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成都实体零售回暖 到底哪些购物中心卖得好
上半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8亿元,同比增长11.4%,较一季度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加快发展,消费贡献持续提升。在副省级城市排位中,总量与增速均继续位居第二。
成都零售商协会昨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成都零售业运行分析:上半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8亿元,同比增长11.4%,较一季度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加快发展,消费贡献持续提升。在副省级城市排位中,总量与增速均继续位居第二。
实体零售回暖
令人关注的是,成都实体零售有所回暖,传统业态转型初见效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货店、家电连锁、便利店、专业店等销售分别增长4.2%、8.5%、8.6%、14.6%,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0.3、10.8、9.3、0.9个百分点。
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13家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营业收入来看,中央商业区标志性业态引领作用明显,体验式综合消费快速增长。其中,春熙路商圈的IFS、远洋太古里销售分别增长11.7%、14.2%;万象城、大悦城、海滨城、银泰城、凯德・天府等商业综合体销售分别增长13.3%、12.4%、16.7%、22.2%、20.5%。银泰城、凯德・天府与双流海滨城列增幅前三,13家中仅锦华万达出现下滑。
网络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从消费渠道来看,成都网络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线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而当前成都网络消费增长主要依靠京东和唯品会两大网络运营企业支撑的格局依旧不变。
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销售
另外,成都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销售增长,旅游、会展消费带动效益显著。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9.9%、会展业直接收入同比增长14.7%,旅游消费快速增长与大型展会的举办,对住宿与餐饮业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于第三季度的预期,调查显示,成都本地零售企业基本保持乐观,总体上对2017年第三季度发展趋势持续看好。
重点零售企业分业态销售增速情况
装饰建材 同比增长37.1%
专业店 同比增长14.6%
便民连锁 同比增长8.6%
家电连锁 同比增长8.5%
超市卖场 同比增长6.7%
成品油零售 同比增长4.8%
百货零售 同比增长4.2%
汽车4S店 同比增长2.0%
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营业情况
名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IFS 21.24亿元11.7%
远洋太古里15.29亿元14.2%
锦华万达12.49亿元 -0.2%
环球中心12.32亿元4.1%
万象城10.41亿元13.3%
金牛万达7.77亿元0.8%
大悦城5.99亿元12.4%
凯德・新南5.06亿元2.6%
来福士4.85亿元7.1%
龙湖北城天街4.33亿元10.5%
双流海滨城3.28亿元16.7%
银泰城2.2亿元22.2%
凯德・天府1.94亿元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