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医吖:医疗器械+互联网 重构医械流通格局

动脉网   动脉网阅读:555赞:292018-06-07

目前,医吖平台作为一个“医疗器械+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天使轮融资2000万元。

6月6日下午,由联梦医疗主办的“赋能医械产业新活力,重构医械流通新格局”暨医吖平台正式上线全国媒体发布会在北京珀丽酒店举行。现场与会嘉宾有建银国际医疗基金总经理林雷先生、中国建设银行北京空港支行行长刘将军女士、天溏资本创始人刘正航先生、北博医疗总经理邓力萌先生、博而美医疗总经理张佳鹏先生、雷锋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立强先生、Remi创始人张晓思女士等人,包括媒体在内共计250余人。

会上,联梦医疗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科健先生及相关领导均上台发言,详细解读了该企业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运营模式,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诸多便利。

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行业矛盾日趋严峻

2009年开始,随着新医改政府加大投入及医保覆盖程度进一步加大等因素,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总量从2010年的1284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760亿元,5年时间增长1.15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8%。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预测:2019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为16.8%,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态势。

在整个医疗器械产业链中,医疗器械流通环节作为连接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与各级医疗机构的纽带,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据联梦医疗创始人杨科健在会上分析,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有16000余家供应商、41万余家渠道商、100万余家终端机构,渠道商是供应商的25.6倍,而渠道商年均销售总额却仅占供应商年均产值的10%,远远达不到总体上的供需平衡。出现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营销渠道以经销商代理模式进行,存在分布散、规模小、层级多等问题,导致行业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服务效率持续低下。

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打造全国首家全品类医械平台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png

中国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2016年开始,随着国家“两票制”的推行,政府监管力度不断扩大,加上“互联网+医疗”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渠道模式早已步履维艰,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创新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在今天各行各业都被’互联网+’的情况下,唯独医疗器械还没有真正被互联网+”,杨科健先生阐述,互联网和医疗器械的结合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优势在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一切需求都可以被精准服务,各种成本都能够被高效优化,必然会有效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效率。

据该企业运营总经理高全先生介绍,联梦医疗全力打造的全国首家全品类医疗器械平台――医吖,是集孵化,营销,招商,供采,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医械平台,旨在优化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升行业效率。“医吖平台以’一对一’精准签约入驻的方式与上下游进行合作,目前已经签约品牌2027家,签约品种23351种,月签约渠道会员300家,平台浏览总量达100000+。”现场展示了该平台目前的相关运营数据。

医吖平台的服务模式已经被业内人士所认可。“我们通过医吖平台进行交易,不仅节约了流通成本,提高了行业效率,同时还能享受平台为我们提供的诸多增值服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现场的医吖合作伙伴均表示,医吖平台确实为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完成天使轮融资2000万,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目前,医吖平台作为一个“医疗器械+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天使轮融资2000万元,该项目投资人天溏资本创始人刘正航先生在会上表示:“医吖平台是我非常看好的项目,团队足够专业,行业资源丰富,并且整个商业模式十分创新,我相信它的发展前景会十分可观”。

据悉,联梦医疗自创立以来,仅不足2年的时间,打造的医吖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整合了上下游资源共计供应商14820家,渠道商150000家。该企业创始人杨科健先生表示:“未来,将医吖全力打造成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为更多医疗器械人提供精准深度的医疗服务。”

标签:

作者: 动脉网

来源: 动脉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