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新英体育 苏宁体育8年的相爱相杀

投中网   无冕财经-陈运动阅读:1032赞:792018-08-23

在新英体育8年的浮浮沉沉中,贵人和敌人轮番登场,有时甚至角色互换,共同造就了新英体育今日的命运,与爱奇艺的联姻,又会将它带往何处?

拥有百万英超粉丝的新英体育,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8月7日,爱奇艺和新英体育成立的合资公司新爱体育,获得5亿元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30亿元。而就在前一日,新爱体育才刚刚宣布成立,新英体育APP及新英体育网等终端名称也将更名为爱奇艺体育。

事实上,依傍英超版权发家的新英体育可谓命途多舛,曾痛失英超版权而走到悬崖边缘,如今却趁着“爱优腾”杀入体育内容市场的当口,抓住了流量大户爱奇艺,在体育版权角逐中获得一个重要席位。它是如何做到的?

更令人感慨的是,在新英体育8年的浮浮沉沉中,贵人和敌人轮番登场,有时甚至角色互换,共同造就了新英体育今日的命运。与爱奇艺的联姻,又会将它带往何处?

苏宁重击

2010年,IDG资本和新雅迪传媒共同出资组建新英体育,创立之初便通过竞标拿下英超版权,但前期仍然亏了不少钱。直至2015年,新英体育扭亏为盈,当年利润达到1.74亿元。

业绩好转让新英体育做起借壳上市的美梦。2016年5月,IDG入主香港的文化传信(00343.HK),随后将新英体育所持内地和澳门英超版权,以38.7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2亿元)卖给文化传信,变相借壳上市。

然而半路杀出的苏宁体育,打乱了新英体育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

据媒体报道,当时参与竞拍英超2019-2022赛季(内地和澳门地区)独家全媒体版权的,包括苏宁体育、新英体育、腾讯、乐视体育和暴风体育等在内的企业。通过两轮暗标竞价,最终苏宁体育旗下的PP体育以7.21亿美元(约49.6亿元人民币)将其收入囊中,该价格创下英超海外版权费的记录。

资本荒,让新英体育不得不将英超版权拱手相让。

根据测算,新英体育2012年购买的英超2013-2019年6个赛季(内地和澳门地区)的版权价格约1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向英超支付1.67亿元,而苏宁体育此番购买的版权价格,相当于4年前的10倍。

针对没能成功竞得英超版权一事,新英体育董事长李建光也透露出资本匮乏的无奈。他曾向媒体表示,在竞标过程中,新英体育的报价不到4亿美元,与苏宁体育相差甚远。

苏宁体育截胡英超版权消息传出后,文化传信大受冲击,股价曾一度大跌56%。失去英超版权的新英体育很快被文化传信抛弃。2017年3月13日,文化传信发布最终公告,表示有关各方已经同意终止买卖协议。

失去英超版权,对新英体育来说还不仅仅是港股上市折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新英体育依靠版权的营收高达96.94%,绝大多数依赖版权分销。

苏宁体育的这种“不差钱”打法,让当时的新英体育成了一只没有刺的刺猬,危在旦夕。

敌人成盟友

新英体育并不甘心就此被挤出赛道。

据懒熊体育报道,为了拿回英超赛事经营权,新英体育一度找过苏宁寻求被收购,但双方并未谈拢。

吃了闭门羹的新英体育似乎并不死心,很快就委身当代明诚以“曲线救国”。2017年4月11日,当代明诚发布公告称,计划全资收购新英体育。不到两个月后的6月2日,当代明诚发布消息称,与苏宁体育签署合作协议,拟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国际体育赛事版权。

在被截胡英超版权不到一年后,在当代明诚的牵头下,新英体育和苏宁重新坐上了同一张牌桌玩耍。

公告显示,双方拟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当代明诚以现金出资人民币4500万元,占股45%;苏宁体育出资4000万元,占股40%;而当时当代明诚正筹划收购的新英体育,则被多家媒体猜测为公告中“占股15%的管理团队及其他股东”。

公告同时提到,此次合作不低于10年,苏宁版权方以一定对价向合资公司授予英超等欧洲足球赛事版权的分销权。合资公司在行使版权分销权时,尽可能满足苏宁旗下体育视频平台的需求。

也就是说,新英体育能够拿到英超2019-2022赛季(内地和澳门地区)版权的分销权。

苏宁体育此次回心转意并非毫无征兆。

当时一路豪掷、集齐欧洲五大联赛的苏宁体育并没有与财力匹敌的运营能力。据腾讯《一线》报道,2017年西甲联盟曾找苏宁体育商讨解约一事,前者认为苏宁并未帮助西甲带来更大的联赛覆盖率以及球迷影响力,央视播出西甲的计划也迟迟未予落地。

相比之下,有当代明诚撑腰下的新英体育,从2010年创立以来一直在版权运作上摸爬滚打,早已摸索出一套符合本土口味的版权“打法”。

合作,无疑能让双方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苏宁体育一方面可以延续英超的转播,最终顺利过渡到下个英超周期,同时在下个周期里有效盘活英超以及其他版权资源。而新英体育也得以继续在中国市场运营英超版权。

从当代明诚的角度出发,收购一家拥有丰富版权运营经验的团队,再与版权资源方的合作掐住目前体育版权最大的变现渠道――分销,能为上市公司获取更丰厚的收入和利润,从而提振低迷的股价。

立志在体育内容板块打开局面的当代明诚,手中资源亟待盘活的苏宁体育,和弥补了未来无缘英超版权的遗憾的新英体育,三者一拍即合。

暗自角力

与苏宁的结盟,并未让新英体育吃下定心丸。

毕竟行业内都知道,苏宁体育曾经临时变卦,不认账乐视体育的赛事分销权。此外,优化版权变现模式是新英体育的当务之急。尽管新英体育之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营收成绩,但主要来源于版权分销、产品订购以及广告收入。如今要撑起水涨船高的版权费用,势必要打开直面消费者的蓝海市场。

如此一来,付费用户达6010万,对体育内容市场虎视眈眈的爱奇艺,成为最好的选择。

8月6日,新英体育与爱奇艺双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爱体育。公告中透露,独立运营的新公司将统一运营合并后的爱奇艺体育平台,其中包括新英体育公司旗下新英体育APP、爱奇艺体育频道,新英体育APP及新英体育网等终端名称也将正式更名为爱奇艺体育。

明面上新英体育一方放弃了自家招牌,暗地里却不断增加在新爱体育的持股比例。

据8月6日的公开资料显示,爱奇艺和新英体育共同成立的新爱体育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爱奇艺一方仅持股38.25%,而新英体育一方,其与北京新英汇智传媒科技企业(有限合伙)、新英体育总裁喻凌霄共占股61.75%。

而就在一天后,当代明诚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原新英体育投资方IDG资本与汇盈博润分别向新爱体育增资4亿元和1亿元。增资完成后,爱奇艺一方的持股比例降至31.88%,而新英体育、当代明诚和IDG资本一方,几乎占据了剩余的全部股份。据接近当代明诚方面的人士介绍,新英体育和当代明诚对新爱体育拥有控制权。

从爱奇艺与新英体育的分工中,新英体育的强势地位同样可见一斑。

根据此前披露的材料显示,新英体育方面将目前拥有及未来获取的全部体育版权资源授权至合资公司,并负责版权运营。而爱奇艺则扮演着广告代理商的角色,新爱体育赛事版权的广告招商工作由爱奇艺相关团队负责。爱奇艺也将自己此前持有版权交出。

有媒体同行认为,刚刚上市的爱奇艺一直有意控制亏损,此番收窄投入预算,让权于新英体育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仅仅是新英体育一家的座右铭。

早在新爱体育宣布成立之前,苏宁体育就已获得阿里融资,和阿里大文娱建立战略合作。7月19日,苏宁体育宣布完成由阿里领投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6亿美元(约合40亿人民币),估值百亿元。

而优酷将作为阿里大文娱和苏宁体育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与苏宁体育旗下PP体育合力打造优酷PP体育联运平台,联合运营全新的“优酷体育”频道,并在会员品牌和服务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

不过,与阿里的合作是否能让苏宁体育的体育内容运作更上一层楼仍然存疑。企业管理专家刘学辉认为,阿里从2013年开始布局大文娱截止到现在已经五年,在业务上做简单的加法,以并购为主,自建为辅,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每一个子业务都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战略思考。

新英体育与苏宁体育的暗自角力,其实是体育内容市场争夺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2017年狂热的版权厮杀已经逐渐降温,市场开始形成围绕版权和流量进行资源置换的新局面。手握资源的各方开始谋划着版权变现的最大化,以图填补庞大的资金缺口。

就目前来看,市场格局尚未稳固,其中的变数犹未可知。此时渐渐走出苏宁阴影、背靠爱奇艺流量想出“新招”的新英体育,这次又能走多远?

标签:

作者: 无冕财经-陈运动

来源: 投中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