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兴趣社区Amino获C轮4500万美元融资
Amino 用户的日均停留时间超过 80 分钟,超过 Facebook 和 SnapChat 两者总和。
Amino于今年6月完成了C轮45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老股东GV(前身为谷歌风投)、Venrock、Union Square Ventures、Goodwater Capital和Time Warner Investments, 以及新投资方Hearst Ventures。
Amino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基于兴趣内容的社区集合。发展至今,Amino已经拥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兴趣社区,下载量和用户量超过千万,产品提供7个语言版本,主要用户来自北美、南美和欧洲地区,80% 以上的用户是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Amino的每日平均停留时间超过80分钟,这是什么概念呢?超过了用户在Facebook和SnapChat两者的总和。
Amino的创始人Yin Wang认为,现有的社区类社交产品,仍有未解决的问题:
第一,社区比如贴吧,陌生人间的交互以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为主,远远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目前产品的重点放在匹配,这是不够的,社区产品需要一套复杂的玩法,用户需要在社区里找到自己的身份(Identity),他们渴望在社群中建立身份,有了参与和归属感,强化关系的形成就更稳定。
在Yin看来,用户的联结需要场景,单纯的匹配无法留存,单纯的内容满足不了交互需求。因此,做社区除了技术上的革新,更像是一个“系统设置”,把不同的功能/玩法放在一起,利用兴趣这个场景,增加互动机会,形成稳定的强化关系。用户有了需求,就会有连接,然后会有商业价值,这是Amino的核心逻辑。下面具体来看:
首先是用户的变化,社区里是高度集中的95后和00后,这些用户与上一代有很大区别,他们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成长,对互联网社交并不排斥。今年5月腾讯发布的《00后研究报告》也提到,00后比90后有更强的社交需求。
兴趣是一个很好的场景,从这个角度切入,一开始Amino也尝试过更广泛的兴趣类别,比如音乐社区、电影社区,但这些社区的信息交互更像新闻页面,用户建立关系的可能性几乎为0,于是Amino让社区更垂直,把音乐变成基于某个歌手的粉丝社区、把体育变成某个具体的项目,用户之间的交互就变多了。
Yin表示,兴趣的概念是宽泛的,可能是用户都上过的学校,更侧重于寻找”共同点“,强调陌生人社交的连接点,而不是匹配后直接”尬聊“。
在玩法上,Amino的用户可以自己创立兴趣社区、DIY社区的功能,用户在社区内可以写文章、发照片、关注/被关注、给别人点赞。今年6月,产品新增了实时互动的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社区里群聊,也可以一对一语音/视频聊天。
从数据上来看,实时互动的确让用户在社区里停留更长的时间,比过去增加10分钟以上。此外,因为团队成员来自中美两国,Amino也借鉴了一些国内社交产品的玩法,比如打赏功能。
Yin告诉36氪,兴趣虽然是很好的连接点,但兴趣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消失,因此让用户在不同的兴趣中衔接就非常重要。目前Amino的用户平均会参与6 个以上的兴趣社区,团队也在尝试利用大数据算法,向用户推荐可能会感兴趣的社区。
今年6 月产品迭代后,Amino也做了一些变现的尝试。Yin认为,社交App的变现思路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广告,比的是谁的投放更精准,更能"带货"。另一种就是直接向用户变现,引入会员制。目前Amino都在尝试,基于兴趣的用户社群对于广告投放具有天然优势;购买3美元/月的会员可以获得一些更高级的功能,比如加特殊标签、下载更高清的图片等。
Amino的两位创始人Ben Anderson和 Yin Wang均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团队人数超过百人,在纽约和上海都有办公室,中国的团队负责产品研发和运营。接下来,团队将会加快产品的更新和迭代,并加入算法、比如用AI智能推荐、用户大数据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