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最早提出云计算的谷歌 成了竞赛的追赶者

极客公园   沈知涵阅读:651赞:122019-02-21

全球公有云市场上,Google 向前追赶亚马逊和微软,又要时刻担心计划超车的IBM和阿里云。

黛安·格林(Diane Greene)卸任,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接棒。

2月 12日,高盛技术与互联网大会上,库里安自去年11月上任Google Cloud CEO以来,首次公开露面。他宣布了Google云业务接下来的计划:扩充销售团队,专注电信、零售、保健、金融等垂直领域,与成熟的大型企业合作。

库里安发言之后的第二天,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发表博客文章称(http://t.cn/EVw07WP),Google将在2019年投入130亿美元,在遍布全美的14个州投建数据中心。毫无疑问,行业整体日新月异的云计算是Google这次重金投建数据中心的核心原因之一,它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为日后云业务的发展铺路。

然而颇为敏感的是,一周前Google母公司Alphabet刚刚发布了2018年 Q4和年度财报,虽然营收达到了华尔街的预期,但过高的成本支出还是让Alphabet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下跌了3% 左右(http://t.cn/EVQxnb1)。在市场直白地表达了对Google过高的广告流量成本的焦虑之后,Google这番郑重其事地宣布对计算中心的巨额投入,显然是在刻意宣告自己对云计算业务的重视程度。

另谋出路

2018年 Q4财报显示,Alphabet总营收392.76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达到326.35亿,同比增长19.67%。相比之下,2017年 Q4对比2016年 Q4的增长是21.46%。从全年广告营收来看,Alphabet 2018年广告营收为1163.18亿,对比2017年 953.75亿增长了22.02%,2017年相比上一年增长了20.15%,无明显变化。

搜索引擎、YouTube等 Google自营网站和应用板块是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财报来看,TAC(流量获取成本)也在增长,单季度达74.36亿,比去年同期上涨15.3%。此外,CPC(每次付费点击成本)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9%。在亚马逊、Facebook等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下,Google不得不降低CPC来吸引更多广告主。

除了基本业务的成本上涨,Google在 2018年还经历了不少计划之外的「财务打击」。7月,欧盟对Google处以43.4亿欧元的罚款,理由是谷歌通过安卓移动操作系统的优势,要求手机厂商预先安装谷歌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预装优势被削弱,广告收入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在这一年,过分依赖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为Google带来了不少困扰。

相比之下,非广告业务的比例却越来越重。根据统计机构Statista数据,Alphabet在 2008到 2017的十年时间,非广告业务的收入占比从3.1% 增长到14%。云业务所属的「其他业务」(other revenue),在2018 Q4的营收达到64.9亿美元,照比去年同期增长31%。最新财报中,Google没有对外公布云业务的营收数据,但Pichai却在不同场合肯定了云业务的成绩,称价值100万美元的云业务合同比去年翻了一番。早前在去年2 月份的财报会议上,Pichai表示云业务(包括G Suite效率服务)为Google单季度带来10亿美元的营收。

在市场竞争中,「顺风顺水」的亚马逊和微软也早已尝到了加码云计算的甜头。截止到去年12月 31日,亚马逊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上,亚马逊季度整体营收增长了20% 达到724亿美元,其中AWS贡献了74.3亿美元,同期增长45%,AWS收入占总销售额的10.3%,但是21.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却占总营业利润的57.5%。对于更早入局云计算的亚马逊来说,AWS已经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地位一年比一年重要。

以12月 31日收盘价来算,微软以7798亿美元市值超过苹果,摘得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头衔。科技股动荡的2018年,微软全年股价上涨19%,背后离不开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上任微软CEO之后提出的「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截止到12月 31日的2019年第二财季,微软营收达到325亿美元,增长12%。智能云收入93.8亿美元,其中Azure的营收增长76%。

Synergy Research Group(http://t.cn/EVQxkqL)预估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Q4季度整体收入(包括IaaS、PaaS和托管私有云服务)接近200亿美元,全年总计近700亿美元。Gartner发布预测称,2019年全球共有云市场将增长17.3%,并且预测到2025年,80% 的企业会关闭传统数据中心,转向云服务提供商。企图通过Google引以为傲的技术来差异化云服务与从而与亚马逊和微软抗衡的Pichai自然也不想错过眼下的这块蛋糕。

格林退位

虽然目前AWS是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最多的云服务平台,但是早在2006年,彼时的Google CEO Eric Schmidt首次提出Cloud Computing概念。在2008年 4月,Google发布了Google App Engine,之后在2011年 10月推出Google Cloud Platform。

2015年,伴随Google收购企业服务创业公司Bebop,Bebop的联合创始人格林扛起了Google Cloud大旗。正当时,Google想要一位有企业服务经验的人来拓展云业务,格林恰好有着这方面的经验,她是云基础架构方案提供商VMware的联合创始人,曾带领VMware在 2007年上市。Google从这位女工程师身上看到了希望。

不过,Google内部的工程师文化基因过于强大,格林带领下的Google Cloud部门比起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更乐意探讨产品和技术,导致了产品与客户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脱节。《连线》评论道(http://t.cn/EVQJUvr),格林为Google Cloud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虽然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策略发挥了Google的优势,但是如存储和网站托管的工作负载占据了云计算市场的大部分,亚马逊因此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主导地位。」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长期跟踪Google和其他云服务提供商的分析师Meaghan McGrath如是说。

对于格林是否有能力领导Google Cloud业务向前,内部员工也心存疑虑。虽然在位的三年中,格林为谷歌云建立了统一的业务线,将销售、营销、Google Cloud Platform(GCP)和G Suite都整合到Google Cloud之下。但是格林市场开拓能力稍显不足,谈及其他业务时经常「牵扯」云业务,让合作关系依赖云计算引起了其他部门负责人的不满。据Information报道(http://t.cn/EVQJxrq),Google Cloud员工称,格林在2017年 3月 Google Cloud年度客户会议开幕式上演讲场面一度尴尬,这也加剧了内部员工的担忧。还有一位与微软和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的顶级合作商表示,格林没有建立一个能与AWS或 Azure匹敌的渠道合作伙伴网络。

在离职声明中,格林写道(http://t.cn/E2sJEQ6):「过去三年Google Cloud团队做出了瞩目的成就,起初我们只有两家重量级客户(Spotify和 Snap)和一些初创公司,现在财富1000的许多公司都是Google Cloud的合作伙伴。」

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Google并没有取得亮眼的突破。从Synergy Research Group最新发布的2018 Q4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Iaas,Paas,托管私有云)份额来看,亚马逊和微软两位头部玩家各占据34% 和15% 的市场份额,Google只分得7%。2018 Q3,Google排在IBM之后。在IDC日前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数据,排名顺序为亚马逊、微软、阿里云、IBM和 Google。

四面楚歌的Google,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孤注一掷

2018年,Google Cloud经历三位女性高管接连出走的混乱局面,但是库里安却依然信心满满。「过去,Google服务更多的是『数码原住民』」,库里安所指的是互联网背景下兴起的年轻公司,相对而言也更容易拥抱云服务。正如Gartner分析师Lydia Leong曾表示,Google需要一个理解如何处理与大公司客户关系的团队。

库里安称在自己上任之前Alphabet就发力云服务销售和供应,但是在他看来,谷歌云成长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上周三Pichai通过博客宣布,2019年将在美国范围内投入130亿美元建造数据中心和办公室。比如新增新增、俄亥俄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内华达州的数据中心,扩展俄克拉荷马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现有数据中心。除了在美国,2018年 8月,Google曾宣布在新加坡建立第三个数据中心,11月宣布在丹麦建立第一个数据中心。Pichai在 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投资数据中心对于为云计算、广告、YouTube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非常有必要。

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显示,全球Q4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整体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5%,2018年全年增长率为48%。根据Canalys发布的全球云基础设施支出和年增长率的数据显示,Google不惜大刀阔斧抢占市场,2018年 Google云基础设施支出为68亿美元排名第三,但是年支出增长率最高远超亚马逊和微软。

对于加码云计算的未来,Google仍然是乐观的。谈及为何加入Google时,在甲骨文干了22年的「老兵」库里安表示,在于Google的客户交谈之后,「我得到的一致反馈是,这是目前云服务市场上最好的技术。」不过,好的技术不等于好的服务,这是Google在格林时期就尝到的教训。

据彭博社早前的报道,库里安与甲骨文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不和,争论在于库里安认为公司软件应该在亚马逊和微软的云计算平台上适配运行,埃里森却不赞成。在说道Google相对于亚马逊的优势之一,库里安认为Google并不直接与零售商竞争,「Google清楚,我们是为了支持合作伙伴,而并非与合作伙伴竞争。」外界认为,曾经领导35000位开发者,并帮助甲骨文结束产品团队和其他部门战争的产品开发总裁也许比格林更能胜任。

Forbes称(http://t.cn/EVQJ3lO),库里安应该主导战略性收购,以此来突破Google的企业能力。去年,IBM以 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红帽,提升自身混合云能力。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称,IBM的主要关注点与其他公司略有不同,IBM仍在托管私有云服务市场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另一桩收购交易中,微软斥资75亿美元收购GitHub,交易达成后,微软可以将GitHub与 Azure联系更加紧密,向更多开发者「宣传」云服务。有消息称,Google曾对两桩收购都有意向,不过最终失之交臂。

全球公有云市场上,Google向前追赶亚马逊和微软,又要时刻担心计划超车的IBM和阿里云。「我们还会继续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扩展上投资。」Pichai补充道,这对Google的搜索业务以及云业务都很重要。面对云计算未来的广阔市场,Google不计成本,孤注一掷。

标签:

作者: 沈知涵

来源: 极客公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