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增速放缓 商家撤离:美团外卖怎么了?
作为美团的明星业务,美团外卖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上可谓至关重要,增长速度的放缓不免令投资人担忧,加之此前曝出的因上调佣金导致商家逃离,美团外卖到底怎么了?
2018年底,王兴曾在饭否上发了一个段子: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对于美团来说,未来尚未可知,但是2019年开年似乎却并不顺利。
3月11日,美团点评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美团点评2018年Q4营收198.03亿元,同比增长89%,全年营收652.27亿元,同比增长92.3%。2018年全年亏损1154.93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85.17亿元,同比增长198.6%。
财报一经发出,美团股价当天一度超跌11%。在披露的财报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信息之一莫过于美团外卖的增速放缓。作为美团的明星业务,美团外卖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上可谓至关重要,增长速度的放缓不免令投资人担忧,加之此前曝出的因上调佣金导致商家逃离,美团外卖到底怎么了?
根据美团披露的财报显示,2018年,美团点评全年外卖业务的总交易金额达2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3%;2016年和2017年,美团点评外卖业务的增速分别是148.1%和342.2%。相较于前两年,增速明显减缓。
此外,2018年美团点评外卖交易笔数的增速也明显放缓:2018年美团点评交易笔数增长56.3%,而2016年和2017年,美团点评的笔数分别增长148.8%和158%。
如果说2018年美团外卖业务的交易笔数、交易金额的增长速度均有所下滑,这主要是因为业务基数变大之后增速变缓,属正常情况。但如果将201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与全年对比,问题就随之出现。
根据智通财经统计的2016-2018年以来以及2018年第四季度美团点评外卖点餐业务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第四季度,外卖点餐业务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平均每笔交易金额、收入的同比增速均低于2018年全年水平。
其中,交易笔数增速为35.3%,而全年为56.3%,交易金额增速为40.6%,低于全年的65.3%,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43.78元,低于全年的44.24元,收入增速为66.15%,低于全年的81.37%。拉低全年水平的,除了增速还有毛利率,2018年的毛利率为13.8%,而四季度仅有13.4%。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的变现率为13.7%,高于全年的13.5%,但低于三季度的14%。因此,四季度的变现率虽高于全年水平,但较三季度有所下滑,美团公司方面解释为竞争加剧及宏观经济扭转导致补贴增加。
对于该解释,智通财经认为外部市场确实对外卖业务有所影响,即平均每笔交易金额在四季度有所回落,低于全年水平,这就说明用户有意缩减开支;但重点在于,第四季度的交易金额增速低于全年增速的同时,变现率却高于全年水平,这是因为美团点评提高了佣金抽成的比例,“强行”提升了变现率。
而美团佣金抽成的提高,也正是导致近阶段外卖商家怨声载道甚至“逃离”的主要原因。
根据自媒体燃次元报道,2019年元旦刚过,大批美团外卖商户反馈,在续签新合同之后,美团外卖的平台服务费再次提高,有地区甚至突破20%之多,这让许多餐饮商家无利可赚,只能关店撤离。不愿认输的商家则走上了自救道路,绕过平台发放订餐卡、提高外卖价格、推出组合式套餐,以及催生作坊式外卖。
美团外卖提升佣金,对于盈利能力一般或者比较差的商家而言,可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通常来讲,餐饮行业的毛利率是60%左右(除掉40%的食材成本),扣除20%房租成本,再扣除15%-20%人工成本,这样下来纯利润也就25%左右。这样粗略推算,20%会是外卖抽佣的上限。
美团外卖没有从商家角度出发为商家赋能,而是为了快速商业化,通过提升佣金一再挑战商家的底线,对于商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数据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2018年上半年时,交易用户数目同比增30%,活跃商家数目同比增51.6%;但对比全年,交易用户数目增速为29.3%,说明交易用户稳定增长,而活跃商家数目增速下滑近20个点至32.1%,即在2018年下半年时,活跃商家数目增速大幅下滑,拉低了全年的活跃商家增速水平。商家增速下滑后,导致了四季度的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增速均远低于全年水平。
对于平台型公司而言,平台上的商家和平台是唇亡齿寒,如果平台杀鸡取卵,将商家作为榨取价值的对象,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美团外卖因商业化的加快导致业务规模增速变缓,这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深层次分析,上调佣金对于美团外卖而言,也实属“迫不得已”。美团外卖不仅是美团目前最为核心的业务,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业务。
一半压力来自外部。阿里内部整合口碑和饿了么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主要对标的就是美团的餐饮外卖。2019年以来,不少创业公司都进行了人员缩减,但饿了么却宣布要大规模招聘,这意味着,美团外卖与饿了么的竞争将加剧。据媒体报道,过去3个月,饿了么和口碑已经新招超过6000名员工,其中饿了么超过2000名员工,口碑则净增超过4000人城市业务团队。6000名新招员工岗位涵盖商户服务、产品研发、配送管理等方面。
另一半的压力则来自美团内部。目前美团的收入主要来自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三个部分。聚焦到细分业务来看,2018年美团的主体业务――餐饮外卖与到店及酒旅业务合并实现盈利。虽然主营业务实现盈利,新业务营收同比增幅超过400%,但是美团2018年依然保持着亏损状态,特别是调整前的数据。美团方面表示上述亏损主要是受收购摩拜、发展出行等新业务持续投入的影响。
根据公开报道,美团点评累计融资额在800亿左右,可以粗略推算目前美团可接受的市值下限大概在1000亿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数目,恐怕王兴就坐不住了。回看美团的市值,从上市到现在已经跌了30%左右,而且上市后披露的财报,都是大幅亏损,如果再不做点什么,这么大的市值,单讲故事恐怕难以支撑。因此为保市值,美团在努力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从收共享单车、做酒店、做打车等大规模多元化扩张就可以看出。
但是事与愿违,新业务不但没有提升市值,反而成为2018年美团最大的亏损来源,这也就倒逼美团加速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的商业变现,以保财报数据好看;而上调餐饮外卖的佣金比例,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短期内“粉饰”数据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共同维护,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外卖市场依然大有可为,然而过早的薅羊毛、割韭菜,伤害的不止是平台商家,更是整个行业的生态。
2018下半年,王兴对美团进行了新一轮组织升级,将在战略上聚焦Food+Platform,表示以“吃”为核心,苦练基本功,建设生活服务业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多层次科技服务平台。但是对于美团而言,当下最需要做的不是讲故事、重财报,而应该真正走进一线,聆听平台商家的心声,帮助他们更好的经营。
注:文/O2O商学院,出处:新芽NewSeed,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