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一家卖故事的淘宝店:他们在这里倾诉自己,遇见众生,17万人心灵被抚慰!

电商在线  朱婷阅读:429赞:02017-08-28

在淘宝上“CY故事卖故事的店”里,有900多个故事。有人从中得到劝慰,有人得到祝福,也有人学会了放下,就像店里第191个故事的结尾:我不能背尸行万里,我得有自己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需要沟通却无暇长谈,想要了解陌生人的生活却没有机会。


而淘宝上有一家店铺,专门将自己的平台开放出来,让每个陌生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个皇冠级店铺,把900多个故事放在宝贝详情里,吸引了17万人来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CY故事卖故事的店”就是这家可以寄存、阅读故事的小店,保持着每则1元的价格,和支付随心的原则,一开就是五年多。


900个故事,900段经历


点进“CY故事卖故事的店”,首页的图片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写着店主的初衷:上架你我的故事,“造”一座人生博物馆。清晰简要的分类,搭配精美的宝贝封面,一股充满简约感的文艺风扑面而来。不设客服,在这里阅读和沟通,都跟店铺的支付方式一样自由。



这家店的店主丛平平,自身是一个文字工作者。除了《你的美好总会有人知道》、《只要最后是你,晚一点也没关系》等实体出版物,她也在《花火》等读物上有过发稿经历。最初,她想通过开一个用来聊天、交流生活的淘宝店,来获得获得更多的故事、了解别人的生活。


丛平平


“但真的能够聊出来想要的东西吗?挺难实现的。”考虑到操作效果的问题,丛平平还是转换了思维,打算开一个直接分享故事的店铺。“如果一开始不那么容易,那么就把从别人那里获取,变为先把自己可以分享的部分拿出来。”


于是丛平平把自己的故事和文章先挂在了店铺里,同时开放了故事寄存区。5年来,店铺一直保持着自由支付的状态。每一个故事都直接在宝贝详情里完整地展示出来,进入店铺的客人都可以点进阅读。至于读后是否付费,全看个人想法,有些类似于对文章进行打赏。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249.jpg


随着店铺不断成熟,丛平平决定不再设立客服。寄存故事的人可以通过留在店铺的邮箱来发送文章,7天之内,被选中的文章会收到邮件回复。每到年底的时候,店铺会返还80%的销售额给该篇的作者,留下20%作为店铺佣金。


店主还会提供自己的写作资源,帮助一些好的故事在文学平台上获得发表机会。“像《读者》啊一些杂志其实自己也会找过来,问可不可以授权刊载,我一般征询过作者意见会把联系方式提供给平台,让她们自己去接洽接下来的事宜。”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311.jpg微信图片_20170826184313.jpg微信图片_20170826184316.jpg

读者写的卡片故事


“被选用的故事,我们还会配上一张原创的图片作为宝贝封面。”她的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一直在为每个故事的拍摄和准备原创图片,来让故事变得更精致。“一开始C、Y是我们两个的姓氏首字母,现在我们也把它看作是‘创意’、‘诚意’的意思。”


不管是故事还是店铺的经营方式,“CY故事卖故事的店”都在不断催生新的创意。而这样一个低盈利性的店铺,一开就是五年。丛平平平均每天都要投入2-3个小时的时间来筛选、配图、上传故事,一直把CY故事做到了皇冠级的店铺,背后的原动力正是丛平平和好友最大的诚意。


“每个故事都是有力量的”


“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这是CY故事店里,销售数量最高的《第191个故事: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的开头。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347.jpg

店铺里的故事


这篇故事已经有近4000的交易额,516条评论,评论里还有不少顾客在分享和倾诉类似的经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不会知道在中国家庭不幸的孩子原来有这么多。”丛平平也是从这个故事真正意识到,每一个短短的故事,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反映的不只是一段情绪,而是社会不同角落的状况。


作为文字工作者,丛平平虽然故事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却还是会在CY故事店被触动,而这份感情上的触动,来源于真实。“我在寄存规则上有写,除了1000-1500字的篇幅以外,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真实。”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406.jpg

店铺里的故事


“我希望这个店铺,能够作为一个分享经历的、单纯的交流平台。如大家所见,没有什么大的盈利性,那么为什么要通过编造来骗人呢?”CY故事的商品中,月销量大多在两位数,而每件的单价只有一元。不管是利益追求还是交流需要,都不足以驱使人们在CY故事去打造一个精致的谎言。


“我们每个人或许能够了解很多朋友的生活,但那些我们隔着距离的圈子,是很难感知到的。”丛平平希望大家通过分享和倾诉,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生活。而很多人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自己的收获。


就像CY故事店铺里的第45个故事,丛平平还清楚地记得它叫《上海青年》。


讲那个故事的人叫修罗,分享了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2月之间自己在上海的经历。从一毛钱都没有要挨过半个月,到现在能够在魔都娶妻买房、和自己可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他的故事给了不少人奋斗的希望。


“后来就有一个读者,在去上海前原本非常不安,看了这篇文章鼓起了信心和勇气。”丛平平很开心CY故事能够给读者以这样的帮助,“就像之前说的,每个故事是有力量的。”


从线上到线下,做个安静的树洞


像这样的例子,在CY还有很多。


“有一个女孩子,在3、4年前吧,分享了自己暗恋的故事,现在几年过去了,她回来给了当初那段感情一个美好的结局。”丛平平说,那个女孩最后选择了放下,并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有很棒的收获,在评论里也得到了大家的祝福。


丛平平也一直非常希望通过CY故事,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五年来受众群不断在扩大,甚至淘宝造物节也请到了CY故事去到线下的会场。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431.jpg微信图片_20170826184428.jpg

造物节现场


“在造物节上我们开设了一面可以自有投放文字卡片的创意墙。”每次白天的活动结束,都只剩下CY故事的摊位人员留下来收集这些卡片。这也是CY故事第一次在线下与大家见面。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458.jpg微信图片_20170826184500.jpg

造物节现场


而这次活动,也使丛平平将CY故事店实体化的想法提上了日程。她在微博也发起了互动,了解CY故事的受众眼中,实体店应该是怎样的。“有咖啡厅,有书籍等等这些想法其实之前也有想到,但我们希望它能够真正别具一格。”


丛平平觉得,线上的淘宝店铺已经发挥了很大的创意,对于如何将它实体化,还需要有更好的思路。或许是店铺承载了她五年来的付出,和无数人的情感,所以不想凑合。


此前她也尝试了很多想法,开设树洞、设立告白墙、制作故事卡片等等,以不同的形式,给不擅长修饰或是讲述的人,一个可以直接倾诉的机会。也根据实际效果在不断地调整和革新形式。


微信图片_20170826184531.jpg

店铺里的故事


“其实来讲故事的人,更多还是为了放下一些东西。”有些心事往往不愿说给太过亲近的人,无法开口;却也不好说给交情平平的人,不知道能否交心。而说给陌生人听,大概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CY故事店,有人得到劝慰,有人得到祝福,也有人陪伴你跨过同样的境遇。而每一段人生走完,我们都要学着如何放下,无论那曾经是多糟糕的人或境遇。就像第191个故事的结尾:我不能背尸行万里,我得有自己的生活。



标签:

作者:朱婷

来源:电商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