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软银加持“印度版平安好医生”O2O医疗平台
2018年,网络金融初创PolicyBazaar从软银远景基金筹得2亿多美元,成功登上头条。SoftBank 通过参与本次投资,牵头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远程医疗项目,而该项目是以在中国试水成功的平安好医生为蓝本的。
2018年6月,网络金融初创PolicyBazaar从软银远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筹得2亿多美元,成功登上新闻头条。有趣的是,SoftBank通过参与本次投资,牵头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远程医疗项目,而该项目是以在中国试水成功的平安好医生为蓝本的。
据媒体报道,SoftBank Vision Fund去年领投了中国最大的私营保险公司――平安保险集团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了O2O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的上市前融资。
在PolicyBazaar获得融资后,其母公司EtechAces Marketing and Consulting于2018年8月推出了O2O医疗平台Docprime。我们来看看该公司计划如何在印度复制、甚至超越平安好医生的成功。
Docprime目前主要关注两大垂直领域――在线医生咨询和诊所管理(包括医疗记录的数字化)――两者均以平安好医生的模式为蓝本。事实上,Docprime内部人士表示,为了搞懂平安模式以及如何在印度复制这种模式,PolicyBazaar团队在平台推出之前和平安团队进行过多轮会议。
如果不进行本地化,在印度推行来自国外的商业模式几乎不可能成功。Docprime首席执行官兼PolicyBazaar前首席技术官Ashish Gupta肯定了这一观点,他表示,印度的医疗保健市场非常分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非常本地化。
“Docprime希望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来打破现有模式,并创造可以让参与者发挥自身优势的生态系统。”
对Docprime而言,其B2B部门(诊所管理平台)将保持较高的战略价值。该平台在现阶段是一个排队管理系统,Ashish表示,这一功能将在本季度(在2019年3月结束)继续保持不变。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该平台将发展成为完备的、融合了数字化用户医疗记录的管理系统。
“目前,医生缺少将医疗记录数字化的动力,”Ashish在谈到为何Docprime认为该垂直业务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日时表示。但他断言,用户反馈很快会成为医疗专业人士推进数字化的动力。
Ashish认为排队管理系统能立刻为用户带来价值。“现在,做一例体检需要将近四个小时。通过排队管理,我们可以将完成整个流程的时间缩短到30分钟。”这意味着医院可以在没有额外资本支出的情况下服务更多用户。
Ashish表示,Docprime也在对医院的数字化流程进行实验。比如,操作员在发送报告进行打印时,可以选择在发送到实体打印机的同时将报告发送至Docprime“打印机”,后者实际上就是将报告保存到云端,方便后续调用。
已经有多家初创公司在致力于医疗记录的数字化,比如PolyClinic和 DRiefcase。Ashish说,医疗记录实现数字化后,诊所将能够使用Docprime平台跟踪病情和推荐就诊,使医疗保健成为一种可重复购买的产品,而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一次性交易。
Docprime也在积极推进其在线咨询业务。印度这一领域的竞争激烈,Practo、Lybrate、DocsApp和 mfine等多家公司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而Docprime尝试用免费服务脱颖而出。
Ashish说,Docprime将在线咨询业务定位为“免费家庭医生”。
“当人们有与健康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有一个可以去咨询的平台。而如果这个平台是免费的,还不需要人们亲自上医院,它会很容易培养用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
平安好医生在其“家庭医生”功能中提供类似的在线咨询和医院转诊服务。好医生的这部分服务中还包括了一个以人工智能为辅助的内部医疗团队,目前Docprime也在尝试推出类似的服务。
Ashish表示Docprime有100名签约医生;在人工智能引擎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提供更迅速的无缝对接的咨询。而其它的印度医疗初创企业通常只是提供一个市场平台,邀请外部医生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我们意识到,平台一旦使用外部医生,就无法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因为这些医生不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训练,但每位外部医生却会以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这款App。此外,服务患者的成本永远都降不下来,除非平台迫使医生降低收费,”Ashish在解释为何Docprime选择放弃遵循这一模式时说道。
Docprime可以通过限制签约医生的数量来控制成本。该公司计划将签约医生总数限制在100人。Ashish说,目前,人均咨询费用不到100卢比(约合1.44美元),预计将降至30卢比(约合0.43美元)以下。Docprime声称,今年2月共接待了近100万名独立访客,此外还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App。
与平安好医生的垂直医疗一样,Docprime也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AI)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
一旦客户开始说话并提供疾病详情,Docprime的 NLP引擎就会识别患者的问题所在,并在对症状进行基本分析的同时向客户询问更多详细信息。随后,系统会将症状列表发送给医生,然后医生便可以为患者提供咨询。
Ashish说,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系统可以自动填写处方,并在医生复核后将处方发送给客户。在任何阶段,医生都可能会向患者提出新的问题,修改处方,甚至要求患者咨询某位专家。
在中国,平安好医生甚至在尝试推出使用人工智能的无人诊所。无人诊所又被称为人工智能医生,其作用是收集病历并提供诊断计划,然后将诊断计划传达给专家顾问。
目前,Docprime在线咨询上近40%的信息都是自动处理并由机器人生成。该平台计划到7月份时,让80%的信息实现自动化。
Ashish补充说,随着在线咨询的发展,线下的预约挂号也会增加。他认为,每三到四次网上咨询可以转换为一次预约挂号。
Docprime表示,一旦NLP和 AI算法达到相应的成熟度,新的使用场景,包括随访、续药和其他功能都可以自动触发。Ashish还认为,NLP甚至可以在会诊期间向医生建议提哪些问题,使整个咨询流程更加顺畅。
海德拉巴的eKincare和班加罗尔的mfine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为用户提供健康指导。
9月份,Docprime从母公司PolicyBazaar Group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
迄今为止,Docprime一直专注于开发后端基础设施,以及扩展其平台上的医生和医疗服务供应商网络。目前,Docprime表示平台上已入驻了来自250家医院和9000家诊所的25000名医生,还有遍布印度34个城市的5000个实验室。
Ashish说,平台上每天还会有近100名医生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Docprime也在向PolicyBazaar学习,寻求与大型医疗机构开展合作。
“必须要让顶尖品牌加入我们,这一直是PolicyBazaar的经营之道,”Ashish说。
他补充说,Docprime和一些机构的合作谈判已进行到最后阶段。本季度,预计4至5家大型医疗连锁机构以及7家知名专科医院将会入驻Docprime平台。
Ashish还表示,目前,Docprime不打算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而是让医生和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在平台上提供专业服务。“推出我们自己的产品将对产业生态系统形成反作用,”他补充道。
尽管在线咨询越来越普及,但预约挂号仍然是Docprime收入的核心。Docprime希望发掘三项活跃的收入来源,包括线下服务预约、公司套餐和年度会员套餐。
Ashish表示,到院咨询的平均消费(包括检测项目)在500卢比(约合7.2美元)左右,预计今年5月将推出年度会员套餐。该模式也是以平安好医生为蓝本。会员产品将涵盖咨询和检测费用,但会有一定的金额上限。Ashish说:
“我们推出会员产品,是希望让印度成为一个主动(关注健康状况)而非被动(有病才看病)的医疗保健市场。如果我们能撬动销量,那么印度的医疗保健成本就会降下来。目前,大多数人都是生了病才去看医生。”
在公司套餐方面,Docprime已经开始在与一些中型企业进行试水。医疗旅游也被Docprime视为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一块的平均消费要高得多。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寻找这一领域的合作机会。
虽然Docprime一直在追随平安好医生的脚步,但它会不会像印度同行那样引入线上医疗商店、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和药品配送等模式,也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最后,Docprime是否会涉足平安好医生模式的关键领域――保健项目(或预防性保健)――还有待观察。
这并不是SoftBank首次将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经验运用到印度市场上。支付界“独角兽”Paytm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经常有人提到Paytm是在复制阿里巴巴的模式。
注:文/赵小纯,出处:36氪,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