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推开咕咚大门:天生宅男凭什么做运动社区?

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阅读:541赞:02017-08-11

咕咚是国内最早做运动追踪、智能手环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被称为“智能手环鼻祖”的Jawbone在2011年发布“UP一代”手环,而咕咚正式发布智能运动手环是在2013年12月。

【亿邦动力网讯】上周,情报君跟随亿邦马蹄社游学了成都的互联网运动社区“咕咚”。

有趣,好玩。游学当时就下载了咕咚App想要奔跑起来(结果游学完一周还没动过)。

首先来科普一下咕咚:

咕咚是国内最早做运动追踪、智能手环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被称为“智能手环鼻祖”的Jawbone在2011年发布“UP一代”手环,而咕咚正式发布智能运动手环是在2013年12月。

截至目前,咕咚共有8000万用户,2017年已经举办了200多场线上马拉松活动。据咕咚创始人兼CEO申波介绍,目前咕咚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广告、赛事、装备。

(图:咕咚大事记)

另外,虽然在咕咚之后,包括小米、华为等在内的明星公司都在跟进智能手环产品,但申波透露,咕咚早已经放弃做智能手环。至于原因嘛……看完这篇图说你就知道了。

咕咚办公室展示的各种线上马拉松奖牌。2014年,咕咚正式推出“线上马拉松”概念。所谓线上马拉松,就是在活动当天,按照活动要求,在任何地点,跑完赛事所需要的里程,并用跑步软件记录下来,即可获得官方授权的完赛纪念奖牌或赛事奖品或电子完赛证书。不用抽签,也没有地域限制,线上马拉松其实已经吸引了不少跑步爱好者。

据申波介绍,在2017年,咕咚已经举办了200多场线上马拉松。根据2016年媒体的报道,咕咚线上马拉松每场参与人数约8万人。而线下马拉由于场地原因,每场只能控制在3-5万人之间。

来一个奖牌特写。

咕咚

咕咚CEO申波(右一)带大家参观。

咕咚自有品牌的运动鞋!亿邦动力网总裁贾鹏雷在对这双鞋进行360度望闻问切。

特写一下咕咚的logo。申波介绍,咕咚最早叫“乐动”,后来改名为“咕咚”。因为叫“乐动”的公司太多了,无法让人一下记住。改名为咕咚,英文拼写为CODOON,谐音“酷动”,另外"CO”在英文词根代表“共同”“一起”,有社交、合作意味。

亿邦动力网

参观完咕咚公司后,进入头脑风暴环节。马蹄社发起人、亿邦动力网总裁贾鹏雷同志带来一个简短的开场。

业

话筒转移到主持人叶志荣手上。叶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

1、基于对跑步的热爱,耐克做成了一家运动服饰的公司。咕咚会不会基于对于运动的热爱,把自己变成一个运动产品的公司?

2、“晋江系”运动品牌在大幅下滑,中国的运动产品品牌是有一个空档期的,咕咚有没有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东道主――咕咚创始人兼CEO申波上场啦!都说他长得像大学教授,但听他讲课不会想睡觉哦。申波一上来就声明:《鞋狗》里面,耐克的老板是天生的运动达人,而我是天生的宅男,天生不爱运动。

一个宅男凭什么做运动社区?申波有他的理由:“我才代表大众,中国大多数人是像我这样的,(对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满足了我的需求,就满足了大众的需求。真正天天跑马拉松的,中国是少之又少了,就算服务好他了,那又怎么样?中国就200万个而已。”

这个理由你服吗?

自从有了跑步记录工具,广大人民的创意就被激发出来了,比如这张PPT里面展示的,乡亲们一言不合就跑出一个小提琴形状。(当然也给男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表白姿势:比如跑出一个爱心形状……)申波还说,甚至有一个用户跑出图形以后,还举办了一个画展。

申波认为,运动天生就是自带竞技性的,所以赛事运营是咕咚很早就想切入的领域,比如马拉松。但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活动盈利的其实不多:北马、上海、广马、厦门和深圳,而且这些一般属于政府参与。

另外,作为互联网企业,咕咚的线下赛事运营是弱势的,因此其尝试“线上马拉松”。申波介绍,2015年咕咚举办了30多场线上马拉松,2016年超过100场,2017年则已经超过200场。另外,咕咚还推出了“线上自行车”赛事,2016年共举办了50多场。

这位托腮的山羊胡小哥听得很认真哦。

申波还透露,虽然咕咚最早出名是因为智能手环,但公司很早就已经停掉这块业务。其中一个原因是:智能手环还停留在工具属性,记录运动数据,不是用户刚性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申波认为咕咚一定要拓展社区类服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工具属性上。

最后补一张大合照。

标签:

作者: 亿邦动力网

来源: 亿邦动力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