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顺心不“顺”乌托邦式管理成“槽点”
按照现有的预期,鉴于品牌的定位不同,顺心捷达的未来也只能在末端上补全顺丰快运,市场上最好的“肉”很难吃得到。
“信仰”能不能包治百病? 至少在快运这个行业,顺心捷达在短时期内完成了全国布网,很多加盟商凭借着对于顺丰背书的无限信任,加入到了这个平台。
截止到2018年底,顺心捷达完成了常规日均货量5000吨,拿到了全国网络型快运的入场券。如今,在面临2019年一线快运品牌开始“AII IN电商”的节奏下,顺心捷达能否一路高歌猛进?
星级评定制度“夭折”
在顺心最初的加盟招商会上,顺心捷达平台所提出的“星级评定”和“以奖代罚”的全新理念,颠覆了以往平台的固有管理模式,获得了诸多潜在加盟商甚至同行平台加盟商的一致赞许。然而这一“乌托邦”式的理想管理方式,并没有在顺心现有的管理制度实施下去,罚款现已成为诸多顺心加盟商的“槽点”之一。
远郊网点亏损成难题
这一问题不只是在顺心捷达这一网络中存在,然而由于老牌加盟网络拥有较为成熟的网络和较为客观的货量基础,通过中心和远郊网点的相互调剂一定程度了弥补了远郊网店的亏损。很显然,日均五六千吨这一曾经全国网络门槛指标,在现有普遍要求网络下沉的大背景下,并不能满足现有网点的生存需求,一个乡镇日均不足一票货,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品质和利益的较量一直未停止,归根结底还是体量太小。
顺心捷达最新乡镇加收标准
顺丰背书是否包治百病
2019年2月28日,顺心迎来了自创始以来最大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人员的变动,来自顺丰的人员直接入主顺心,并开始了一系列顺心捷达和顺丰快运的融合。现在来说这样一场融合是否有效果还为时过早,但是很明显的顺丰品牌的融入并不能给顺心捷达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最近一则关于顺丰快运与顺心捷达“恶意抢货”的仲裁规定更是将彻底给顺心捷达加盟商浇了一盆凉水。
顺丰快运与顺心捷达争议解决方案
此外,顺丰的背书没有给刚刚起网的顺心捷达太多的硬件支持,价格战这一利器从一开始就没有成为顺心加盟商的利器,时效慢、结算价格高、网点覆盖密度低成为顺心加盟商的重大“软肋”。按照现有的预期,鉴于品牌的定位不同,顺心捷达的未来也只能在末端上补全顺丰快运,市场上最好的“肉”很难吃得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然,作为背书存在的顺丰也不可能看着顺心捷达一步步沉沦,强势入盘给予还处于萌芽成长阶段的顺心助力,但是真正成长的力量从来都不是来自外部。顺心的管理层必须依据现有网络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走出一条特色的道路,才能在2019快运江湖中杀出一条血路,前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注:文/归不归,出处:微快运,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