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鸭脖战争”背后的资本力量:风投赚翻了

斑马消费    斑马消费 阅读:655赞:02017-08-21

不用说达晨创投早早撤离煌上煌获得5倍收益,天图资本的8800万元6年变成了12.82亿,至今仍然跟在赛道上的IDG、九鼎、复星等,或许都将成为鸭脖大赢家。

三根鸭脖子在辣货市场里刺刀见红的时候,站在身后的资本方,俨然成为大赢家。

他们似乎掐准了辣货行业的爆发节奏,一边补充“子弹”、派驻董事,一边挥舞鞭子,一家家辣货企业就像猪装上了翅膀。

周黑鸭(01458.HK)、煌上煌(002695.SZ)和绝味食品(603517.SH)这3家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各自的商业模式不同,在规模上逐渐拉开了差距。

不用说达晨创投早早撤离煌上煌获得5倍收益,天图资本的8800万元6年变成了12.82亿,至今仍然跟在赛道上的IDG、九鼎、复星等,或许都将成为鸭脖大赢家。

在它们的刺激下,更多人希望搭上这班有点晚了的车,比如刚执掌新希望帅印的刘畅,斥资1.725亿元成为久久丫的实控人,还有佳沃集团注资3亿元投资湖南华文食品。

投资方“啃”上鸭脖不容易

从2009年开始,在街头巷尾小打小闹的鸭脖店突然引起了资本的兴趣。当时,最受追捧的有三家,武汉的周黑鸭,长沙的绝味食品和南昌的煌上煌。

这些店面现金流好,毛利在30%至60%之间。当时的休闲食品市场,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标的呢?

当然,三家辣货卤制品店之所以被资本追捧,更多的是看重嗜辣、爱啃鸭脖的饮食习惯,以及逐渐壮大的目标人群。

为了“啃”到鸭脖,资本也是费尽周折。2006年,达晨创投的傅哲宽与煌上煌接洽时,就吃了不少闭门羹。

经过傅哲宽“补课”后,煌上煌的徐桂芬夫妇才决定接纳风险投资,也因此摘下“骆驼企业”的锅。

2009年,达晨创投投资3600万元,获得煌上煌8%的股权。

达晨创投是中国十大VC之一,2000年创立后,投资了数百家企业,其中数十家成功上市,不乏爱尔眼科(300015.SZ)、蓝色光标(300058.SZ)等明星公司。

2010年底,正值煌上煌运作上市,国信证券旗下国信弘盛参与煌上煌增资,以每股7.65元增资3825万元,持有公司上市前5.38%的股份。

资本进驻后,煌上煌这家中部食品企业的业绩节节攀升,2009年净利润接近4500万元,2011年则超过8000万元。

2013年达晨创投抽身退出,获得了5倍左右的回报。

从2011年开始,天图资本对周黑鸭进行两轮累计8800万元的投资,其后IDG跟投1亿元。

天图投资(833979.OC)提交的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仅在2013年,投资周黑鸭带来收益1.9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0.42%。

截至8月7日收盘,周黑鸭市值189.22亿港元,天图投资持股7.89%,持有的市值约为人民币12.82亿元。

除了周黑鸭,天图投资的“战绩”还包括蘑菇街小红书、饭扫光等。

IDG的名声自不必言,近年转向消费领域后,投资了100多个消费品牌,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喜茶、江小白等多个“网红”品牌。

也是在2011年3月,复星创投和九鼎投资分别向绝味食品投资1亿元和1.17亿元,该轮融资绝味食品估值达到13亿元,当年净利达到6640万元。

此后,绝味食品进入上升快车道,营收从2012年的20亿元飙升到2016年的32亿元,净利润从1.5亿元升至3.8亿元。

到公司拟公开发行时,复星创投和九鼎系资本持股市值分别达4.27亿元和4.80亿元,账面浮盈分别高达3.23亿元和3.63亿元,这还不算绝味上市后的市值。

资本助推鸭脖搞“消费升级”

鸭脖等辣货为何会成为“红人”,年消费量万吨级剧增,而且受到资本追逐,盖因戳中消费痛点。

正如IDG资本合伙人连盟所说,消费者吃鸭脖就是为了解馋,而并不是为了吃饱。

火热的产品从来不缺资本的参与,而且与资本的关系非常紧密。资本同样把火辣的鸭脖营销,演绎得绘声绘色。

比如周黑鸭倡导的“会娱乐会快乐”,绝味食品的“越啃越有味”等,都选择了不同的切入点击中消费人群。

斑马消费了解到,在2008年,创东方投资、达晨创投等先后与汉口精武接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2013年,深创投选择了在中部不那么知名的“小胡鸭”,砸下1800万元。不过,小胡鸭至今在湖北的扩张仍比较有限,几乎被周黑鸭的营销声音所淹没,至今也没见有什么大动静。

获得风投之后的周黑鸭,路数显然不一样,先后在上海和东莞布局工厂,逐渐在华东和华南打出影响,一步步实践从中部到东部到南部的战略扩张。

相对来说,绝味食品的扩张更为激进。可能千金药业市场经理出身的戴文军,更习惯医药行业的铺货走量打法,虽然不屑于周黑鸭的重点突破。但单凭走量而来的营收规模,毫不客气地坐上国内辣货市场的头把交椅。

为什么武汉乃至中部地区那么多辣货企业,只有上述3家能快速走向资本市场?投资机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

辣货三巨头之后,久久丫有了新希望做后盾,单骑勇进。单就鸭脖类产品而言,巨头环伺,后来者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不过,在辣货周边领域,仍然大有可为,资本也开始摩拳擦掌。比如佳沃集团刚投了3亿元给湖南华文食品,这家企业的主打产品是辣鱼仔。

标签:

作者: 斑马消费 

来源: 斑马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