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黑夜中的快递柜:60后不爱 90后依赖

公众号-谷雨影像GuyuVision   公众号-谷雨影像GuyuVision阅读:775赞:512019-01-09

如同一度泛滥的共享单车,用鲜明的外观和品牌标识介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快递柜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商业资本的强力入侵。

“您的快递已被快递柜签收”。

都市里的夜归人,回家后的例行公事将又多一项。

我拍下夜晚的快递柜。灯光映衬下,这些色彩鲜明的柜子,在向来以黑白灰保守颜色为主的居住区里,像一个个外来生物,相当显眼。

如同一度泛滥的共享单车,用鲜明的外观和品牌标识介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快递柜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商业资本的强力入侵。

在我生活的“包邮区”杭州,不管是新建的欧式高档商品房,还是老厂区宿舍,甚至是在商城与写字楼内,快递柜悄然出现。它们不会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去适应建筑和居住空间的形态,一个个同样的锁着的柜门在等待开启。

快递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在夜晚。有调查显示,用户从智能快递柜取件的时间集中于18-22点。很多人像我一样,回家的路上“顺手”取几个快递。

除了砰的一声柜门打开再关上,快递柜前的一切交往都是无声的。

快递小哥将快递放进去,收件人将快递取出来。快递柜延用一贯的都市法则,想要用陌生化和恰当的距离感给都市人带来交往的舒适与便利,但事实上,尽管快递柜旨在解决快递送货的最后一公里,它却引发了很多争议。

假如声音能被装进去,你喊一声“开门”――快递柜门里涌出的将会是人们各种各样的吐槽声。

尺寸再大一点,柜子再多一点

“我看你经常在这里拍,你是快递柜公司的人吧,让你们公司多加点柜子,这边还有空间,还可以加几个柜子呢。”有快递员以为我在做市场调查,强烈建议加大快递柜的投放力度。

“老小区没有电梯特别不方便,最惨的是之前去送别墅区的快递,每一户一栋房子,每个都隔开很远,一天都送不了多少家。”一位韵达的快递员跟我聊了起来,他说一天要来好几次看看有没有空位。

高科技冷冷的光线照着快递柜前小哥投放物品的身影,让我想起了最近新闻里报道的那个深夜抢占快递柜的小哥。我们小区也有很晚仍在工作的小哥。

“这片只有我一个快递员,送不光也得送啊,不然今天的拖到明天,越来越多更加麻烦了。晚上送到12点多,早上还要理件,每天只睡3个小时。”面对双十一双十二带来的购物潮,圆通的这个快递员更加依赖快递柜,他说自己经常碰到东西柜子放不下,“要是尺寸再大一点、柜子再多一点就好了”。

“干嘛不提前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就直接把快递放快递柜?”这大概是让很多用户也包括我非常恼怒的问题。

有位中通小哥的回答相当无奈:“是的,规定是这样,但这样肯定不现实,根本没有时间一个个上门送,碰到投诉也只能认倒霉了。”

前段时间他还碰到快递柜失灵,有客户东西在这个柜子,取件时打开的却是另外一个柜子,他说如果客户投诉,那就要赔死了。

最初开始拍摄之前,我印象中的快递行业是一个混乱、匆忙、充满冲突的行业,但我逐渐发现,快递不光要求体力速度,还要有记忆力与耐心,要忍受冷言冷语、抱怨甚至投诉,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我曾在快递柜前遇到一个快递网点的老板,挺着大肚子一副土豪打扮也来快递柜放货,因为他那儿的快递员都跑了,不干了。

百世的网点老板向我诉苦:“我们的钱都给快递柜挣去了,一个月如果收入一万块,起码有三四千是给快递柜的。”

“那快递柜公司赚钱了吗?”

“不知道,之前的报道说什么一直在亏损。”

这个设施是有用的,但是别修在我家后院

像所有的公共设施一样,快递柜的介入也会在所处区域引发波澜。

我们楼的业主群正商量着要去找物业沟通拆除快递柜。这些色彩鲜艳的家伙正巧建在我们楼下,有人觉得方便,但在低层业主眼里,它就是讨厌的怪物,吞快递,吐垃圾,引来杂乱的人员穿梭,带来安全隐患。这大概就是经济学所说的“邻避效应”――我承认这个设施是有用的,但是别修在我家后院。

人们对这个柜子的心态又爱又恨,我对小区的住户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

90后女生不喜欢快递送货上门,喜欢快递柜。

60后大叔不希望快递放进快递柜,希望快递员送货上门。

还有一位,她的想法是:小件物品可以放快递柜,大件的东西、比较贵重的东西还是希望送到手里。

这样复杂的要求也许只有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才会得到解决,就目前而言,快递小哥的人肉分捡所带来的喜与忧只能期待大家的相互理解了。

网上关于快递柜的故事也挺多,与其说是吐槽,不如说是一种黑色幽默,它们是这个现代社会的写照――我们在不断追求快捷,却不得不适应为了快捷而产生的各种麻烦。

今天小哥过来送快递的时候我不在家,然后他放快递柜去了。emmmm,这一箱子酒您给我放最上面一格――它比我人还高,比我弟还重。 ――soulfengge

快递小哥是怎么把比快递柜胖那么一点的快递塞进去的……能想象出来我在快递柜前面拔了半天拔不出来的绝望嘛,呜呜呜。 ――一个可爱的网友

快递柜能不能改成地面式的?这样在被快递员强塞快递盒后我还可以用拔萝卜式将其取出,再不行我可以自备小铲去挖。又或者是快递柜再进化一下,内置红外线传感器,强塞进去的快递就给ta吐出来!一周三吐之后给快递员封号拒单! ――ghost

自从快递柜普及了以后,我妈老是不知道自己快递来了,因为快递员都不打电话了。她还喜欢上网买蔬菜水果乱七八糟的,就经常拖拖拖放烂了。 ――在下皮神猴五花I

最近好像买买买上瘾了。昨天去取快递,一下子打开了10个快递柜,前来取件的大妈都惊呆了,前来投件的快递员也惊呆了,同时表示很开心,多了很多空格子可以投件了。 ――爱吃小哇小青菜

为了给其他用户带来方便,不长时间霸占快递柜。我终于穿着大羽绒服冒着寒风下楼去拿快递,行至柜前,寒风中,见一快递哥坐于地面,地上摊铺着许多快递,我心想,许是快递柜已满,迫使小哥在此久等递主。幸我有觉悟,留出一空柜赠与他。取罢,行至家中,刚落座,电话响,陌生号码。对面说:你的包裹到了,下来取一下。我谢谢您内! ――Vinorsi

快递柜,不仅仅是物品交换的地方

我是一个摄影师,一直对城市生活这个话题有很大的兴趣。

网约车、地铁、越来越多的新建商品房、综合体商场,城市的空间和我们在城市中的路径被不断改变。

快递柜这个东西也反映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它不仅是一个物品交换的地方,似乎也在改变城市的构成和景观。

我所在小区的快递柜区域常常会变成带着小孩的妈妈们的聚会场所,也有建筑工人在这里小憩。我还拍了杭州其他一些小区的快递柜,一些老社区的快递柜区域老人聚在这里唠嗑,也有的成了儿童游乐场所。

当然,也许那些区域本身就是这样的场所,但也许快递柜赋予了它们特定的功能,带来稳定的人群和照明。如果没有快递柜,可能那边会成为废弃的荒凉场所,或是电动车的停车场。

某天傍晚,在杭州半山的一个小区,天色已近黑,几个老人在快递柜前偶遇,彼此寒暄,然后相互帮助拿着大小箱子离去,这个画面给我的印象异常深刻。

当快递员和素不相识的住户聚集在快递柜前,我有点莫名感动,不知道是因为快递还是因为生活。

微信转稿:

(注:文/谷雨影像GuyuVision,微信号:谷雨影像GuyuVisio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标签:

作者: 公众号-谷雨影像GuyuVision

来源: 公众号-谷雨影像GuyuVisio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