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印尼版淘宝”Tokopedia加入印尼O2O大潮

36氪   36氪-赵小纯@36氪出海阅读:1052赞:742018-11-22

印尼的2.4亿人口中,尚未被互联网覆盖的达到45%,Tokopedia 如今想要为他们提供服务。

对一些东南亚科技公司而言,O2O正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赛道。最近,阿里投资的印尼在线电商平台Tokopedia就通过一款名为Mitra Tokopedia的新APP宣告进军O2O领域。

公司在新闻稿中介绍,只要下载其O2O服务APP,就可以销售Tokopedia旗下的各种数字商品,包括代币和在线游戏券等。Mitra Tokopedia意为Tokopedia伙伴,主要瞄准小型商店和小卖部店主。他们将在线上零售和线下消费者之间搭起桥梁。

这些“Tokopedia伙伴”的出现让线下消费者得以用现金购买线上商品,从而进一步扩大了Tokopedia的客户群。Tokopedia的首席运营官Melissa Siska称,这款APP“让传统零售商得以享受技术发展的红利”。

印尼的2.4亿人口中,尚未被互联网覆盖的达到45%,Tokopedia如今想要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前景令人垂涎的巨大市场,但注意到这一点的显然不止Tokopedia一家。

就在几个月前,印尼另一家电商独角兽Bukalapak宣布开始布局O2O商业模式。通过在夫妻店中招募代理,让不能上网或不愿网购的消费者得以用现金购买其线上商品。

Bukalapak方面表示,仅一年多的时间,公司已说服30万家小卖部帮忙销售其产品和服务。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Muhamad Fajrin Rasyid称,在这些小卖部(在当地被称为warungs)的帮助下,公司将得以覆盖90%的非网购人群。

事实上,早在Bukalapak和 Tokopedia关注O2O领域之前,印尼的线下消费者就已成为一些科技公司争相抢夺的对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Kudo和 Kioson。

成立于2014年的Kudo为印尼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无银行账户和居住在小城镇的人――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允许用户通过其代理进行网购。Kudo的前景和潜在影响力引起了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的关注,后者于去年收购了该公司,收购金额据称超过1亿美元。收购进行之时,Kudo已拥有40万名授权代理,遍布印尼500座城镇。

另外一家公司Kioson则享有“印尼第一家上市初创企业”的称号。其商业模式结合了O2O电商和支付服务。Kioson也称自己为商品聚合平台,既销售来自Tokopedia等在线商店的产品,同时也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

2017年10月,Kioson在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IPO融资450亿印尼卢比(340亿美元)。募股期间,公司获得了10倍的超额认购。由于股价累计涨幅过大,其股票曾在一周内两度被印尼证券交易所暂停交易。

标签:

作者: 36氪-赵小纯@36氪出海

来源: 36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