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山行资本徐诗:好的创业者要有“五力”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阅读:1292赞:302017-12-15

在进入投资圈之前,徐诗是网易移动事业部总经理,在一个移动端尚未普及的年代做出了网易新闻APP,并将之从0做到了3亿多用户。

在进入投资圈之前,徐诗是网易移动事业部总经理,在一个移动端尚未普及的年代做出了网易新闻APP,并将之从0做到了3亿多用户。随后又开发了网易公开课等多个知名APP。徐诗是移动互联网浪潮里最为出色的产品经理之一。

而近两年,她的基金已经在大出行、教育、新零售上颇有斩获。她用事实证明,能做出好产品的「产品经理」,在投资上也能保持高水准。

除了山行资本既定的投资理念及投资策略以外,徐诗在识人上也颇有心得 :「即便赛道选择的再好,创始人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因素」。

本期对话影响力,华兴资本2017年度「VC/PE影响力投资榜单」――「年度最佳跨界投资人」候选人徐诗。

Q:您做投资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徐诗:我之前做的都是一些创新驱动的业务,需要时刻保持对行业敏锐的洞察,这和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多的共性。但以前的状态都是非常聚焦的去研究一个市场,继而完成一个一个项目,做投资之后发现,我经常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对有限信息的整和与消化,再进行筛选,并且要快速的做出决策,这就要求具备更高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快速迭代能力。

同时要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和边界。我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社交的人,但在投资圈就需要跟人不断进行交流;对人的洞察能力也要求得更高了,因为投资人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创业者及其团队做出一个判断,对他们未来公司的成长性做出一个判断,这就更要求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碎片信息的拼接。

Q:你会特别注意市场的变化吗?

徐诗:这是肯定的,但不停捕捉变化的同时,也要同时主动进行自我沉淀。两年前,我们刚成立山行资本的时候,就已经在看大出行、看交易平台、看教育,包括看零售领域了。今年大家在说新零售和在线教育风口,但我们是在成立之初或者说成立之前就已经在筛选关注行业了。永远不要投机性的捕捉风口,对机会点的分析要静下心来沉淀。

比如说新零售领域,我们之前意识到线上流量入口基本已经被巨头垄断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新零售」这个名词。但我们相信,这么大的产业里一定存在以技术驱动、体验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新机会,所以去年我们投资了『超盟数据』,它是新零售的大数据公司,在人、货、场交易的形态里,它对商品、对交易数据、对品牌商、对场景、对终端的零售商都有很大的价值和帮助。

当然,想要快速的抓住机会,提前预判赛道机遇是必要的。在这个市场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一个强大的团队的。两年前,我们认为教育领域是系统性的机会,不只有人口结构性的红利,还有上一代的婴儿潮,所以父母对于教育内容的消费需求一直会很旺盛。当时我们就投资了“贝聊教育”,它是一家在线家园幼教沟通平台,去年又投资了 「宝宝玩英语」。今年,在线教育又有风口论,它们发展得也很快,宝宝玩英语也从原来几十万的月收入增长到月销几千万,这都是基于提前布局、预判风口带来的增长与爆发。

Q:新零售时代,您如何看待科技与零售的结合?

徐诗:从商业形态上看,大家已经在不同的领域里做过一些尝试了,比如现在很火的办公室无人货架、智能盒子、智能柜子,这些是借助技术驱动做了一些延伸。比如基于供应链,有物流机器人能够帮助新零售去更好的提升效率;基于终端,大家借助AI、VR的技术应用来进行消费。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新零售还是基于供应链、用户、场景、营销这四类场景,用科技赋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Q:在这一过程中,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徐诗:数据应该是基础应用层,也是每一家企业、每一个零售商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虚拟资产。

我们投资的超盟数据,能够基于零售大数据,通过精准地算法分析 「未来」商品和零售商进行有效地配置。通过将用户在具体终端的消费行为数据反向回流的方法,更好的帮助传统零售商、小连锁门店重焕生机,使小零售商也有能力与大零售商同样有最适合自己的选品能力,在商品的周转率上有极大提升。另外对于品牌商来说,更好地清晰了用户画像,也能有效指导新品研发。利用底层大数据分析能全面的帮助企业提升商业效率。

Q:您如何判断该项目是否值得被投资?

徐诗:首先,山行从成立以来一直有我们自己找项目、看人和判断项目的方式。

在找项目上我们遵循3B法则:Best base、Best sourcing、Best knowledge。

而项目的商业模式则看目前的商业模式能否给当前行业带来颠覆式的巨大变化,或者说能否几大提高这个行业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团队,也就是人本身特别重要。

我们投了这两年,在某些项目上也的确栽过跟头,最后我们发现,原因在于人。所以,即便赛道选择的再好,创始人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因素。

创始人的梦想是不是够大,学习能力怎么样,我自己总结了一个「五力」模型:敏锐的洞察力、强悍的执行力、一流的学习力、卓越的领导力及超强的抗压力。这「五力」是优秀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一开始做公司,他一定有这样、那样的短板,但他通过不断的复盘,不断的寻找优秀人才,来帮助他提升自己,帮企业构筑护城河,构建自己的壁垒,把整个团队变的越来越强。所以,我们平日所见的优秀企业家,他们的综合能力一定是很强的,也一定是拥有这「五力」的。

Q:您会喜欢连续创业者吗?

徐诗:从概率上来说,连续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是更大一些。但坦率讲,也要看他之前做的事和他过往的经历是不是一脉相承的,他是投机型的连续创业者还是说他确实经过研究有创业者的初心,要在某一个赛道上深耕,是否是在反思和复盘之后再去找寻找下一个机会,所以我们非常看重他的过往经历和初心度。

Q:不投的企业有没有一些共性?

徐诗:事不对或者人不匹配。首先,赛道是做第一层筛选,我们对于行业的判断还是最为前置的因素。其次,就是基于对个人的筛选,被PASS掉的企业家,可能是因为他的真实能力和自我认知之间,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错位,或者是他的格局和胸怀是否足够大,这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是否能够长大。他可以不是名校,可以不是大平台出身,但是他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他最后能走多远。

Q:怎么提高学习能力?

徐诗:更多是来源于自我驱动。意愿有的时候比能力更重要,想去学习自然会有很多个渠道及方法。

像阿里的十八罗汉,就证明了人是有巨大潜能的。极度聪明的人和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少数不聪明的人,这是非常极端的两种情况,大体情况还是正态分布的,大家的水平线都不会差得很远。

Q:怎么把握企业发展的节奏?

徐诗:我觉得在产品定位和战略把控上的节奏,包括产品迭代的节奏,市场营销的节奏,还有人才储备的节奏都是要创始人好好去思考的。

尤其涉及到资本这块,我们山行资本也会帮创业者一起去分析公司整个财务状况,口袋要够深,这样他在试错和应对激烈竞争变化的时候,就有足够的弹药去进行对抗,我们希望创业者账上的钱至少能够支撑12-18个月,这样在做一些探索和尝试时才会比较安全。

对于产品的节奏上,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能够建立起壁垒,我们也会一起去讨论这个节奏设定,可能更多的是抓住核心功能,去掉非必要的功能。速度是我们特别看重的,产品在整个交付的过程里,它应该是不断迭代的。

人才储备的节奏也是非常重要,不是说我要做到C轮、D轮,才去找一些更高阶的人才。一方面,内部的培养是很前置的,通过不断的打仗把团队带到下一个高地,从里面提拔一些跟自己一起走过来的伙伴,成为一个企业核心的领导者;另一方面,也要在外部积极寻找一流人才,比如在早期就可以去和一些一流的人建立联系,或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染力来打动人才加盟。

Q:平台类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徐诗:平台本质上是提升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交易效率,同时因为它是平台,所以往往会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也会产生一定的网络效应。到最后两端足够大,这个平台的生态价值也会使它产生比较好的头部品牌效应,所以我们是比较偏好平台型公司的。当然,平台型公司的竞争也往往更加激烈,你看到的市场机会,你的对手也看得到,这就对创始人的要求特别高。

特别幸运的是,我们的创始合伙人杨浩涌也是瓜子二手车的CEO,所以瓜子在大出行领域会有一些深度的布局。在纵深的产业里,围绕瓜子二手车平台做了「毛豆新车」这一品牌,它现在已经升级叫「车好多」集团了,「毛豆新车」在整个车领域里占据的入口级位置,是能够帮助上下游公司带来很多价值的。

Q:您如何看待平台类公司的诚信的问题?

徐诗:诚信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的,就像反欺诈本质上还是看风控能力、看对数据的追踪能力,现在很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非常考验公司技术能力的。当然,诚信问题零案件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但是技术是可以cover掉大部分的问题。

Q:既是创业者又是投资人,这样的人有什么优势?

徐诗:他正好坐在桌子的两端,创业者们往往非常欢迎浩涌以这样的身份来跟他们对话,正是因为他的双重身份。他会把自己捕捉和感知到的投资人想法,更加坦率的跟创业者交流。同时,他作为投资人也会审视作为创业者的自己,比如在战略和产品定位上有哪些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怎么才能和资本市场更好的对话,这个双重身份是他很大的优势。

Q:你的自我驱动力来自于什么?

徐诗:来自于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就像我以前做的网易新闻APP,可能几亿人都在用它,确实能对世界产生一定的价值。做投资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基于商业创新就能改变甚至颠覆原有的产品形态,或者说基于智能技术、机器人的技术创新,让这个人的效能可以被极大的提升,这是有价值的事儿,所以还是很enjoy这个过程。

Q:山行资本和其他投资机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徐诗:我们是一个辅导型、陪伴型的基金,这跟我们创始人的DNA及之前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有关。我们都是做公司出身,都是经历过一线、经历过炮火声的人,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所以,山行资本和其他投资机构最大的不同是,我们非常理解创业者的诉求,了解他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所以,山行深度陪伴辅导的项目,我们会和他们定期复盘战略,讨论他们的产品,帮他们找人和找钱。不论是在对人的困惑上,还是在管理上的挑战,我们都会分享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包括我们的Venture Partner――高德地图的创始人成从武、大众点评的联合创始人龙伟等等都是一线的互联网企业家,足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支持和支撑,我们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样。

Q:最近比较关注哪些领域的项目?

徐诗:交易型平台、科技创新及新消费(包括新零售及教育)赛道依然是我们的重点。刚才也提到系统性的机会使得整个教育行业都在面临重塑,这一代消费者不论是对教育的需求,还是消费意愿,还有技术驱动带来的新型产品体验,都会给需求端增加多变的可能,也会催生很多新生机会。所以,我相信接下来几年应该会产生几家,甚至比新东方和好未来市值更高的互联网新巨头。

至于企业级服务领域,这几年我们也重点看。其实大量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很多服务都是标准化的,包括用一些Saas级的产品,但分工协同效率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所以我们觉得企业级巨头也会有一些新兴机会,比如我们投资的石墨文档,是一家办公云协同的公司,他们近期也刚拿到今日头条的投资。

Q:您如何评价山行这一年投资的成绩?

徐诗:中等偏上吧,可能在75分-80分之间。今年几个大机会我们基本都抓到了,但离退出还远,能不能更好的成长也要往后看。

市场在快速变化,我们对这个行业始终保持着敬畏心,所以可能今年投的项目比去年要少了许多,但如果看到真的遇到让我们非常兴奋的点,我们的决策还是很快的。好的投资人应该是一个猎鹰式角色,它平时飞翔在高空里,能够宏观的去观察整个市场,一旦看到机会要非常快的冲到一线抓住它。虽然老鹰40岁重生的故事已经被谣言粉碎机证伪了,但是鹰确实要不断磨它的嘴,磨它的脚,这是它猎食和生存的武器,过程肯定是很痛苦的。

Q:有没有特别纠结的投资项目?

徐诗:特别纠结的肯定就没投,投了之后纠结的项目,点都是出在人身上。可能是我们特别看好的赛道,但团队的内部沟通出现了比较大的方向偏差,作为投资人也很无奈,当他们出现分歧的时候,能做的就是看他们能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因为我们是非常尊重创业者的。

Q:您如何看待业内对风口项目一拥而上的现象?

徐诗:每一代都有新的风口,但要看这个风口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要回归到商业本质,看做的这件事是不是真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提供的这项新服务或者产品对原有的是不是有很强的替代性,团队构筑的护城河是不是够深,这些都是我们看重的,而不是通过资本来堆一个所谓的「护城河」。

有大风口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不追,大家都希望在风口中投的项目能够乘势而上,可是没有项目是永远在风口上的,逆风的时候,团队要有比较强的稳健性。所以投资里的逆向思考是很重要的,就像二级市场做股票,所有人都开始涌进去说这是一个好机会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这个Timing是不是还合适,或者你进入的Timing是不是比较好的点,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Q:现在创投圈有两种人,一种是想创造独角兽的,另一种是希望投出独角兽的,在您看来独角兽有什么特质?

徐诗:独角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和前提,就是它的行业足够大,它原有的服务和行业可以被重塑的点是清晰的,它并不是一个漫长的增长过程。

大家看到的独角兽,往往是在比较快的时间里,因为抓到了一个技术变化趋势或者一个商业创新趋势,就快速的将用户行为牵引到他的产品和平台上。所以,好的独角兽肯定是建立在创业者对产业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抓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刚需点;同时,他的团队要有超强的执行力,当风口来了,他们在资本、产品、人才储备方面都能比较好的去准备,只有准备好了才能够成为独角兽。

但独角兽是需要用时间来检验的,我们也看到一些所谓的小独角兽最后挂掉了,不是说今天估值上了十亿美金就是独角兽,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市场看它真正的价值。

Q:您比较钦佩的企业家或者偶像是谁?

徐诗: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是乔布斯,我是一个十年以上的果粉,苹果在产品体验上,对用户的重视程度是非常具有匠心精神的,乔布斯应该是很多人学习的对象。

我也很钦佩丁磊,丁磊有一个杀手般的商业直觉,好像他天然脑袋转速的CPU就特别强,他天然知道什么东西能赚钱,他对用户产品的洞察力天然就是很敏感。因为他很热爱生活,所以也是在乎产品创新和细节体验的一个人。他无论是做网易云音乐、做严选、做考拉海购,甚至于养猪,这些都是基于他自己看到的需求。而且他做事都是经过深度思考的,应该说是谋定而后动,他在观察这个机会到底能做得多大,他就是一个不太追风口的人。

标签:

作者: 腾讯科技

来源: 腾讯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