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从孔老夫子看如今的粉丝分享经济
最近个在重温孔老夫子的思想,南怀瑾老师说,佛学思想就像百货店,道家思想如药房,儒家思想则如粮食店,天天要吃,日日要用。
最近个在重温孔老夫子的思想,南怀瑾老师说,佛学思想就像百货店,道家思想如药房,儒家思想则如粮食店,天天要吃,日日要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孔老夫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KOL。孔老夫子只有粉丝数3千,但却有大V七十二枚。
孔老夫子的社会,没有CPC,没有CPS,没有直通车,也没有钻展,所有的流量都是他靠自己的硬实力获得的。
然而,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当中,孔老夫子的思想延绵数千年,是汉族代代相传的核心理想,对整个汉族文化、思想、社会、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可以说孔老夫子的粉丝是史上最强悍的粉丝群,不仅给他送腊肉,交学费,还给老师代笔“微信”,“微博”,出了’伦语’。
每一个希望自己产品传播的企业,都可以从孔子的“粉丝经济”中思考下,到底如何通过建立自己铁杆粉丝群,来获取随处可见的免费流量?
孔子一生穷苦,从事教育,曾经寂寞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汉武帝时才兴起。董仲舒弘扬空的,司马迁赞孔子,都已经时间久远了。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甚至连印刷都没有。换到今日,可能500年能缩短成1年。但是就是这个1年时间,如今很多互联网人都未必耐得住。儒家思想崛起有很多因素,政治需要也好,治国安邦之道也好,总之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内容硬”,对粉丝感染力强是核心。换句话说,你们的粉丝是谁?你如何能比你的粉丝制作出高N个级别的“硬内容”来感召她们?
孔子的课堂就是他弟子的家。品牌企业需要给自己的粉丝安个家,给他们合适的形式,其他的事情都会自由发展和演变。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细虽然不起眼,但却是个开始。
有了内容,粉丝有了个据点,接下来一步就是要激活粉丝主动分享。
孔子在这点上的召唤力深邃。他的72个大V成了他思想的主力传播力量。
联想到近期总理在谈分享经济的时候说过,分享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值得深思的几句话:
如果您没有“慧根”,就要学会“会跟”。宁可跟着明白的人糊涂的走,也不要跟着糊涂的人明白的走。
宁可在富有的朋友中暂时贫穷,也不要在贫穷的朋友中暂时富有。当有人在传统的思维里苦苦挣扎有的人已经开始了用分享经济学+倍增学原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了。
孔子思想用了500年崛起,换到今天,如果他的硬内容再加分享经济的助推器,估计3个月就可以火爆中国。什么叫分享经济,到了今天就是,一个粉丝去上孔子课的时候,主动交了1000块学费。办学机构看他每月都续费,主动跟他说,你要不成为我们合伙人吧。如何成为孔子的合伙人呢,就是你的学费我们打7折;如果有人问你去哪里学本领,你直接推荐这个学堂,你推荐的人,来这个学堂上课同样也打7折。你每推荐一个人,学堂再给500块的现金。
一到年底,这个学生发现不仅自己学费打了7折,还拿到了一笔不菲的现金奖励。对于学堂来说,一个学生,裂变成10个学生,在不付任何推广费的前提下。
一般人思维:
1元X1元=1元
老板思维:
1元X1元
=10角X10角
=100角
=10元
互联网+思维:
=100分X100分
=10000分
=100元
当有人在传统的思维里苦苦挣扎,有的人已经开始了用分享经济学+倍增学原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在奔跑了!如果孔子本人生活在当下的这个分享经济大环境下,估计也会借这个势来做这样的传播。
我常常觉得永恒于时间的学说都值得我们互联网人好好钻研,不朽于时间的必然是“天道”;“天道”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富于养料的;慢慢品出这些“天道”,结合当下的“势”,一个企业必然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做出“硬内容”,踏上今天社交电商的分享的势头,粉丝自然会开始安营扎寨,并且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布道者。
此为亿邦专栏作家文章,如需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