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中国领域CV四家头部独角兽 战火不休

虎嗅   网易智能-丁广胜阅读:1255赞:112018-10-13

CV指的是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在CV领域中,商汤、云从、依图、旷视成为四家当之无愧的头部企业,彼此之间在融资与业务上的斗争一直不曾断绝。

CV指的是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在CV领域中,商汤、云从、依图、旷视成为四家当之无愧的头部企业,彼此之间在融资与业务上的斗争一直不曾断绝。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发展到“决胜期”,似乎每家公司都看得见前方即将到来的“赛点”,并为此而更加争分夺秒地向前迈进。

通过短短两三年的攻城略地,中国CV(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行业形成“四超多强”的格局。

商汤、云从、依图、旷视还被称为“四小龙”,他们之间的故事由来已久,谈及最多的当属他们之间高度重叠的业务比拼和节节攀升的融资纪录。

《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是人脸识别设备最大的消费区域,2017年占全球比例29.29%,2023年将达到44.59%,随着支付手段的变更,安全意识的提高,安检需求的加强,人脸识别设备的消费明显增加且潜在需求正在被挖掘。

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人才、资金、政策不断注入,身在其中的领航者始于CV但不止于CV,他们在不断探寻边界和想象力,高融资额纪录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落地业务支撑。

落地!对于2018年的人工智能行业而言已进入决胜期,错过之后机会将更加渺茫。紧张的落地进程之外,则是持续火热的融资纪录“外围赛”。

融资=破纪录

国庆长假结束的第一天,云从科技完成B+轮融资的消息再次将中国四大CV独角兽的融资竞赛拉回视线。

截止目前,云从科技共完成4轮融资,累计获得发展资金超过35亿元人民币,据称此轮融资过后,云从的估值将达230亿人民币,被视为IPO的前奏。

中国四大CV独角兽融资历史 制图/网易智能

不过,相对于云从和依图而言,商汤和旷视的融资额度显得“激进”很多,几乎发展成新公布融资就等于破纪录,几轮较量之后,商汤暂时领先。

对于如此让人看不懂的融资轨迹,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汤晓鸥曾给出回应,“我们融那么多钱,是要做更伟大的事情。”

为了说明融资并不是因为缺钱,汤晓鸥自信的谈到商汤是唯一一家实现全面盈利的AI公司,“我们在2017年就实现了盈利,营收相比2016年增长了420%,在今年还要以300%-400%的速度增长。”

面对外界的一系列问号,商汤科技副总裁柳钢在接受虎嗅采访时也回应称,“商汤不是以融资驱动的公司,有很多机构争着想投资,但不是谁想投就可以投的。”

我们注意到,商汤科技在主推平台战略之外,还成立了投资部门,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的投资项目包括51VR、禾连健康、苏宁体育、影谱科技等。

在融资方面不急不躁的依图下半年也公布了新的融资进展,于今年6月和7月,分别完成了2亿美金和1亿美金的融资。旷视科技今年是否还有动静,我们静观其变。

这四家之中,稍显特别的是云从科技,他们孵化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纯内资”成为他们自我介绍的开场词,创始人周曦曾告诉网易智能,“我们是国家队,中科院是我们的股东,还分别与公安部、民航总局、四大行有联合实验室,这是国家队的优势所在。”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云从科技与百度、腾讯、科大讯飞,承担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今天,该平台正式对外发布,技术平台云和应用服务云随即落地。

谈到“融资纪录竞赛”,云从科技告诉网易智能,“人工智能目前可以落地的赛道有限,这实质上是资源向CV领域聚集的一种表现。融资纪录竞赛并不反应竞争加剧,就目前的表现来看,CV企业之间的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他们认为,各个头部企业实际上是在挖掘和巩固自己的优势行业。

落地决胜期

“最重要的是产业落地。”

问及2018年什么最重要?旷视科技斩钉截铁给出答复。

创新工场AI工程院首席架构师张发恩在接受网易智能采访时也谈到,到203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38万亿美金,其中7万亿美金为AI驱动,2017年之后人工智能会出现分界点,迎来技术转换为应用的黄金时期,有了扎实的技术能力,时下要快速部署落地。

赛点临近,整个AI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与时间赛跑。

对于商汤、云从、依图、旷视们来说,他们跑马圈地,巩固城池,在大家一致看好的手机应用赛道,商汤和旷视更是打的不可开交。

一方面,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4.49亿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增长乏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亟待变法的大背景下,AI化正是手机厂商们的下一个赌注。

如此巨大的手机市场,用旷视科技副总裁吴文昊的话说,一定要把商汤挤出去。世界上60%摄像头用在手机上面,AI一定要进入这个市场。

旷视科技目前提供的移动端AI解决方案包括2D/3D+红外人脸解锁、利用人脸3D重建、人体分割和景深估计技术为单摄及双摄手机打造光效、基于深度学习的3D面部重建与表情模拟技术(3D Animoji)、人像背景虚化等。

从官网最新的资料来看,旷视科技的客户包括OPPO、vivo、小米、诺基亚、荣耀、锤子等。“手机是个人IoT的核心重点,我们已经和国内TOP5手机品牌在内几乎所有安卓厂商开展了合作”旷视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家应该有耳闻,OPPO、vivo两大手机客户都分别位列商汤和旷视的客户名单,手机厂商不愿冒险押注一家供应商,对于供应商们来说,这几乎是一场必须拿下的战役。

目前,商汤方面在为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等提供技术方案,包括人脸解锁、智能美颜、智能滤镜、背景虚化、智能相册方案等。

在平台战略方面,商汤也是最卖力的一家,他们除了和手机整机厂合作,还推出了SenseAR增强现实感绘制引擎和SenseAR开发者平台,据商汤科技方面介绍, 他们的AR技术在短视频、相机、直播等软件的亚太市场占有率为80%,小咖秀、Faceu、熊猫直播等APP也都采用了SenseAR技术。

他们希望像苹果一样,打造生态,如今的朋友圈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通、英伟达、本田、银联、万达、微博等。

今年8月,旷视科技也宣布推出了自己的“软硬一体”的移动端3D感知全栈解决方案,从算法、应用开发、设备制造到解决方案打造四个层面。

无独有偶,一直在低调巩固银行和安防领域城池的云从科技,在今年2月,推出了旗下基于飞龙II深度学习结构光算法与3D结构光深度摄像头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系统”,它能够利用结构光设备同时获取场景的彩色、红外、深度图片,并对场景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分析,形成3D人脸图像的技术,

至此,移动端AI解决方案突围赛的号角已经拉响,我们,看子弹飞一会儿。

标签:

作者: 网易智能-丁广胜

来源: 虎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