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CES无人驾驶转折点:由技术展示走向商业化

Techweb   网易科技阅读:554赞:102018-01-09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令人兴奋,但其商业成功之路尚未明朗。该领域的公司正尝试加快推进商业化。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令人兴奋,但其商业成功之路尚未明朗。该领域的公司正尝试加快推进商业化。

一年前,汽车技术公司Aptiv首席技术官格伦・德沃斯(Glen DeVos)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举行期间用无人驾驶SUV运载潜在客户,展示公司在处理复杂行车状况上的进展。

今年,德沃斯想要展示该技术实际上可能会被如何运用于现实生活。在本周的展会上,原称Delphi Automotive的Aptiv将与打车服务创业公司Lyft展开合作,在会展中心和大多数的大型酒店之间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免费接送。该举动的目标是,展示Aptiv的技术可能会被如何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服务。

“今年我们要从技术展示转向展示真正的应用。”德沃斯说道。

硅谷和汽车之城底特律之间的融合,让每年1月举行的CES变成了可媲美下周在底特律举行的北美国际汽车展的汽车行业盛会。据展会组织方透露,今年CES汽车技术展区面积增长将近25%,相关的公司数量也将同比增长19%,至172家。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主管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和福特新任CEO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将会亮相本届CES。出席的还包括众多一流汽车零部件厂商的领导者,他们计划展示其公司最新的汽车技术进展。

然而,虽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令人兴奋,备受追捧,但它的商业成功之路却仍未明朗。

监管机构仍旧受困于该如何处理这一新型技术的问题,企业仍在应付该技术的种种局限性。到目前为止,无人驾驶技术的使用基本上还局限于少量研究用车的测试。

今年,数家公司计划跨过这一阶段,开始在城市街道上部署无人驾驶汽车队。与此同时,工程师和程序员在努力琢磨如何扩展该技术,收集数据,以及研究现实世界的用户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例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无人驾驶汽车部门已经在菲尼克斯推出打车服务,未来将会让员工以外的人搭乘它的无人驾驶汽车。

近几年,CES成为了企业展示可行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舞台。对于2018年的CES,行业高管们认为,它的主题会是如何让曾被认为科幻的技术变成巨大的业务。

“现在已经到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展示不再令人震撼,人们开始转而思考如何商业化该类技术的地步。”无人驾驶汽车软件操作系统提供商Renovo Auto的CEO克里斯托弗・海泽(Christopher Heiser)指出。

去年,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处理器的芯片厂商英伟达在停车场展示了一辆奥迪无人驾驶汽车。该公司的汽车业务高级总监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称,今年公司要避免这种展示。

“我们的展示区大多数都是常务会议室,因为每一家汽车厂商的每一个高管团队现在都出席CES了。”他说道,“我们现在会进行一些实质性的业务洽谈――而不再是向你展示我们的技术能够做些什么。”

哈克特周二将具体描绘其对福特如何部署无人驾驶测试汽车的愿景。从福特高层近期的发言来看,该公司计划今年部署汽车测试各种不同的商业用途,其中可能包括运输车辆。

Aptiv计划将带来参展的10辆测试用车留在拉斯维加斯,并在本月底前将该数量扩大至30辆。这是它将在波士顿、匹兹堡、新加坡、硅谷等地区的测试车辆数量扩大到200辆的大计划的一部分。

周日,在前往凯撒皇宫酒店将近两英里的路程上,经过Aptiv改装的宝马5系列行驶非常顺畅。车上有个数字声音在汽车想要变车道的时候告知乘客,后座的屏幕也会规划出路线――Aptiv认为这些调整会让不熟悉乘坐由机器人驾驶的汽车感到放心。德沃斯说,该汽车目前仍配置一个人员准备在需要的时候接管方向盘,不过Aptiv预计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在没有那些人员的情况下运营。

“自动驾驶真的很酷,但你得开始将它运转起来。”他补充道,“你不能只想着驾驶,积累里程,你得思考该如何对它进行商业化。”

标签:

作者: 网易科技

来源: Techweb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