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1-8月中国进口日本化妆品翻番
伴随着日本首相时隔7年再度放缓,以及中日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和正式签署AEO互认安排,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互动料将会快速推进。
伴随着日本首相时隔7年再度放缓,以及中日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和正式签署AEO互认安排,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互动料将会快速推进。
在日本消费税上调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此次Shinzo Abe安倍晋三访华,对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借助《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夯实相互关系基础,推进两国“协调合作”进入新阶段,意义重大。
10月26日举办的“中日第三国市场合作论坛”,中日两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日本方面表达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更是显示两国协作关系实质性升温。
周五,在日本首相和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共同见证下, 中日双方还签署了AEO协议。AEO是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简称,即“经认证的经营者”。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海关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管理良好的企业进行认证认可,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通关优惠便利。实现互认后,AEO企业的货物在互认国家和地区通关可以享受便利化待遇,能有效降低企业港口、保险、物流等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AEO协议下,日本产品的通关速度有望下降三分之二。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1-9月,中日进出口额合计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日本关税局数据显示,受益于中国内地下调化妆品进口关税,2018年1-8月的日本化妆品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48.6%,达3,433亿日元,预计全年的出口额将连续6年刷新最高纪录。
中国内地是日本化妆品前8个月出口最大市场,占比35.2%,此次是中国内地游客最多的香港市场,占比25.8%。不但占据日本出口化妆品最大市场,日本化妆品出口中国内地的增速亦排在首位,前8个月同比增幅翻番,主要因7月份开始,内地将进口化妆品关税由8%大幅下调至2%,另外上海自贸区建设亦大幅缩短审批程序和时间。
在中国,进口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和非特殊用途,其中非特殊类化妆品,占据化妆品市场90%以上的份额,而2017年3月开始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实施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审批改备案”改革,以往必须送往北京审批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只要符合从上海浦东新区口岸进口和境内责任人注册地在浦东这两个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备案新政。
亚洲化妆品巨头Shiseido Co.Ltd. (4911.T) 株式会社资生堂便是上述新政的最大受益者。
由于同为亚裔、肤质与日本人相似,以及日本产品长期以来的质量和信誉,日本化妆品近年开始大举超越欧洲、美国品牌,尤其是在护肤类别,成为中国消费者最青睐的品牌。
据日本旅游局数据,2017年,访日中国内地游客达735万,其中80%的中国游客都购买了化妆品,而这些中国游客回到国内,会进一步支持日本产品。
日经新闻援引Euromonitor欧睿国际的数据称,全球最大美容集团L’Oréal SA(OR.PA) 欧莱雅集团自2014年开始中国市场份额不但被日本和韩国集团侵蚀。
2017年,中国美容市场护肤类别中,欧莱雅占比9.1%,资生堂集团占比4.3%,Amorepacific Group(090430.KS)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占比3.4%;彩妆类别尽管欧莱雅27.8%的份额一枝独秀,但是爱茉莉太平洋份额6.1%,三年时间占比提升1.5倍。欧莱雅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主要因集团大众消费品业务低迷,逐渐被韩国产品取代。不过,此前由于萨德反导系统问题,中韩关系一度降温,爱茉莉太平洋业务因此受损,但韩国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仍然好于欧莱雅集团的大众产品部门。
8月初公布的财报显示,资生堂集团中国增速二季度增速从一季度的27.2%加快至32.4%,高端品牌Shiseido、Cléde Peau Beauté 肌肤之钥、IPSA茵芙纱和“日本制造”的大众品牌ANESSA安耐晒(安热沙)与Elixir怡丽丝尔均强势不减,另一方面,Za及Pure&Mild泊美两大中国品牌盈利提升、由销售增长推动的较高毛利率、以及营销投资效率改善都是中国营业利润暴涨超过两倍至156.37亿日元的主要动力,中国对集团整体营业利润的贡献从去年同期的7.3%扩大到16.8%。
在二季度业绩发布时,资生堂全面上调了全年业绩目标,把全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展望分别从此前的900亿日元和540亿日元上调至1,100亿日元和670亿日元,意味着将比2017年分别增长36.8%和194.5%。市场对全年营业利润的预测则为1,181亿日元。全年净销售预计会比2017财年的1.005万亿日元增加8.5%至1.09万亿日元,此前预期为增2.8%至1.033万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