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阿里新国货计划:博物馆文创跨界实现逆生长
随着2018年包括苏州博物馆、颐和园在内的7家国内博物馆集中登陆天猫,2019年初天猫推出“新文创”计划,博物馆文创迎来了跨界“逆生长”潮。
【亿邦动力讯】5月9日消息,据悉,今年3月,苏州博物馆拿出江南四大才子这一IP,与天猫上的8款茶品牌推出春茶合作款。这一系列的茶在天猫上线首发后受到年轻用户的欢迎。
随着2018年包括苏州博物馆、颐和园在内的7家国内博物馆集中登陆天猫,2019年初天猫推出“新文创”计划,博物馆文创迎来了跨界“逆生长”潮。
天猫上的9家国内博物馆中,除去近600岁的故宫、269岁的颐和园,以及2017年出现即走红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外,其他博物馆多诞生于上世纪50到70年代。减龄玩文创跨界,跳出原先“无趣的旅游纪念品”舒适区,是之前只接触线下游客的博物馆们普遍不擅长的。
年轻用户恰好是天猫的主力消费人群。天猫的数据显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消费者普遍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拥有较强的消费力,其中19至25岁年轻人占比超过30%。年轻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本身,更关注商品背后的文化内核和个性化表达。因此如何将文创IP通过跨界来产出更为有趣的创意,满足用户对于情感和文化的诉求,成为博物馆文创获得年轻一代喜爱的关键。
与天猫合作后,博物馆开始有了数据的沉淀,原先线下的一笔生意“买完即走”,在线上变成了可沉淀、可分析、可运营的数据资产。通过天猫的消费者人群画像,爷爷辈、叔叔辈的博物馆们开始真正了解二三十岁年轻一族的喜好,在此基础上选定适合跨界的产品品类。而部分设计资源匮乏、供应链弱的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天猫解决设计师与生产商家的难题。
今年3月,《国家宝藏》和天猫推荐的20多个品牌展开跨界合作,在其“你好历史”天猫旗舰店推出了花瓣胶带、收纳盒和眼罩等多款文创新品,其中以唐朝文武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设计灵感的国家宝藏收纳袋,一天就卖出了3千件。
据了解,这些文创跨界产品在海外也有通畅的销售渠道。例如国家博物馆已经在阿里旗下的速卖通平台开设官方店,通过英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等多个国家语言向22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文创产品,向国外用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文/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