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日本初创环境概况与机遇分析
如果「创新创业」这个关键字和日本脱节,理由很可能是大家联想到的商业环境保守、生活消费高昂、大财团掌握市场等结构原因。
六月二十日晚上,墨腾创投与新加坡共享办公室The Co.、日本东京都厅“Invest Tokyo” 办公室联合举办一场「日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Expand your startup to Japa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 活动,由墨腾创投战略经理萧立?主持。以下是关于当天活动的精彩看点:
如果「创新创业」这个关键字和日本脱节,理由很可能是大家联想到的商业环境保守、生活消费高昂、大财团掌握市场等结构原因。
如今日本系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许多零售品牌、科学技术的发源地,然而在过去的十年彦,美国S&P标普500指数的价值前十名公司已经陆续转换成科技产业,日本却维持传统行业如丰田汽车(Toyota)、三菱集团(Mitsubushi)等等,相较之下,科技产业的产值仍维持较少的比例。
活动讲者之一的艾森哲资深顾问奥谷直树(编译)在简报中提到,日本虽然作为庞大的经济体,但是太过于专注国内市场,在过去缺乏国际合作的经验;然而随著日本及地方政府逐渐重视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五年来初创企业数量提增一倍、总投资金额达2.5倍,陆续展开与外国公司合作,例如:HIS(日本酒店旅馆集团)与Skyscanner(英国)、资生堂与Matchco(美国)、乐天与Viber(以色列)等。
东南亚基于历史因素常看得见日本对其的影响,这不仅止于政府间的官方合作,也包含近些时候的投资,如软银和LINE的东南亚基金。奥谷先生在简报中也指出,日本对于东南亚每年输送超过美金200亿的FDI(外国直接投资),规模更胜中国,是第一大投资国;此外,经调查超过五成(56%)的日本企业有前往东南亚市场的意愿。
相对的,随著东南亚在交通、物流、和科技金融(FinTech)领域愈发成熟,似乎也能考虑将日本视为一个潜在的市场选项,但首先得克服以下几点:
讲员之一的加藤?子(编译)从东京来到东南亚旅居超过七年,是日本PIXTA专业图库平台的东南亚市场负责人。她提到在加入公司前曾协助某间新加坡饮食品牌拓展到日本市场,首先得说服企业主对于两地市场的想像。「东京不像新加坡随处可见的饮食中心,」她提到,「但有遍地开花的咖啡馆和浓厚的咖啡(下午茶)文化。」
分别在日本和东南亚工作各五年的奥谷先生也以日本扫地机器人的发明做例子,是日本科技发明的一项代表作,「如果发明家家户户都已经具备的蜡烛台,恐怕不会这麽让人耳目一新。」他以此强调对于当地市场理解和创新的重要性。
日本也是特别注重关系的商业环境,商场彦的成功多半得先找对人。新加坡本地初创团队Moneythor为银行提供智能推送的解决方案,其日本市场负责人?花贵子(编译)表示,自己虽来自日本,刚接任职位的时候却因为没有过往的人脉经验一筹莫展,所幸公司在去年获选东京市政厅的加速器计划,透过政府资源得以拜访几间银行管理层,才顺利在日本市场拓展开来。
当有一回?花贵子向上司展示与日本客户之间的书信往来,上司惊讶地发现一封信件彦竟然写了五次「谢谢」,然而对于日本文化来说,「礼多人不怪」似乎是常态;加藤?子也建议在日本当地聘用本地人,才能一?解决语文及文化等障碍。
关于日本企业过去一直被提起的终生聘用制在近年来也有了转变,奥谷直树分析,年轻人转职不再稀奇,这对产业间专长和劳动力流动来说是件好事。
长久以来,“Made In Japan” 一直是精湛工艺和品质坚持的象徵,背后代表的是日本一丝不苟和贯彻到底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仍持续保存在现今的商业环境当中。参与演讲的嘉宾都同意,一般与日本伙伴的前置谈判的花费时间相对其他要久,但一旦握手达成协议,就会展现「钢铁一般的意志力」和执行力,这会是日本团队具备的强大优势。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