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似乎是真的要退出中国了,本土电商业务全部裁撤,只留Kindle、AWS和跨境三个板块。
亚马逊似乎是真的要退出中国了,本土电商业务全部裁撤,只留Kindle、AWS和跨境三个板块。
之前有和网易考拉接触,尝试合并,也就是找接盘侠,但是因为开价太高,最后谈崩了。
外媒之前也披露过,亚马逊在西雅图每年一度的年度汇报会,中国区的高管是最后发言的,而且给的时间最短,重心早已离开。
说到底,这家全球市值数一数二的公司,在中国的资产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分量了,相对而言,亚马逊中国受政策影响偏小,它的败退,主要还是因为纯粹的竞争力失利。
去年年底还在朋友圈里看到亚马逊中国的内推,引述员工的评价,都是「基本按时下班」、「偶尔加班」、「最高档公积金」、「工作气氛好」这种答案,干不过「996」的国内同行,自然不算意外。
这是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二十年来,外资企业从求职市场的香饽饽,到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再到安逸度日的养老院,最后失去高步云衢的光环,定位变化的背后,就是权势转移的过程。
另一方面,本土化是一门学问,几乎所有得以「合法」在中国经营的海外产品――比如亚马逊、领英、必应这些――在使用体验上都有种「违和感」,布局、交互、流程总是有别于主流的中文产品,适应成本很高。
这里依然不是在说孰优孰劣,而是在处理全球化的一致性和本土化的特殊性方面,2C性质的外企在华水土不服,已经成为一道魔咒了,就像很多人夸亚马逊中国的商品质量、退货政策、品牌口碑,但还真没看到几个人夸它的网站或是App好用。
倒是AWS,贸易战缓和,云计算市场的开放成为博弈筹码,如果它在中卫的投资不再是沉没成本,2B的营收是有机会创造出来的。
2007年的时候,杰夫·贝佐斯来访中国,彼时还是信心满满,在被问及如何看待eBay和雅虎这些洋和尚念不好中国经的时候,他说谢邀刚下飞机,「那是因为美国公司来到中国后,不是让中国的顾客满意,而是让他们的美国老板满意,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看吧,道理都懂,然而计划避开的坑,还是准确的一个一个栽了进去,陈年创办凡客之前就是从亚马逊出来的,对于那段职业生涯,他的总结没有任何废话:「美国人基本上不听你的。」
与此同时,亚马逊在印度的业绩亮眼太多,和沃尔玛的商场血战更是惊心动魄,据说印度裔的CEO已经是仅次于贝佐斯的二号人物,只要拿下印度市场,美国的科技巨头可能就又会多了一个棕色皮肤的接班人了。
注:文/ 阑夕,公众号: 阑夕,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