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微信公开课回顾 张小龙在对谁说“独裁”?
在热闹过后,微信公开课Pro究竟透露了哪些信息、释放了哪些信号?在腾讯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微信将扮演何种角色?
【亿邦动力讯】拖堂的张小龙,用了四小时、三万字的演讲再次刷屏了朋友圈。
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两天一夜,两场主论坛,13个平行论坛,加上一场微信之夜。在这48小时中,除了张小龙的个人Solo外,腾讯智慧零售、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小程序、小游戏等微信家族成员轮番登台表演。
但在热闹过后,微信公开课Pro究竟透露了哪些信息、释放了哪些信号?张小龙虽然未曾提及“焦虑”,但微信是否在焦虑、又在焦虑什么?微信用大篇幅回顾了浓墨重彩的八年,但未来八年的道路又要如何选择?在腾讯To B转型和产业互联网的大布局中,微信又在扮演何种角色?亿邦动力针对这场微信的盛宴,与行业内多位从业者进行了交流,试图从中窥探一二,了解不同视角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微信公开课公开了什么?
和过往微信公开课不同,张小龙的演讲时间从开场改到了晚上。用张小龙的话说,原因是“晚上拖堂更为方便”。在9号主论坛,微信准备了多场演讲,其中包括了小程序、小游戏、微信支付和企业微信等。每位微信公开课的讲师都在充分准备后,仔细复盘业务线的成绩和思路,并阐述了一些新年计划。
但或许是因为微信一向低调的行事风格,每条业务线都没有带来让人惊喜的新能力。“除了张小龙的演讲,两天的内容基本都在预料之中――能力的解读和复盘。”一位嘉宾表示。
亿邦动力回顾了这48小时的内容,摘取了部分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1. 关于小程序
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助理总经理杜嘉辉是公开课上第一位分享嘉宾。在2019微信公开课PRO上,他披露了小程序过去一年的成长:小程序的日均用户使用频次增长了54%,一年提供了超过1000亿人次的商业和政务服务。小程序已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2018年为用户提供了超过1000亿人次的商业和政务服务,其交易金额增长了6倍。截至2018年底,小程序累计创造了超过5000亿元的商业价值。截至2018年12月底,小程序日均使用频次比去年提升了54%,大盘用户的次日留存从34%增长到54%。
据其透露,微信将从七个方面支持小程序开发者:
①让用户决定小程序的好坏:小程序满意度体系将会上线,收集用户使用该小程序的满意度;
②让用户能更容易找到满足需求的好的小程序:平台将会提供新的发现方式,如基于社交关系、地理位置等的入口,搜索的能力也将会被重点优化。
③更多工具让开发变容易:开发插件将从前端的组件向完整服务转变,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将服务开放给其他开发者;云开发也将持续优化,后续将发展为后端服务平台等等;
④新的变现方式,给开发者提供更丰富的商业支持:2019年,小程序将迎来更多的广告变现形式,例如激励视频、插屏广告等。同时,平台也将努力推动个人小程序实现商业变现能力。
⑤让开发者的能力变为价值:微信开放社区给开发者提供了问题反馈的平台,未来希望发展为成熟的知识分享沟通平台。
⑥提供全新的“行业助手”,提供运营建议和行业方案。
⑦运营支持,开发者“揪心”的问题将得到优化:开发者最关心的,如审核问题、蹭流量、被处罚、被侵权等问题,平台也将积极解决。同时,腾讯云将宣布推出总价值超过10亿元的“小程序·云开发”资源扶持计划,对超过一百万小程序开发者提供免费云开发资源扶持。
2. 关于企业微信
过去这一年,企业微信和微信正式打通,在企业服务和沟通上有了更长远的想象空间。企业微信产品总监林莉表示,在2018年,企业微信通过连接微信的能力帮助企业连接外部。2018年企业微信完成了与微信消息的互通、支持小程序、支持企业支付,通过连接微信这些能力帮助企业连接消费市场和合作伙伴。
据其介绍,2018年,企业微信不仅开放了接口,开放连接微信和硬件能力,还在原有的标准应用服务、行业定制以及技术支持服务的基础上,新增了智慧硬件服务。过去一年里企业新增数达到100%,深入服务的行业超过50个。
在未来,企业微信会守住“做企业的专属连接器”这个本份,做好更多的底层功能,继续以连接作为重点。
3. 关于微信支付
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表示,2017年微信支付已经超过上亿笔线下交易,2018年又再次翻了数倍。据悉,2017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是1253万人,而微信月活用户在当地已有两千多万,社交支付和商业支付渗透率达79%,而西南城市贵阳这一数据则为80%,超过前者水平。
在微信公开课Pro中,“微信支付分”也正式亮相。据介绍,微信支付分是基于微信支付大数据、个人消费、履约行为的综合计算分值,不会承担“担保”职能,目前已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测试。
4. 关于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并未在公开课的主论坛中直接亮相,而是通过分论坛的形式集中讲解。在智慧零售专场的开始,微信公开课讲师薄硕桐在现场介绍了几个商家案例:热风公众号引流增4倍,小程序达成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3%;绫致导购小程序WeMall单月突破4500万销售;海澜之家在线上开启拼团购券活动,活动共有120家门店参与,一周活动期内门店单量增480%,带动全品牌新客增长100%;都市丽人以微信为平台融通并运营会员,小程序最高每日2万单;永辉到家累计服务人数近90万,每日最高达6万单,占十点区域单量约15%。
薄硕桐在分享最后强调,腾讯智慧零售的定位是与零售商互补,在商业环节中扮演助力者,不会涉足自营。
虽然微信设置了2场主论坛和13场分论坛,但张小龙的演讲依然是独一无二的重头戏,小程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社交、朋友圈、AI……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张小龙4小时“拖堂”演讲,全面总结微信8年(官方完整版))
(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创始人 张小龙)
微信与腾讯的产业互联网
张小龙用了长达3小时的时间来重温微信过去的8年,而在提及下一年8年的挑战时,他并没有做过多的延伸,仅用几句话总结而过:“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8年新的挑战。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用户层面。在过去的几年,用户每年也在变化,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用户时代新的用户产生的需求。”
张小龙没有提及“愿景”,没有过多的提及未来的打算,工具、用户依然是他提及最多的词。微信定位于“工具”,腾讯智慧零售定位于“工具”,但是工具和助手的角色应该如何扮演,“工具”又该配有何种产品功能的说明书呢?
“按照官方说法,腾讯提供了七种工具,要扮演好零售助手的角色,一方面是因为腾讯要为合作伙伴保持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是腾讯对于垂直行业的运营经验欠缺。但是工具不能是单独的工具,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链路。在做外部的连接前,腾讯内部必须要有一个完整协同的生态,这样才能真正的输出。”一位零售业从业者表示。
亿邦动力与多位从业者交流了“微信在腾讯产业互联网中角色和职能”的相关问题,有部分从业者认为,微信仍如张小龙所言,将继续做好工具,做可承载更多内容的工具。有部分从业者认为,微信将发挥更大的连接作用,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微信要做的不仅是C端连接,而是借助和企业微信的互联,连接更多的企业和B端。也有从业者表示,若是套用张小龙的话,坐拥十亿DAU的微信,可能会成为腾讯互联网转型的原动力。
“产业互联网是要通过对C端数据的充分理解和运营,来优化供给侧的效率,但最终的衡量指标是在B端,而不是在C端。微信的基因仍是根植于C端的连接中,要想在产业互联网中发挥连接效应,肯定需要借助企业微信,引入更多B端资源和服务。”一位移动互联网从业者表示。
另一位零售行业从业者指出,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及了一句话“人就是服务”,企业可以让所有的员工都变成一个对外服务的窗口,能够在每个员工都直接提供服务,而这也是在为企业微信与微信的连接定调,认同导购等员工在服务侧的价值,不会轻易的驱赶和禁止,而是要通过引导,让员工利用企业微信和微信打开用户和企业的商业连接,通过服务带来销售机会。
张小龙在演讲中,举了一个4S店的例子:如果一个4S店的一个员工,他用企业微信加了你,你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你的小程序。当你点进与他的对话界面,因为对方是企业微信的用户,你会看到他的对话界面下是4S店的服务菜单,你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服务。这有点像公众号底下的菜单,但是你也可以跟他直接说话,消息是能及时得到回复的。
“按照他的描述,用户在与企业微信用户发起对话时,能在对话界面直接看到相应的服务菜单并使用服务。那我们可以猜测,企业微信的信用背书可能还会有新的功能和认可机制。例如,用户在发起对话后,在看到相关服务之外,甚至可以直接下单,每个企业员工在成为服务窗口的同时,也是销售窗口。反过来,企业微信在与微信用户沟通时,也能直接清楚地了解到他的会员信息,所有相关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个连接效果将是直接且有效的。”一位男装品牌的线下零售负责人向亿邦动力说道。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张小龙还在演讲中透露,春节期间,企业微信将推出“定制微信红包封面”活动。亿邦动力得知,管理员可在企业微信管理后台自定义微信红包封面,员工在微信领取红包封面后,可发送带有企业专属封面的红包给亲友或者客户。
将时间倒回五年前――微信红包出现后的第一个春节,拿手机抢红包的这场游戏助推了微信支付的起飞,而这次企业微信的红包玩法能否吸引更多的B端企业参与其中还值得观察。“企业微信定制红包封面的活动,最初仅打算面向部分企业开放,但目前是全面开放、所有认证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希望可以吸纳更多的企业资源。这和腾讯在向To B方面的转型也是有某种契合的。”上述品牌负责人分析道。
原动力和张小龙的“独裁”
腾讯在转型,很多人在焦虑,为腾讯焦虑,也为自己焦虑。但张小龙没有提到这个词,而是多次提及了原动力、用户和原则等词汇。
“腾讯转型做产业互联网的原因,也是因为今天在C端的增长遇到了压力。如果按照张小龙所说,微信的成功来自它的原动力――做最好的工具、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但是腾讯没有真正的清晰的原动力。”有一位不愿具名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认为,张小龙在演讲中多次提及了原动力这个词,并阐述微信在前八年的原动力是什么,那在腾讯转型的这个关键节点,接下来的八年里,微信或许可以成为腾讯转型的原动力。
上述人士认为,如果说微信会成为腾讯向产业互联网TO B的转型的原动力,大家就不能简单的看微信、企业微信或者某个部分,而是要想明白这些工具之间的相互关联。“企业微信代表的是人,小程序可以代表货和场,企业微信和微信的连接,或者说企业微信和小程序的连接是可以打造完整的‘人货场’的。”
“从腾讯整体的角度来说,微信和腾讯智慧零售的配合是相对割裂的。腾讯智慧零售去年想做的事情太多,反倒会拖累速度。而今年腾讯智慧零售应该会更加聚焦,应该会和微信产生更多连接,帮助微信在广告,小程序、企业微信等层面进行更好的商业化转型。”另一位零售从业者向亿邦动力说道。
其实,微信的压力不只来自于用户的新需求和腾讯内部的配合调整,还要直面外部产品在C端用户时长的争夺上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有一位社交电商从业者认为,虽然张小龙明确强调技术的使命是提高效率,而不是抢占用户时长。但不可置否的是,头条系产品一直在C端上抢占用户时间,给腾讯施压,开始吞噬着微信的空间,而有了用户时间,就可以尝试社交等更多的可能性。就算现在微信还可以保持绝对理性,但当它真的感觉到痛的时候,是无法回避问题的。至于头条系的社交产品是否会对微信造成冲击,要看这个新产品的具体形式,因为微信不害怕仿品,还是那句话:打败微信的一定不是下一个微信。
亿邦动力在与多位行业从业者的交流中总结,目前对于微信自身来说,它需要焦虑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微信如何找到找到增长的第二极,如何承载更多的内容。在DAU达到十亿的情况下,微信要找到自己说服自己的增长机会;第二,微信的庞大用户体系和能力要如何和腾讯打通,如何在内部与公司其他部门协同将利益最大化,帮助腾讯完成产业互联网的升级。
“通过两天一夜的公开课,还是没有对未来看的很清楚,只是看到了微信过去八年的成功,而下一个八年要怎么做,或许需要再给张小龙四个小时,他才会讲出来。不过,从张小龙的个人状态看,与其说他在演讲,不如说他是在对自己最近的想法剖析,对内外的压力回应。”一位在现场听完张小龙四小时演讲的电商经理人说道。
有趣的是,张小龙在演讲的最后提到:“内部有很多同事说我很独裁,我就认了我就很独裁的。”他在最后感谢了他的团队,但有不止一位微信相关行业从业者都有所感觉,张小龙的这句话可不止是对微信内部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