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2月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实现营业收入316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4位。在全省工业40个大类行业中,26
【亿邦动力讯】04月18日,亿邦动力获悉,陕西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实现营业收入316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4位。在全省工业40个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个行业同比下降。其中,能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6.4亿元,同比下降0.2%;非能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0.1亿元,同比增长2.3%。
一、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9.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8%,比全国平均增速低9.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9位。在全省工业40个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个行业同比下降。其中,能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47.4亿元,同比下降30.3%。受我省神木市百吉矿业李家沟煤矿“1?12”重大事故影响,我省辖区内大部分煤矿停产整顿,因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3%,下拉全省利润总额增速12.7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2.5亿元,同比下降13.3%。受国家政策影响,政府补贴减少,使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4.9%,下拉全省利润总额增速3.2个百分点。
二、规上工业企业亏损加剧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13户,亏损企业1563户,同比增长4.2%,比去年年底增加753户;亏损面23.6%,比去年年底增长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8.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去年年底增长3.8个百分点。
三、规上工业企业成本上升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0.1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2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07元。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8.2%,比去年同期减少2.7个百分点。
此外,陕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1-2月,陕西内生动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条件夯实积累,对外贸易增速由负转正,利用外资增长迅猛,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一、陕西外贸进出口增速回升
据西安海关统计,1-2月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75.0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7%。其中,出口额324.42亿元,下降5.13%,出口降幅环比收窄6.6个百分点;进口额250.63亿元,增长17.9%;实现贸易顺差73.8亿元。
2月,全省进出口总值267.65亿元,增长9.4%。前两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81.8亿元,增长15.8%,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6.4%。其中,出口203.2亿元,增长1.9%;进口178.6亿元,增长37%。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122.3亿元,下降18.1%。
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稳定,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
1-2月,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额381.83亿元,增长15.8%,总量占进出口总额的66.4%。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203.2亿元,增长1.9%,进口额178.63亿元,增长37.1%;加工贸易实现顺差24.57亿元。
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22.26亿元,下降18.1%,总量占进出口总额的21.3%,其中,出口额72.87亿元,下降15.6%;进口额49.4亿元,下降21.6%;一般贸易实现顺差23.47亿元。
2、外资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民营、国有企业进出口有所下降
1-2月,全省外资企业进出口406.3亿元,增长12%,占进出口总额的70.7%;私营企业进出口123.8亿元,下降4.4%,占进出口总额的21.5%;国有企业进出口44.7亿元,下降27.8%,占进出口总额的7.8%。
3、台湾地区以高增长及总量跃居首位
台湾地区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为164.75亿元,增长81.1%,占进出口总额的28.6%。其中,出口额42.61亿元,增长215.6%,进口额122.15亿元,增长57.5%;实现贸易逆差79.54亿元。
韩国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94.93亿元,下降14.5%,占进出口总额的16.5%。其中,出口额45.6亿元,下降27%;进口额49.33亿元,增长1.5%;实现贸易逆差3.73亿元。
香港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为68.79亿元,下降26.5%,占进出口总额的12%。其中,出口额68.56亿元,下降26.7%;进口额0.22亿元,增长173.5%;实现贸易顺差68.34亿元。
美国为第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为45.22亿元,下降31.4%,占进出口总额的7.9%。其中,出口额34.95亿元,下降31.5%;进口额10.26亿元,下降31.3%;实现贸易顺差24.69亿元。
日本为第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为22.45亿元,下降3.1%,占进出口总额的3.9%。其中,出口额7.46亿元,下降14.2%;进口额14.99亿元,增长3.6%;实现贸易逆差7.53亿元。
二、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喜忧参半
1、对外投资开局不容乐观
据商务部门统计,1-2月,全省新设境外投资企业6家,实际对外直接投资4172万美元,下降69.3%;投资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加拿大、柬埔寨等地区,涉及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对外投资3124万美元,分布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和吉尔吉斯斯坦。
2、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大幅增长
1-2月,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33亿美元,下降6.7%;新签合同额1.45亿美元,增长46.4%。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456万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63.1%和10%。
3、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扩大
1-2月,全省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90人,较去年同期增加532人;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3322人,较去年同期减少570人。对外承包工程项下派出1182人,期末在外8854人;对外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08人,期末在外4468人。
三、利用外资高速倍增
1-2月,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家,增长34.6%;合同外资3.85亿美元,增长1.7倍;实际利用外资15.41亿美元,增长2倍。
四、旅游市场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1-2月,在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期间,全省各地围绕特色景区、艺术表演、非遗展演、文化下乡等方面,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假日气氛,各大景点游客明显增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持续稳步增长。据旅游部门统计,1-2月,全省接待入境游客30.4万人次,增长13.1%,国际旅游收入实现1.99亿美元,增长14%。
2019年1-2月,主要受项目施工进度加快的影响,我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速回升,施工进度加快,但新开工速度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销售市场区域分化明显;受竣工速度减缓的影响待售面积减少明显,降幅进一步扩大;到位资金在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支持下总体趋宽松。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1-2月,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228.91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2018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2个百分点。主要受项目施工进度加快影响我省房地产完成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分区域来看,1-2月全省有7个市(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2018年有所提高。其中,铜川市和杨凌示范区提高幅度最大。
二、房地产企业购地速度大幅下降
从土地购置面积来看,1-2月全省土地购置面积11.78万平方米,下降87.9%,降幅比2018全年扩大129.8个百分点,比全国1-2月平均增速下降53.8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34亿元,同比下降93.2%,降幅比2018年扩大97.7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购地速度下降明显。
三、销售面积下降明显
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90.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降幅比2018年扩大7.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3.43万平方米,下降2%,降幅比2018年扩大5.7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商品房销售额251.75亿元,增长12.5%,比2018年回落15.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217.51亿元,增长18.7%,增速比2018年回落8.1个百分点。
按用途分,全省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53.43万平方米,下降2%,降幅比2018年扩大5.7个百分点,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87.4%;办公楼销售面积9.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4%,降幅比2018年扩大83.9个百分点,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10.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3%,降幅比2018年扩大36.1个百分点,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8%;其他用房销售面积16.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6.9%,比2018年提高233.1个百分点,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5.7%。1-2月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面积增速比2018年均有所回落,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回落幅度最大。
从住宅结构看,90平方米及以下(含90平方米)普通住宅销售面积24.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6%,占住宅销售面积的9.6%;90-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普通住宅销售面积18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占住宅销售面积的72.5%;144平方米以上普通住宅销售面积45.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占住宅销售面积的17.9%。住宅中别墅、高档公寓销售面积5.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1%,占住宅销售面积的2.3%。
1-2月,144平方米及以下(含144平方米)的住宅销售面积增速比2018年有所回落,回落幅度最大的是90平方米及以下(含90平方米)普通住宅;144平方米以上普通住宅和别墅、高档公寓销售面积增速比2018年有所提高,其中高档公寓销售面积增速提高幅度最大,提高137.3个百分点。
分区域来看,全省有6个市(区)的销售面积增速比2018年有所回落。其中,铜川市回落幅度最大,降幅扩大101.6个百分点;西安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省比重61.7%,对全省销售面积增速回落影响最大。
我省商品房销售市场区域分化严重,1-2月西安市、铜川和商洛市销售增速回落幅度较大,而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和安康市增速提高的幅度较大。主要受西安市的影响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西安市1-2月比2018年回落16.6个百分点,占全省61.7%,一方面是受限购政策影响;
另一方面是2017年至今补库存市场的商品房总量增长,打破了前期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购房者观望情绪出现,市场更趋理智。区域分化部分地区销售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市场信息传导到三、四线城市需要时间,这些地区正好处于市场活跃期,加之一些全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明显优于本地房企开发的项目,促进了当地的购房热情,销售速度提高明显。
四、商品房住宅价格增长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增长
我省1-2月商品住宅价格增速虽小幅回落,但价格涨幅较大,全省住宅均价突破8千元,西安市突破万元,并且有6个市(区)的住宅价格增长超过20%,其中渭南市上涨幅度最大。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指数显示2019年2月西安市的价格同比上涨24.2%,成为70个城市中价格增长最快的。
五、施工进度加快
1-2月,房屋施工面积20762.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比2018年提高4.2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78.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9%,降幅比2018年扩大36.3个百分点。虽然新开工面积速度下降,但由于2017-2018年度的开发建设项目正处于建设高峰,拉动全省施工面积速度加快,同时成为拉动全省房地产完成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六、待售面积持续减少降幅持续扩大
从商品房竣工情况来看,2019年1-2月房屋竣工面积190.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7%,降幅比2018年扩大3.4个百分点。2019年2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686.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8%,降幅比2018年末扩大3.4个百分点,减少40.52万平方米。受竣工速度减缓的影响,我省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降幅不断扩大,降到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
分区域来看,2019年2月末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渭南市、商洛市和杨凌示范区比2018年末待售面积增速有所回落,其中,商洛市增速回落幅度最大。
七、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趋宽松
从房地产开发资金方面来看,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43.17亿元,同比增长21.6%,比2018年提高4.2个百分点。从资金构成来看,国内贷款96.11亿元,同比增长7.1%,占到位资金17.7%;
自筹资金237.73亿元,增长51.8%,占到位资金43.8%;定金及预收款135.47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到位资金的24.9%;个人按揭贷款56.82亿元,同比下降6.7%,占到位资金的10.5%;其他资金15.48亿元,同比下降5.8%,占到位资金2.8%。在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支持下,到位资金总体趋宽松。
今年全省继续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引领有效投资提质升级。1-2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全年回落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1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增速较上年全年回落28.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3%,增速提高1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7%,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17.2%,增速提高1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4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5.2%,增速提高23.5个百分点。
(一)制造业投资增速创新高
全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1%,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2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2个百分点,创2012年8月以来新高。
一是能化行业投资高速增长。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倍,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1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78.7%,拉动4.5个百分点。三星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压缩干燥空气项目二期、靖边能化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等一批高端能化项目完成投资过亿。
二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投资热点。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倍,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比亚迪年产30万辆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扩建、陕西秦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等大项目进度加快。
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3%,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1.4%,拉动2.6个百分点。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西安奕斯伟产业基地、爱生无人机产业化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
四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7%,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8.7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6.2%,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6.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下降34.3%。
(二)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全省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上年全年回落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7位。
分行业看,民间投资主要由房地产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三大行业拉动。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6%,拉动民间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3.3%,拉动5.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20.5%,拉动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63.3%、35.2%、32.7%,民间投资向交通、环保、民生等领域拓宽。
(三)基础设施投资回暖
全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42.5%,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增长22.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26.4%。
一是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速回升。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幸福林带建设工程、西安外环公路(南段)、引汉济渭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快。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高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一批农村道路油返砂整治工程、深度贫困村通村通组公路、重点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建设加快。
(四)陕北投资增长强劲
分地区看,关中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陕南地区增长6.6%,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陕北地区增长46.9%,增速提高41.7个百分点。受大型能化项目带动,陕北两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其中延安增速高达1.3倍,榆林增长26.7%。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8%,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各市(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普遍较好,特别是西安市周边的铜川、咸阳、渭南、杨凌增速分别达到1.6倍、46.6%、47.8%、88.2%,汉中、安康增速分别达到58.2%、47%。
商品房销售面积290.11万平米,同比下降1.7%,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7.6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回落,也是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商品房待售面积686.43万平米,同比下降25.8%,创2011年以来新低。
(六)生态环保投资力度不减
全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2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增长32.9%,其中以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主的生态保护业投资增长1.5倍,以水、大气、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为主的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6.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投资增长43.7%。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建设出现断档
施工项目进度较慢。1-2月受春节假期、环保整治、天气寒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施工项目或处于停工状态,或进展缓慢。全省施工项目1.07万个,其中有投资进度的项目7333个,三成以上项目无投资进度。
新开工项目偏小偏少。全省新开工项目194个,投产项目552个,项目接续不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0.1%,自去年以来持续负增长。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0.92亿元,同比下降57.8%。
(二)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去杠杆、地方债务管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和国内贷款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1-2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0.1%,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2.4%,国内贷款下降16.5%,财政和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各项应付款增长36.6%,企业债务压力加大。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