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产业互联网发展 照搬BAT的经验就错了
三个产业的互联网化的基础是数字化,各类数据采集设备、各类自动化装备、各类数字化设计仿真工具是产业互联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大家好。每周四晚上8.30我会跟大家分享透明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的规律和认识。今天我讨论的话题是《谈产业互联网的规律》,非常感谢大家参与我的直播活动。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黄滨,江湖人称“易流黄老师”,2006开始进入到物流行业,一直给物流行业提供物流信息化服务,围绕物流行业做研究,但是我本来的专业是飞机发动机,跟物流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读飞机发动机专业的好处是一个严谨的工科专业,使我养成了严谨的工科思维,我对一些事物会认真仔细的思考,不会信口开河。
我从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快二十年,一直在从事企业信息化服务,对互联网认识是从1992年开始,当时还在上大学,学校请了一个教授做美国网络发展现状的报告,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网络。1995年,当时刚读研究生,微软的中国总裁杜家滨到学校作报告,他当时就说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企业都会做一个网页,不管是IBM这样的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做个网页放在互联网让人感觉是一样的。
我从2006创业开始,这11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实践物流行业互联网结合的规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互联网和产业的结合,产业互联网是我过去这些年深入思考研究的领域,我也正式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互联网+物流导航》
我为什么会讲这个话题?去年我在全国做了50多场公开课,探讨物流行业的互联网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的企业家,我充分感受到了互联网化这件事情对实体产业的人带来的焦虑和冲击。第二个感触是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来,互联网+这个词好像被中央领导加持了一样,这个词突然就如火如荼,非常的火爆,各地政府写的工作材料,包括招商计划,很多行业的主管部门都会加上互联网+这个词,各类的+,好像现在不提互联网+就落伍了一样。但是怎么去互联网+?互联网+这个事情怎么去理解?其实是众说纷纭,而且现在有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提到互联网+,就是百度、阿里、腾讯,认为百度、阿里、腾讯的成功,可以复制到产业互联网领域,想当然的认为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成功规律可以跟互联网+的规律一致起来。实际上根据我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这里有很大的不一样,我想借这个机会,把我的想法分享一下。
接下来讲我分享的内容,产业互联网+的认识。首先我给大家区分一下定义传统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或互联网+。
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服务大众,以游戏、及时通信、网购为主的互联网,我们认为他叫传统互联网。互联网+或产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和具体产业深度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来改造特定产业,提高产业的运行效率。所以你会发现产业互联网的面是非常广泛的,有医疗和互联网的结合,有汽车制造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有铁路运营和互联网的结合,有物流运输和互联网的结合,还有家电的这种互联网结合,还有餐饮和互联网的结合等等。
我建议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具体的产业,我们千万不要头脑发慌,觉得被互联网颠覆掉了,特别是我们很多这种传统的互联网,像BAT这种投资类的公司,把自己包装成野蛮人,他们认为传统的互联网思维可以用到产业领域,进而说要颠覆这个行业等等。我的观点是,产业领域里大家不要担忧,这里头有巨大的差别,我们产业领域的人不要被互联网所牵制,它是颠覆不了你的,你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去改造自己,所以一定程度汽车互联网还是汽车,不可能有了互联网+汽车,汽车这个概念就没有了,这是不可能的。餐饮和互联网的结合,也不可能说菜的品质不重要,反正互联网吹牛B厉害,前几年有几个品牌搞什么牛腩、肉夹馍,好像跟互联网结合了他有多么了不起了,但是餐饮的核心还是菜的品质,互联网充其量在餐饮可以起到引流、评价、订餐等等辅助型的,核心还是菜品的品质,所以会发现有些人喜欢找当地的小食店品尝美味,最重要的是我们吃非常地道的菜,这点希望大家建立起来。在互联网+的认识里,华为的任正非,他讲了一句非常朴素的话,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被我们广大的产业领域的人来充分的理解,他讲到“不要有那么多的互联网思维,首先磨豆腐的你把豆子磨好,豆腐还必须是豆腐”。
我认为我们搞具体产业的人要清醒。实际上在BAT传统的互联网里面,仔细研究会发现他缺乏认识,BAT这种传统的互联网对产业的规律认识是不够全面的。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腾讯的财报,现在是几千亿美金的世界级牛逼公司,这是毫无疑义的。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在过去取的成功就能复制到产业互联网里面,腾讯财报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网络游戏,还有一种说法说腾讯收入是二三线城市在养着一线城市,这个说法的道理在于一线的人很忙,高端的人士用微信,但是从来没有付费。二三线的留守儿童整天在打游戏,他的模式是这样的。
百度的财报主要收入来自竞价排名,他和产业的关系其实也不大。阿里的财报主要收入来自于互联网广告和天猫网购流量的抽成,当然相当于帮助卖东西,处在零售环节,多少和产业有些关系。你会发现腾讯、百度是纯粹的虚拟化经济,他实质上跟具体产业的关联度非常低,他的运作规律要跟具体产业结合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我希望把这个清醒的认识起来。
BAT这种我们叫做传统的互联网,我们产业界的互联网我们叫做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他的规律和具体产业特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理解这个东西,我把产业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方面做个深入的研究,我个人总结10个不同的观点。
第一个不一样,面向的客户不一样。产业互联网面对的是组织客户,传统的互联网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这个仔细观察一下。
然后产业互联网面对的是个性化的产业场景,传统互联网面对的是大众化的场景。例如,适合医疗行业的产业应用,适合汽车行业的应用,适合铁路的产业互联网应用,绝对是相互之间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你会发现,微信这个应用,大众化的场景,一个微信,QQ几亿人在用。
产业互联网应用的门槛高,因为你要介入到产业规律里,你对产业不了解,你没有办法去做,门槛比较高。但是,你会发现,所有的传统互联网应用,初期的门槛非常低,随着用户增多,门槛才在提高,他的门槛在用户数量上,而不是他的模式上。
产业互联网决策流程长,涉及到的流程、关系很长复杂。而传统互联网流程很短,关系很简单,用还是不用,解决什么问题,显而易见。
产业互联网是链接特定的产业要素为基础。而传统互联网是链接网民为基础。比如,医疗行业的产业,产业要素包括医疗设备、医生、医药等等;而传统互联网,你只要接入互联网,能上网,就被链接。
产业的应用扩散起来非常缓慢,而传统应用一旦模式走通,可以病毒式扩散。
产业应用来讲,一旦植入到产业里面,粘性非常强,一般来讲不太容易被替换,除非你有革命性的新东西出现。传统的互联网粘性非常低,一旦有新的东西出现,很快就会被替代,比如雷军出了米聊,腾讯做了微信,腾讯就非常紧张,如果米聊早一点成气候,就没有微信了。当然微信因为他的QQ的背景成的几率更大一些。
传统互联网讲求的是用户数,是用户基数,具体每一个用户的贡献不重要,只要有用户数,就有价值。但这个在产业领域,用户数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资源,是你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究竟资源谁控制,控制在哪个环节,这个最重要。
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用户和客户是分离的,用户是具体用产业和服务的人,而客户是为这个产品付费,决定用户使用哪家产品的人。决策的人不用,用的人不决策。但是一般的互联网产品,客户和用户是一体的,就像滴滴打车,打车的人既是客户也是用户,自己决策用不用。但把这种模式套到产业领域就不灵了。因为用的人和决策的人不是同一个人,这是最大的差异。
产业互联网的目的是提升整个产业系统的运作效率。而传统互联网解决的是生活中的不方面――痛点。例如外卖订餐,是解决懒的问题。
上面是我总结的理解传统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10个不一样。我建议有兴趣的朋友仔细推敲推敲。
为便于理解,我举三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产业互联网的不同:
一个是汽车制造产业的互联网+道路;一个是医疗产业的互联网+道路;一个是物流产业的互联网+道路。
2014年,有个汽车制造厂请我去给他的企业做互联网+的报告,给他的战略规划部的领导做报告,最后我发现,三年过去了,他们并没有什么大的行动和变化,我觉得汽车制造产业的互联网+道路有两条路径:一个来自汽车本身,智能化和无人化。这个趋势已经可以看见。例如电动化,无人驾驶汽车,从政府层面立法,2030年,欧洲开始禁售燃油汽车,全面的电动化。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些都是基于汽车本身的发展路径。
第二个路径,对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互联网介入。就是从制造、销售、运维的整个生命周期,互联网怎么去介入,怎么通过互联网把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纳入管理。这是汽车产业互联网化的重点。
我认为,这条路径有几个关键环节:
1.数字化的概念阶段。
2.汽车的实体制造阶段。
3.市场投放,消费者互动阶段。
4.车辆使用周期运维数据互动阶段。
先看数字化的概念阶段。这里面包括数字化的设计,数字化的虚拟实验,数字化的虚拟制造。数字化设计,是指通过互联网让种子用户介入,例如针对50岁左右男士的越野车,提前找到这些人,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喜好,让他们介入到设计环节,进行数字化的设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专家团队与我们的种子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很好的互动,用户可以反馈对车辆设计最直接的感受。
数字化的设计之后,是数字化的虚拟实验。让这个车在不同的数字模拟实验环境中去测试它。
数字化的虚拟制造,我们可以把整个工艺过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采用虚拟的方式制造出车辆。如果这个阶段完成后,大家满意,就可以进入汽车的实体制造阶段了。
实体制造阶段
这个阶段对互联网的应用,是整个环节的全自动化。
放市场阶段。
就是营销。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加快速的找到精准用户,与客户进行互动。你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大数据的分析,知道用户的收入等级,对车的品牌要求,更加精准的去锁定用户群体,精准销售。
就是改变以前车卖出去后,主机厂几乎不知道汽车的使用情况。但是,将来,随着车辆的接入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之后,车上有很多的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的采集车辆使用信息,实现与车辆使用过程的互动和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对于车厂来说,可以拿到第一手的车辆使用数据,回过头来可以优化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享受更多的增值服务,降低使用成本。总结来说,就是从设计手段到制造手段的全面数字化。
第二个:医疗产业的互联网化道路
现在,许多做个APP,做网上挂号,网上支付等认为医疗是互联网方向,我认为是及其错误的。
我认为,真正的医疗产业的互联网化,核心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深度的介入医疗过程,来解放医生,提高健康水平。
具体来说,数字化的医疗互联网,首先要实现各类检测设备结果的充分数字化和格式标准化。例如说ct,核磁共振、x光机等等检测设备的数据格式要统一标准。无论是哪个厂家、供应商的医疗设备,都给出相同格式的数据报告,可以很容易的查看和编辑,现在的问题是每家都是自己的标准。数据无法进行很好的沟通。现在需要有人来做这个中间层,把这些设备厂家的格式统一化,或者说转换成统一格式。
第三个,是病例的数字化。每一个人的病例都要数字化,每一次诊断、治疗记录都有清晰完备的数字化记录。
这两个工作做好之后,提炼数字化的诊疗方案,形成诊疗专家系统。这样做了以后,每一个人感觉不舒服,首先登陆到专家系统去进行病例描述,整个专家系统再根据大量的病例大数据去进行匹配治疗方案,是药物指导,还是推荐针对性体检,还是进一步医生干预等等。只有等到系统告知你需要去请专家干预,才去专门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治疗。这才是把对医疗资源的分级处理,这才是医疗互联网化的正确道路。这里蕴含一个机会:谁能够改一个产品出来,能够把GE、通用、西门子几家的医疗设备数据标准化,这是一个机会。
说到底,就是通过互联网处理数据,形成人工智能的方法给人治病,同时积累人的病例数据,这样人工智能看病的能力不断循环提高,最后达到得人治病的分流,达到大部分常见病通过系统诊断,疑难杂症再去请教专家,这样降低医务人员的压力,降低医疗成本。
第四个: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
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系统效率。说到底,就是最大可能一次性把货物运到最终目的地。怎么做?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先有货源信息的互动,最后才有实物的搬运。这个实现的基础是物流全要素的透明连接。通过物流全要素的透明连接,实现物流整个过程的透明,实现物流环节的高效衔接和产业之间的高效协同。这是物流领域的互联网道路。
所以,总结一下,三个产业的互联网化的基础是数字化,各类数据采集设备、各类自动化装备、各类数字化设计仿真工具是产业互联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产业互联网化的基础。但这些东西与我们关注的BAT所涉及的东西差距太大。所以,产业互联网的规律,去简单套用BAT的成功经验模式,基本行不通。
BAT模式基本上都来自美国,他们基本上没有原始创新,他们能发展起来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网民的基数大,但是他们对产业规律性、前瞻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比如他们赚钱后投资的是外卖,投资的是商业模式,而不去投资重要的产业基础架构。
相比,谷歌成功后,去投资黑科技,比如谷歌投资的机器狗,踹不到,这里头有复杂的控制、自适应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去投资安卓,这改变了移动智能终端的格局。亚马逊在投资云计算、KIVA机器人等等。他们在投资这些。而我们BAT投资的是商业模式。其实商业模式是虚的,没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商业模式无从谈起。我们看一下,所有伟大的进步,都是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产生的。
对产业前瞻思考上,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孙正义。他20年以前,孙正义意识到,网络基础成熟后,网络应用必将爆发,所以投资了阿里和雅虎。20年后的今天,孙正义,认为未来是产业互联网的阶段,是物物互联的时代,这需要大量的芯片和器件的智能化,所以他投资了英国的ARM公司,ARM是芯片设计的架构公司,这家公司构建了未来物联网时代的技术架构,他投资的是产业基础。
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充分发挥国家的力量,在国家层面扶持产业互联网的基础建设。
我做物流互联网应用,我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有足够多的便宜的、可靠的器件来采集物流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科技部、农业部问我们,你们能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吗?我说,理论上,技术上都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相应的器件设备,采集物流全过程需要的信息。而这些,个体企业几乎没有办法解决,只有国家出面。
比如,我们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被西门子,施耐德、欧姆龙所把持,我们自己没有,这意味着我们产业的数据被这些企业拿走了。我们现在进口的高端的数控机床,上面被厂家安装定位,不允许你随意挪动,这样我们被卡脖子。所以,这部分投入也应该是国家行动。
比如说,汽车产业,数字化的仿真,你不需要再去做风洞实验,你只需要数字化仿真即可,但这些仿真软件系统很多都是老外的,我们能不能让我们的科研人员从底层开始,研发我们的产业基础技术,这也是国家行为。
而真正的应用层次的互联网+,交给市场就行。
总结:百度、阿里腾讯BAT曾今的成功经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对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借鉴意义是有限。我们产业领域的人需要有充分的自信和足够的思考,结合自己特定产业的规律充分利用互联网走出自己的互联网+道路。
我希望的我们分享能够启发到你,谢谢,今天就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