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全球扫码支付90%个人用户在中国 用得爽但存安全隐患

新闻晨报   值班编辑阅读:855赞:102017-12-02

目前,全球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对于不少人来说,出门不带现金,手机扫码走天下已成为日常习惯。随着我国二维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小小二维码的“吸金”能力也越来越强,有预测,到2017年底,中国二维码支付有望突破9千亿元市场规模。

/东方IC

中国电商网(www.cndsw.com.cn)12月1日消息,目前,全球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对于不少人来说,出门不带现金,手机扫码走天下已成为日常习惯。随着我国二维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小小二维码的“吸金”能力也越来越强,有预测,到2017年底,中国二维码支付有望突破9千亿元市场规模。与此同时,规范行业标准和提升网民二维码安全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支付规模或破9千亿元

“吃饭、购物、买票都可以扫码,连买糖葫芦都可以扫微信二维码,兜里的现金常常揣了很久花不出去。”北京市民许丽霞对记者说。

事实上,二维码诞生之初,主要用于人、物、事身份识别,以及防伪追溯、信息交换和储存。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维码也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扫二维码已成为连接线上线下成本最低的网络接入口。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线下场景使用特点突出,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而这其中很多都是通过扫二维码实现的。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二维码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线上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二维码支付比例越来越高,预计到2017年底,二维码支付有望突破9千亿元市场规模。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二维码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美元。

用得爽但存严重安全隐患

今年初,四川省西昌市的黄女士在与某QQ网友聊天时,不经意间扫了一下对方发来的微信邀请二维码,其捆绑在微信号上的银行卡里的钱就直接被转走了3000元。

随着二维码进入老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快捷的网络接入功能给大众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执行主任张超表示,广泛应用的QR二维码制码技术是开放的,而二维码信息人眼很难识别,其中储存的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常常会出现被篡改、泄露,植入木马病毒或不良信息等严重安全隐患。

近期,社会上还出现了“木马+二维码”敲诈骗局,手机用户在钓鱼网站上中了木马病毒后,手机会被自动锁屏,并弹出二维码称只有扫码支付多少钱,才能够重新解锁手机。据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介绍,这类“木马+二维码”骗局,即使受害人扫码转账,也无法解锁手机,只能依靠专业技术处理。

专家表示,二维码安全隐患主要在于其背后的链接是否靠谱,消费者扫码应多留个心眼,看清楚二维码来源和功能再扫,拿不准的二维码坚决不扫。

张超认为,规范行业标准、普及二维码常识和提升网民二维码安全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已成助推数字经济的重要角色。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在二维码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识别设备等方面依然与技术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二维码监管方面也有很大欠缺。

张超认为,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二维码识别体系,督促相关机构注册和申请唯一二维码身份识别信息;研究并制定基础、技术、应用、管理和服务国家标准; 建立二维码评价认证体系,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能力。

“二维码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以标准为引领,强化二维码基础技术支撑能力。”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委副主任郭炎炎说。

展望未来,物联网和商品追溯将成为二维码产业发展的拓展空间。例如,海尔集团搭建了针对全球供应链统一的二维码管理平台,这套系统将通过赋予每件商品甚至小到几厘米长的零件唯一“身份证”,让供应链、物流、生产、营销和售后环节无缝连接。


标签:

作者:值班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