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华为副总裁楚庆:中国有望领跑5G时代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阅读:722赞:02017-08-28

5G概念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在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或将成为我国的5G商用元年。“在5G大规模商用上,中国会走在世界前列。”

5G概念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在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或将成为我国的5G商用元年。“在5G大规模商用上,中国会走在世界前列。”华为副总裁楚庆给出的理由是,目前只有中国同时具备资金、技术和产业政策这三大要素。

楚庆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推动5G商用,一大关键是政府的频谱规划,2.6GHz-6GHz应该是一个合适的频段。带宽不宜过窄,运营商入门带宽100MHz,最好能达到400MHz-500MHz。

中国发展5G有优势

在楚庆看来,领跑5G的前提是具备资金、技术和产业政策三个要素,目前世界上同时具备这三大要素的只有中国。“在5G大规模商用上,中国会走在世界前列。”

在5G商用初期,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直接关系到5G商用是否能够落地。楚庆认为,在前期网络建设上,资金投入是运营商的最大挑战,而中国的运营商资金充足,为5G大规模商用带来了优势。

此外,中国具备5G商用的技术。资料显示,2016年11月,华为主导的核心技术被3GPP确定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标准方案。“这是中国发展5G的有利基础,华为将对合作伙伴给予广泛支持。”楚庆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发展5G的决心。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均提出要积极推进5G产业发展。在业界看来,从2G、3G、4G走到5G,中国第一次真正参与到世界通信产业格局。中国推动5G商用有优势,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

中国三大运营商在5G发展上都在加快步伐。例如,根据联通最新公告,中国联通(9.040,0.82,9.98%)A股“定增+转让股份+员工持股”的混改方案募集资金高达780亿元,将主要用于4G及5G相关业务和创新业务建设。

5G频谱规划是关键

“目前,5G频谱规划是个关键。”楚庆表示,鉴于涉及民航、广电、交通、气象、航天、军队等众多行业部门用频权益调整和国际间协调,各业务系统间兼容共存分析和协调难度很大,5G频率规划非常重要。

在5G频段划定上,工信部正在紧锣密鼓地持续推动。1月,确定3.4GHz-3.6GHz频段用于北京和深圳两地5G技术试验;6月,发布了3.3GHz-3.6GHz和4.8GHz-5.0GHz频段用于5G系统的频率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24.75GHz-27.5GHz、37GHz-42.5GHz或其他毫米波频段用于5G系统的意见;7月,批复4.8GHz-5.0GHz、24.75GHz-27.5GHz和37GHz-42.5GHz频段用于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

本月17日,工信部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就《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修订稿)》及6GHz以下部分频段的5G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方案征求各方专家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在频段划分上引入了37GHz-42.5GHz的高频段,表明了进行毫米波(300GHz-30GHz)研究的决心。资料显示,鉴于可用带宽大、短距离高速率传输等优势,毫米波在5G应用上颇被看好。

不过,在楚庆看来,60GHz频段(即毫米波频段)在大规模连续覆盖上,尚面临很多技术挑战,而这对5G产业化至关重要。所以,在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采用先利用2.6GHz-6.0GHz快速带动5G产业化,远期关注毫米波以提升带宽的策略可能比较合适。

此前,英国赫瑞・瓦特大学传感器、信号与系统研究所副所长王承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表示,5G若采用毫米波段通信,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信号易被大气等吸收,需要解决超视距传输、穿透损耗等技术问题。

“2.6GHz-6.0GHz应该是一个合适的频段。带宽不宜太窄,每个运营商入门带宽应该有100MHz,比较好的带宽是400MHz-500MHz。”楚庆表示。

运营商相关人士认同上述看法。“鉴于设备商技术储备和产业链配套,目前2.6GHz-6.0GHz频段是推动5G商用比较可行的频段。”该人士同时强调,由于2.6GHz附近频段分割严重、基本用完的现状,及开展新的5G业务需要更宽的频谱资源,在近期推动2.6GHz-6.0GHz频段网络建设的同时,远期应关注高频频段,平行推进。

标签:

作者: 中国证券网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