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匡威是如何一步步屈身于耐克之下的?
水无常形,商业也无法永远正确,无法跟上时代的企业最终都衰败了,匡威就是其中一家,不过还好它被耐克收购了。
水无常形,商业也无法永远正确,无法跟上时代的企业最终都衰败了,匡威就是其中一家,不过还好它被耐克收购了。《知乎》的两位用户分析了匡威从行业巨头到被耐克收购的原因,但是匡威也曾辉煌过。
匡威是最早统治NBA的品牌虽然在50年代以后阿迪达斯成为世界第一的运动品牌但是在美国NBA的赛场上,匡威却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从许多当年的照片和录像中就可以看到,早年几乎所有的NBA球员都是穿着匡威的鞋子在比赛的。
消费者可以从产品上感觉到,这个品牌有经典和时尚的味道。匡威品牌是逐渐透过它的经典和时尚的味道,作为一种自我实现 消费在自己的舞台上不断的实现这几年推出了“BE A STAR”的概念,含义是希望每个人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实现自我,这就是匡威过去百年实现的文化。
匡威这个品牌在美国有百年历史状况,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就像麦当劳可口可乐一样,是一个百年不衰的品牌。
正如罗曼德所言“ALL Star”帆布鞋就像牛仔裤一样是每个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其说匡威做出了决策失误 不如说是耐克抓住了时代
耐克从60年代开始卖鞋,赶上了美国的慢跑热,虽然不能说抓住了占有率,但是也算是通过这阵热潮攒够了本钱,之后耐克在80年代迎来了真正的爆发。
耐克的成功在于他抓住的时代赋予的各种机遇,无论是匡威阿迪还是锐步,这些老牌的鞋贩子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小一点的方面,比如他抓住了乔丹,这是钩子迎来井喷是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大一点的方面,比如他抓住了NBA,虽然现在钩子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篮球,但是他应该感谢NBA,通过体育文化的侵略,他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他产品的倾销地。再大一点的方面,比如他抓住了美国的生育潮,并且通过自己的发迹成功抓住了新增长的这一部分消费群体。
再大一点的方面,比如他抓住了全球化。从耐克开始卖他的第一双球鞋开始,他就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工厂,在其他公司把自己的资金用来收购厂房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把目光放在海洋的另一边,把做鞋从这个品牌的基因中彻底剥除了。
其实最重要的方面,也是耐克和其他公司得以区分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把“品牌”这个概念玩到了极致,从一开始,耐克就宣称自己是一家“运动公司”而非“球鞋公司”。当他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还有匡威)还在大规模扩建和收购工厂的时候,耐克就把这些低利润高资金投入的部分甩开一边,另外通过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营销方式,把体育明星和品牌完全的捆绑在了一起,使品牌成为了审美价值甚至是信仰,而不仅仅是一个球鞋甩卖的代号,也把NBA从“让张伯伦长高的营养麦片”的落后宣传方式上彻底解放了出来。
等到其他公司反应过来,开始仿效耐克的营销方式时,耐克已经领先他们一大节了。而其他企业做出的决策,都是他们对时代进行错误判断之后的错误选择。匡威比其他公司更傻的是,所有企业都看清了形势的时候,匡威还在坚持Made In America,这已经注定了他的万劫不复。
平心而论,匡威只是按照老式的球鞋工厂的模式进行自己的市场开拓,他们有过一些失败的收购,失败的代言,但与此同时,他们在新世纪他们还达到过销售额的顶峰,如果说他们有什么错误的话,只能说耐克太了解这个时代的内涵是什么了,匡威则没有抓住他,至于球鞋的创新等等方面,只是这些深层原因的显性表现方式。
耐克成为匡威的老板后,并没有把匡威的产品换上耐克自己著名的大钩子商标,因为匡威的篮球鞋已有了自己的老品牌:“全明星” 标志是一个五角星,耐克知道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有它的崇拜者,不是可以随便换掉的,所以它仍保留匡威的3个著名品牌,甚至把匡威公司原来的管理层原封不动地留用,这反映出耐克的一种扩张经营战略:即物色现有的著名品牌和好的经理人班子,然后整个买下来,作为耐克的一部分,这样比自己创建一个品牌成本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