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1-3月份获嘉县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1-3月份获嘉县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亿邦动力讯】04月29日消息,河南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1-3月份获嘉县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1-3月份,获嘉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居七县市第2位,实现良好开局。
从项目看,1-3月份,全县项目投资增长2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位居七县市第5位;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位居七县市第3位。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1-3月份,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位居七县市第3位。其中,食品制造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制造业产业之一,同比增长46%;传统支柱产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891.7%。
房地产开发销售形势很好。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1050平方米,同比增长135.4%。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新开工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不足。1-3月份,全县新入库投资项目2个,较上年同期减少4个,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较上年同期下降36.7%。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6.3%,截止3月份,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仍是空白。
三、下一步建议
(一)认真排查新开工项目,做到应统尽统。各乡镇、园区要高度重视新开工项目入库工作,积极挖掘新开工入库项目的潜力,认真排查新开工项目,与发改、住建、工信、大项目办等部门搞好协作,掌握投资新开工项目动态,大小项目一起上,备足备齐应上报材料,使项目及时达到入库标准。
(二)加快项目建设,督促备案项目尽快形成工作量。各乡镇、园区各部门应督促已备案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际工作量,同时协调项目单位提前做好投资证明材料(发票、施工进度单等)的准备工作,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
此外,河南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消费潜能有效释放 存在问题需要重视
----一季度三门峡市消费品市场分析报告
一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认真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有效刺激居民消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我市内需潜力得到较好释放,社会消费持续向中高端方向迈进,但同时存在问题也需要高度重视。
一、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稳中有进开门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增速超出全省平均水平0.5百分点,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居第四位。
(二)批零住餐齐发力,四个行业增速齐头并进。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7.59亿元,增长10.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增长13.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4亿元,增长12.9%。
(三)农村市场活力强,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流通渠道得到多元化拓展,扶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零售网点不断增多,为乡村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季度,全市乡村实现零售额27.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增速高于城镇1.8个百分点。
(四)中高端商品俏销,居民消费持续升级。从限额以上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商品类值(表一)看,消费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升级类消费品高速增长。一季度21个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0.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吃、穿、用”所占比重分别为9.9%、9.5%、81.6%,居民的消费已经从“吃”和“穿”转移到“用”上,限额以上21类有零售额的商品中爱美消费、文化消费、智能消费等增长抢眼。
一季度限上商品零售类值表(表一)
一季度限上商品零售类值表(续表)
指标名称
1季度
本季增速(%)
指标名称
1季度
本季增速(%)
甲
2
6
甲
2
6
1.粮油、食品类
209134.8
11.0
1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207.0
-14.5
其中:粮油类
2637.1
-1.6
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类
8325.4
11.4
肉禽蛋类
20679.1
37.8
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
3474.8
42.5
水产品类
3364.7
-26.7
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2574.0
36.6
蔬菜类
1801.1
46.0
13.中西药品类
27408.4
17.8
干鲜果品类
415.3
24.1
其中:西药类
20397.4
8.7
2.饮料类
1972.3
-8.2
中草药及中成药类
6598.0
54.5
3.烟酒类
5148.0
3.4
14.文化办公用品类
1325.7
-1.5
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722.7
13.9
其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
421.8
-0.3
(1)服装类
4438.5
13.6
15.家具类
62.1
26.7
(2)鞋帽类
19973.3
9.4
16.通讯器材类
6125.3
124.1
(3)针纺织品类
13150.9
21.5
其中:智能手机
1641.0
46.6
5.化妆品类
3750.3
-10.9
17.煤炭及制品类
286.4
-21.4
6.金银珠宝类
3072.1
48.5
19.石油及制品类
40247.4
19.6
7.日用品类
960.5
38.5
2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738.8
18.4
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
800.9
31.3
23.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615.7
17.6
8.五金、电料类
3127.9
-19.3
24.汽车类
61870.2
15.5
9.体育、娱乐用品类
8.0
1.9
其中:新能源汽车
1919.0
781.5
其中:照相器材类
1248.0
-100.0
27.其他类
3843.8
27.6
10.书报杂志类
212.8
50.9
1.从“吃”的方面看,一季度,吃的方面依然需求旺盛,粮油类累计下降1.6%,肉禽蛋类累计增长37.8%,蔬菜类累计增长46%,干鲜果品类累计增长24.1%,从以上食品消费类别的变化看,人们在饮食结构和荤素搭配上更加科学,在追求健康饮食和提高生活品质及食品多样化方面都出现了新飞跃。
2.从“穿”的方面看,一季度,服装类、鞋帽类、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13.6%、9.4%和21.5%,日益繁荣的消费市场,服装鞋帽商品琳琅满目,床上用品、各种窗帘等花色繁多,购买渠道的多元化为居民衣着消费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农村与城镇居民在穿着上基本无异,且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时尚化,人们更加讲究着装之美和穿着舒适,更加追求家庭生活的温馨,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3.从“用”的方面看,一季度,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主要指向中高档商品、文娱类商品和精神享受型产品,爱美消费、智能消费、文化消费等消费增长抢眼,高品质、智能化、个性化产品逐步成为消费的新趋势,智能电器等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新宠”。具体表现在金银珠宝类累计增长48.5%,日用品类(主要集中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累计增长3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累计增长42.5%,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累计36.6%,中西药品类中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累计54.5%,通讯器材类累计增长124.1%,汽车类中新能源汽车累计增长7.8倍;书报杂志类累计增长50.9%。
(五)新兴业态受热捧,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下,以网上零售为主的新兴业态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营销的共有1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家;从限额以上商品类值看,一季度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263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六)其他服务业后劲足,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当前,以医疗保健、体育娱乐、旅游等为主的服务型消费蓬勃发展,其他服务业快速增长。尤其是全市旅游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我市优美的自然山水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成效明显。据旅游局统计,一季度,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6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4亿元,分别增长16.7%和18.6%。
(七)限上企业引领强,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2018年底,我市退出限上企业71家,新增限上企业99家,部分限上企业抓住机遇,加快了兼并重组和规模扩张步伐,全市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的零售额分别增长19.4%、17.9%、26.6%和22%,分别比全部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增长速度高出8.5、7.3、12.9和9.3个百分点。
二、两点隐忧
(一)限下企业占比高,转型之路比较困难。目前,我市有批发业企业5000余家,限上批发企业仅有126家,限上企业占全部批发业企业的比重仅为2.5%左右;有零售业企业近6000家,限上零售业企业198家,限上零售企业占全部零售业企业的比重为3.3%左右。从总体上看,限下批发业企业和零售业企业占比都在95%以上,占比特别大。从贸易业的总体数据看,一季度,全市限下批发业企业商品销售额增长0.8%,比限上批发业企业增速低21.2个百分点;限下零售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增长12.8%,比限上零售业企业增速低3.3个百分点。受规模和销售商品单一的局限,限下企业转型升级比较困难,而限下企业又是容纳就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如何适应消费新需求是我市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电动汽车有市场,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居民购车积极性。2019年1月,我市河南速达公司正式成为了国内第11家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认证的“双资质”纯电动车生产企业,2019年3月20日,河南省首辆自主研发、具有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轿车在三门峡市速达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下线。居民对我市新能源汽车服务设施的预期增高,激发出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一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车购买力成井喷式曝发,新能源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81.5%,这成了我市一季度零售额增长的极点,可是我市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等服务设施极度欠缺,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要,需要抓紧解决这一问题,保护居民迸发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
三、工作建议
(一)不断推进传统贸易业转型升级,焕发限下企业新活力。一要加强传统商业业态转型升级,引导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等向体验式、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加速产品及服务升级,满足高层次的市场需求。二要积极改造传统商业街区,发挥商业集聚示范作用,在硬件上综合改造整体空间布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在软件上赋予其文化传统内涵,积极谋求与旅游等产业相结合。三是积极打造社区商业服务,让城乡居民不断体验到购物的方便。四是打造多重消费热点,刺激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培育发掘新的消费热点,多点开花,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绿色消费、智能家居消费等,追踪热点品类,根据需求结构变化调整供给结构,以新供给激发新消费,紧密围绕养老、教育、娱乐、健康、旅游等相关的消费热点,升级产品及服务,推动居民就业,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二)以需求为出发点,适时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有紧迫感。汽车消费是我市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支柱之一,未来我市又是年产20万辆速达纯电动轿车的产销集散地,新能源汽车是我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率先在我市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我们应扛在肩上的责任,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必须树立起这样的紧迫感。二是抓紧规划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应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抓紧做好规划设计,以打造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勇气适时有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深圳、武汉等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积极做到保存量扩增量。三是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充分估计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根据我市的实际,适度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促进居民对新能源车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从政策、资金以及基础充电桩配套设施等多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四是布局农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汽车更新换代,根据城乡居民出行习惯及需求结构变化,推出适合车型,激发城乡汽车市场新需求。
-------------------------------------------------
2019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总体稳定,发展的质量效益有所提升。
一、全市规上工业基本运行情况
总体上看,2019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较上年同期提快1.1个百分点,较新乡市平均水平(9.1%)低0.7个百分点,位居新乡市14个县(市、区)第13位。
分行业大类看,全市25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同比增长19.0%,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4.5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2.5%,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皮革、毛皮制造业同比增长65.6%,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0.6个百分点。
分乡镇看,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个乡镇中,其中11个乡镇实现正增长,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9.6个百分点。
从新入库企业看,全市24家新入库企业同比增长69.8%,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6.1个百分点。
二、目前全市规上工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保持稳步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市传统型、资源型、高耗能企业所占比重较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是停产、负增长企业数量较多,严重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2019年一季度,因环保、市场行情等因素停产企业13家,负增长企业57家,上述企业共下拉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9.2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次相对靠后,由于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约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的70%以上,煤电、纺织、水泥等行业对资源、能源依赖性强,虽然前几年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足,供给进一步趋紧及环保指标造成的强约束力等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形势严峻。传统产业依靠低成本驱动的红利已释放殆尽,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考验,而作为保障经济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大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工业结构不优,投入产出比不高,影响工业发展效率。近年来虽然我市一直在优化产业结构,但全市煤、电、水泥、铸造、化工、炭黑等传统资源型企业比重仍然较重。而这些粗放结构行业的企业因其投入产出不高,实现增加值贡献较低,对工业贡献乏力。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投资,提高技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总是交叉出现的,目前生产企业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费用增加,减少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为此要引导企业在生产的同时,注重技术储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的升级换代,从而化解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的问题。
二是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积极配合和协调劳动部门,加强与各技工学校的对接和失地农民用工的培训,多渠道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搭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的对接平台,协调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共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前期服务工作,真正发挥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政策,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加强与各乡镇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最新政策动向,进一步完善项目储备库,为企业多渠道申报项目和争取国家资金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标志性骨干企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大项目,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我市经济实力。进一步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在建、续建项目早日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 、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好于预期,在合理区间运行。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年度目标。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90.91亿元,同比增长7.5%,居全省第16位。其中,第一产业20.55亿元,增长3.4%,居全省第1位;第二产业220.49亿元,增长7.7 %,居全省第17位;第三产业149.87亿元,增长8.3%,居全省第14位。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小麦长势良好。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38.52亿元,同比增长3.5%,居全省第1位。猪牛羊禽肉产量6.06万吨,增长10.1%;禽蛋产量7.34万吨,增长1.07%;牛奶产量0.59万吨,增长20%。3月份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日照和墒情适宜,小麦长势总体良好。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效益有所改善。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与上月持平,比全省低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3月份当月同比增长8.3%,居全省第17位。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增速较2018年加快2.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0.4%,加快3.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6%,回落10.6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比2018年回落1.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9%。
分产业看,全市“三大”主导产业合计同比增长9.7%,比2018年回落3.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及化工业增长11.3%,食品制造业增长5.1%,装备制造业增长1.8%。“三专”特色产业合计同比增长25.7%,比2018年加快11.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0.3个百分点:其中羽绒及制品业增长23.9%,现代家居增长28.4%,生物基新材料增长23.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4.7%,比2018年回落5.9个百分点。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比全省低6.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5位。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3亿元,同比减亏2.45亿元:其中盈利企业625家,盈利5.73亿元,同比增加0.25亿元,增长4.5%,亏损企业196家,亏损8.04亿元,同比减亏2.2亿元,下降21.5%。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速位次上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9%。民间投资增长6.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0.6%。
房地产投资同比2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
(四)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89亿元,增长9.8%,较2018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位。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0.84亿元,增长9.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8.05亿元,增长10.7%。农村增速高于城镇1.2个百分点。
新兴业态发展迅速。一季度,全市限上零售业无店铺零售等新兴业态较快增长。无店铺零售同比增长18.4%,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无店铺零售高于有店铺零售10个百分点, 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7.5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稳定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29亿元,增长19.8%,居全省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0亿元,增长40.0%,居全省第2位。截止3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50.43亿元,比年初增加164.20亿元,增长12.8%;各项贷款余额为922.38亿元,比年初增加 54.69亿元,增长21.1%,居全省第2位。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1%,农村上涨1.6%。调查的八大类价格均呈上涨态势:食品烟酒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6%,医疗保健类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下降。一季度,中原乙烯增加值下降25.8%,永金化工下降30.7%,新三强纺织下降49.6%,龙宇化工下降21.9%,龙丰纸业下降19.0%。3月份环保治理力度加大,关停及限产了一批环保不达标企业,全市化工企业受影响较大:全市108家化工企业,3月份停产及增速下降的企业有53家,下降面49.1%。
(二)投资项目大幅减少。一季度,全市在库投资项目182个,同比减少99个;本年新入库项目13个,同比减少30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9个,同比减少8个。
(三)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负增长。自去年8月份以来,全市工业投资已连续7个月负增长。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6.1%,其中制造业下降11.0%,食品制造业同比下降53.1%,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下降66.4%,高新技术产业同比下降51.7%。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0.6%,比全省水平低33.6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负增长。
(四)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6个百分点,较1-2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较1-2月份回落4个位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新型石化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监测,尤其是加强工业生产调度,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经济运行稳步增长。
(三)加快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促今年新开工项目尽快形成建设高潮,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