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京东开放个人快递业务 价值和天花板是什么
京东物流切入快递行业的路径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进军个人业务是必然的,但也注定是漫长的。
几天前,在京东物流大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正式宣布开放个人快递业务。王振辉表示,先期覆盖北上广,明年扩展至30个至50个重点城市,逐步扩大至全国。
根据媒体的报道,京东快递提供多款细分产品。除了标准化的普惠寄件“特惠送”产品外,面向追求寄送时效的用户,京东快递依托航空运力推出了“特快送”产品,确保两地之间的次日或隔日送达;针对同城寄递用户,京东快递推出了“同城即日”产品;由专车专人取件、送件的“京尊达”服务,也将应用于个人快递业务,配送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
自此,京东物流从以“仓配一体化”的供应链模式,不再只扮演着京东电商基础服务支持的角色,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物流服务业务,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2016年11月,京东正式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
2017年4月,京东宣布独立京东物流,组建物流子集团。
现在,京东又计划逐步进军快递市场,和三通一达、顺丰等主流快递企业分食11亿的物流市场蛋糕,其蚕食物流市场的野心一览无余。
回顾京东物流的历史,从07年刚拿到第一笔融资的刘强东力排众议自建物流体系算起,物流一直是京东巨大争议所在,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高成本――根据往年年报,京东的仓储、物流等所代表的总履约成本为230亿元,占到集团总成本的的7%到8%左右,常年居高不下。据京东物流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的财政报告,单是今年第二季度京东物流就亏损了24.2亿元。
我个人认为,京东物流开放个人业务几乎是必然的,因为物流发展到一定体量规模,必然要向全社会释放其物流能力,个人快递业务是绕不开的,能否成功可以归为三点:其一,和顺丰以及四通一达的差异化是什么;其二,能否降低成本;其三,同行和竞争对手的态度是什么。
如何差异化?
2017年,亚马逊开始测试了一项名为SWA的新的快递业务,这使得亚马逊完全不需要再依赖于任何外部快递业务,就可以将货品直接从商户运到用户的家门口。而以往这项配送服务均由UPS和FedEx等快递合作伙伴负责。消息一出,UPS股价当天下跌2%至116.52美元,FedEx股价也下跌1.6%至217.77美元。
京东物流宣布开放物流当天,顺丰的股价下跌了2.41%
开启个人快递业务之前,京东物流和菜鸟、顺丰的物流模式差异较大。京东物流的战略核心是以仓配供应链服务为主,其主要的业务环节为“仓储-运输-配送”,核心优势在于前端仓储能力。阿里系的菜鸟网络则是专注于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数据、平台服务,优势在于物流平台模式的效率。顺丰则是自营投入运输配送网络建设,核心优势在于高效的运力和优质的服务水平。
虽然各方采取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但随着业务的扩张和目标消费群体的趋同,各自业务之间的壁垒和界限正在逐渐模糊,从市场业务及客户群体来看,它们更像是通过不同方式竞争同一个物流市场。与此同时,它们也在各自补充自己的短板,比如京东开始向物流产品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而菜鸟网络也在不断通过和物流企业的深度合作来提高协同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优势在仓配供应链的京东物流,针对以个人快递业务为代表的C端配送服务,即多点对多点的物流,优势不大。论速度,顺丰已经能做到当天或者隔天,我个人认为,京东快递的优势应该是在体验上,也就是基于京东平台和app的细分服务上。
京东物流的成本会因扩张而下降吗?
前面也谈到,自从自建物流体系以来,京东物流的成本长期高居不下,有消息称2015年京东物流快递账面亏损达94亿元,正因为物流亏损让财报难看,17年京东物流被剥离出去。
但是独立运营并不能改善京东物流控制成本的困境,京东物流目前员工在14万人左右,预计到2018年底会达到19万人。物流开放业务和商城业务的增长只会带来更多的人力需求,而在直营模式之下,人力成本只会随着业务的扩张而继续增加。
根据一份物流与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调查报告,74.6%的受访者平均月收入在3001-5000元,14.94%的受访者月收入在5001-6000元,这对于二线网点已经压力不小。更别说东哥对待自家快递员如同对待亲兄弟一般,又是加薪又是配房装空调,还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人力成本是京东物流可预见的增长成本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物流总额增速放缓,快递行业的利润率整体在压缩。据此前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快递行业的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约30%的水平,下降到了目前的5%-10%。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少快递公司把价格定的越来越低。
根据机构研报,2010-2015年,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大幅下滑45%,单件收入从2010年的24.6元下滑到2015年的13.4元,即便是顺丰,最终净利润也只有5%左右。而京东个人快递业务的定价是在顺丰之下的,其利润率很可能更加低。
因此不管从人力成本的角度,还是利润的角度,京东物流未来的成本都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京东在无人配送技术上短期内的收益还不会有太大的规模效应。
以及
目前京东物流的第三方商家收入业务占比只在20%左右,而京东物流从快递的体量上还无法和其他主流快递公司相比,其快递网点的脚步也从依附于电商的发展,所以外部需求的占比提升,几乎是必然的。
看上去很美好,但也有一些疑问。
比如,目前京东物流仅支持几个城市,如果向全国范围开放物流服务,京东物流的运力是否足以支持内外部的物流服务,是否会影响到自身的商城业务?其配送能力的扩张是否能赶上业务需求的增长?
另外,像顺丰和菜鸟之争一样,随着京东物流独立成为快递市场的一只新力量,京东商城里依赖其他快递企业的业务会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挑战,这也是一个影响京东运力的变数。
从电商业务起家自建物流体系,到目前囊括供应链、快递、快运、大件、冷链、跨境、客服、售后等物流产品和服务,以及物流科技、物流数据、云仓等物流科技产品,京东物流切入快递行业的路径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进军个人业务是必然的,但也注定是漫长的。
(注:文/科技唆麻,微信号:科技唆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