明确,但是小医生凭借原有的人脉渠道也可以请到专家,对平台的黏性不够强,而患者的付费习惯更需要较长的教育过程。依靠这种模式实现商业化,徐嘉子认为还比较困难。

MDT(多学科会诊)是青苹果健康的又一个尝试。这种医生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更高效,对于临床上也有重要意义。不过虽然发起方的医生和被邀请的专家都很乐于此种模式,但难题在于患者并没有很强的付费意愿。加之,目前很多医院也会免费为患者提供多学科会诊服务所以用户付费习惯更难养成。青苹果健康在以低价补贴方式完成10多例多学科会诊后,就停止了这项服务。

过往的模式中用户付费意愿是否强烈是制约模式能否走通的关键问题,所以徐嘉子认为还需要回归到用户需求的本质上。目前青苹果健康的用户中,以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居多,这类患者术后的康复期对护理类产品、医疗器械的需求明确且愿意为其付费,所以对接医疗器械厂商,形成医疗电商平台,成为青苹果健康找到的变现方式。

青苹果健康并不想像大流量型医药电商平台那样销售大众化的医疗产品,而是更聚焦在重症、外科患者对于特殊医疗产品的需求上,形成差异化的SKU。并且由于熟人医患模式下,平台更了解患者特征,可以根据用户数据的沉淀智能化推荐产品,帮助厂家与患者精准匹配,让患者省去在庞杂的电商平台中盲目挑选产品的麻烦。

据介绍,目前已经有上百家医疗厂商与青苹果健康达成合作,从今年4月正式推出电商平台以来,初期月销量50万/月左右,目标年底达到500万/月。

本轮融资后,青苹果健康将加大在电商平台上的投入,并进行区域扩展,从目前的北京、上海以及江浙地区,向全国布局。

徐嘉子认为,目前移动医疗市场虽然遇冷,但却是进一步发展的好时机,经过了一轮市场推广后,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移动医疗的接受程度大大提升。现在移动医疗公司开始回归本质,进入调整期。移动医疗的确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价值,其中还存在不少机会,只是需要找到合理的商业变现途径。

融资方面,2013年,青苹果健康成立之初曾获得著名天使投资人王刚数百万的天使投资;2014年,青苹果健康获得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500万美金A轮投资;2016年初宣布完成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德同资本领投,金沙江创投跟投。

标签:

作者: zi跃

来源: 36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