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赵鹏:HR的沟通成本与企业人才基因

金融界   创业邦阅读:938赞:512017-12-04

众所周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除了非常常见的成本,原材料,销售成本,运营成本等等,其中还有一个成本是隐性的就是沟通成本。

众所周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除了非常常见的成本,原材料,销售成本,运营成本等等,其中还有一个成本是隐性的就是沟通成本,很多公司它们这样一些观点,认为沟通成本才是公司最大成本,大家赞同吗?我们看到有朋友已经说赞同了,如何降低成本,让公司更为高效运转? 以下为BOSS直聘CEO赵鹏现场演讲内容:

赵鹏:非常荣幸在创业邦从2007年创业到2017年十年的时候,能够在这次活动上与各位见面,感谢主办方,也觉得我们主持人非常优秀,气非常长,能念那么长的东西,我有19分钟时间,聊一下对沟通的理解,BOSS直聘是垂直招聘,我们从这个角度谈沟通,大概在结构上我想说一下HR和CEO的沟通,HR这个人群作为帮助CEO的特殊角色和系统,十几年前曾经因为两个角色沟通的痛苦,所以诞生了一个新的baby,接下来说一下这个baby的成长过程,呼应一下我们今天的主题,将来会是什么样,这是我最想讲的,基于我们的数据观察和我自己在十几年当中的行业经验。

首先我非常赞同刚才我们主持人问的问题,在一个企业组织中最大成本是什么,我觉得是沟通成本。在座很多创业者,过去四年当中也有很多公司从5个人,50人,500人,估值五千万,甚至超过了一百亿美金的公司,经常有人说我小时候多可爱,10个人时候很怀念,超过100人怎样,超过200人怎样,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实质,一万年前我们这些人群差不多是以小于等于50人在活动,这是原始部落。当一个组织变成几万人,它的沟通是非常头疼的事情。

作为一个HR是帮助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业务部门,来打理怎么把人头变成资源的问题,它的沟通对象包括候选人,已经雇佣的员工,当然要沟通自己的老板,以及所有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在座如果有一个CEO,或者是一个企业的联合创始人,或者是一个部门的总监,我想你可以想一下跟服务你的HR系统沟通到底怎么样,你是否认为你跟他的沟通是满意的,是否觉得他跟你的沟通是满意的,以及这个结果是不是好。

实际上我们做了一轮调研,在这次会议收到大会主题的基础上非常认真下发了万数量级的调研,收回来做了分析,分析维度比较多,时间有限我简单介绍一下,首先是在请人的过程中HR系统认为这个人不合适,但是用人部门或者老板认为这个人合适,有效回收问卷认为不太出现这种情况,没有的是42%,认为会发生的是46%,经常发生的是11%,不到12%,老板和部门真的看好这个人,HR系统认为这个人不合适。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HR系统认为这个人合适,但是老板或者用人部门认为不合适,认为经常发生的,回答我们问卷的人是HR,这次问卷是下发给万数量的HR,认为经常发生的比刚才的情况高接近3倍,偶尔发生也高很多,基本没有的比例非常之低。我们作为老板,作为业务部门经常把人家扔过来的人说这个人我不要,这是一个结果。

接下来我们说一个改需求的事,科技公司的人都知道我们研发团队负责执行的人,对于这个产品经理天天改需求是比较烦的,需求提完了进入安静的开发状态,什么时间提交结果给你。当一个CEO或者用人部门提出招人需求让HR帮忙,流程走到中间的时候各种去改需求的,HR伙伴们认为没有的15%,经常发生在46%,沟通怎么样,够不够,我国人民回答问卷的时候年轻人好一些,九几年的人大部分怎么想就怎么回答了,大一点的人像我这种回答问卷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就像一种答题心态,什么是正确的,或者谁会看戏我们的问卷,责任心强的人还会想这个题答出来会影响什么,不会直抒胸臆,年轻人会直抒胸臆,社会在进步。尽管如此,HR系统认为跟老板和业务部门沟通是够的这种人占30%,认为不足的57%,我们有一个选项严重不足,比较主观,严重不足是这个HR跳槽了,将近12%。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沟通结果,现在我们看到是他们对沟通的认知到底怎么样,所以其实回想在座的CEO们,用金钱支持CEO的投资人们,我们多长时间跟我们的人力资源系统进行一次有效沟通,我们跟它说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足够耐心。我们什么时候想起来这个系统的存在,在这个招聘领域因为我做了12,13年的时间,所以我回忆了一下这些年打过交道的BOSS,老板的朋友们,HR系统的朋友们,人确实上不来要影响业务的时候,招聘部门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大家都想起它来,实际在做明年预算的时候HR部门通常是帮别人做预算,自己通常没有很清楚的预算。在年终总结表彰过程中,HR部门经常被当作一个平衡的部门,比如说得一个黄牛奖是什么样的,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在很多企业见到过这样的情况,这个沟通是不够的。

这个事情不是刚出现的,理论,实践,管理方法,各个基层的岗位说明书的引进,这个事情发生大概在二十一二年的样子,这是一个舶来品,以前这个叫劳资科,没有HR部门,你们可能都不知道了,年轻人太多,二十来年的时间,在我们这里是这样的,国内是这样的。实际上在那个时候海外在这个事情上研究,从理论上到做法,职业经理人阶层培养上,到这个岗位人的职业文化上都还是走得很早的,所以这个问题他们早就遇到了,因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HR他们之间的沟通有问题,产生了这个baby,叫HRBP,在国内广泛应用是以大的科技公司发展为领先的,比如说BAT,我们看了一下我们平台的数据,具体的数不方便说,在平台上一个招聘者就是一个BOSS,我们看到这种沟通在企业分布上有一些特点,千人以上大的公司里面扛着HRBP抬头的人在十万数量级的水平,500人左右的公司,几百人公司是在大几万数量级,越到小的公司工作者有越少。实际当你的工业有一定规模的时候,你会让这个人扛着桥梁作用,既是承担着招募工作,同时他也要跟业务紧密协同在一起,我们发现在平台上负责招聘的HRBP招聘的岗位,对这个企业来说,非常多的科技公司HRBP负责技术部门招聘的人真的是比较多,比例是比较高的。另外,科技公司的候选人当中他们对于对方是HRBP还是总监,还是BOSS,有不同喜好度,随着企业规模有自然的规则会出来,越大的公司出来招聘,它的HRBP获得求职者回应的回应还是不错的,100人以下,50人以下的公司实际上BOSS获得的回应机会会更高一些。

我看了一个统计数据,我还找有关人士认证了这个数,去年我们每一天,2016年是11800家新公司建立,平均生命周期是2.5年,有的很短,半年一年,有的比较长,这里面包括了今天会场里面大部分是现代服务业,金融,科技,包括今天的主题,企业服务,包括传统服务业都算,11800家,所以企业非常众多,到了一定规模这个沟通就能够用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

硅谷跟人之间的沟通,包括你候选人,潜在候选人,做雇主品牌去沟通,包括和员工的沟通,硅谷很多地方变成了这首席人类官,解决人类什么问题呢?沟通的问题,沟通这张扑克翻过来另外一边选择的可能是文化,文化的特质,不是天天沟通要涨要降,一个CEO的想法,一个企业的愿景,一个企业的规则,这些东西是需要实实在在沟通给所有人的,你的对象是人,非常多的公司,特斯拉,思科,金拱门,都是这样。这个东西当一个企业组织跟人的沟通当中出来的角色,他是一个沟通者,跟CEO一样,左边站一个人,右边站一个人,去沟通,这个人这个企业的沟通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发现这个角色是在传统的HR环境下长出来的CPO。

也许有1%的人在座是我的同行,做人才服务的,服务在座各位老板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看到一个叫HRBP在过去岁月中成长特别好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也可以分享这个想法给你的HRBP。这些成长得比较好的,在非常大的公司做到HR老大的,N年前我们两个都是行业里面小朋友,我们会总结这个过程,成长特别好的,一个好的沟通者,他一定是在业务部门和CEO帮助下,真的能够跟你一样去理解你的商业原点是什么,你靠什么挣钱,你是卖什么的,靠出卖什么东西过日子。他要理解你商业原则,你创造什么价值,同时一个优秀的HR尤其是比较资深的人,还要跟CEO一起去听你说,看你难受,看你爽,跟你沟通理解这个公司在管理上的痛点是什么,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公司管理痛点是不一样的,跟这个老板时间比较久,他能跟你一样去理解这家企业成长的重要节点是什么,你要建一个AI中心,它成长的节点应该是什么样的,这里就会出现有意思的话题。

刚才我们探讨过,HR和业务部门,和CEO之间沟通,他认为好的人那个人认为好,这个过程没有一定说谁有道理,因为我们在我们的平台上发现一个特点,很多创业者之前是某某公司的技术总监,或者市场VP,他去发布一个职位,聊一个候选人,第一次作为需要跟一个陌生的候选人破冰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我听过很多这种故事,所以HR会有一些优点能够补足我们业务老大的一些盲点,当然因为我们是在边上帮助你们老板发展的人,这是我们简单一些总结。

如果你能够良好的跟你的HR系统成长,就会发现三件事情是OK的,第一件事情是跟法律的关系,二是跟钱的关系,三是跟人的关系,你有一个好的CFO,CPO,那样日子就比较舒服。

超级小的广告时间,我能不能请用过我们软件的各位老大,给我一个左手,用过BOSS直聘的人,谢谢。我们会继续努力,祝愿大会顺利,祝各位收获多多,谢谢。

标签:

作者: 创业邦

来源: 金融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