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19年4月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4月,受国内外和陕西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3月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总体看来,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严峻。
【亿邦动力讯】05月24日消息,陕西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19年4月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4月,受国内外和陕西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3月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总体看来,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严峻。
一、工业增速回落
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3%,较3月回落4.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1-4月累计增长2%,较1-3月回落0.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
能源工业增速回落。4月,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2.2%,较3月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4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下降8.9%,降幅较3月扩大2.4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7%,回落5.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回落1.6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9%,较3月加快10.2个百分点。
非能源工业增长放缓。4月,规上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较3月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4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3%,增速较3月加快4.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回落18.3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长0.6%,回落13.9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5%,回落5.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4.6%,回落8.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7%,回落9.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9.8%,降幅扩大1.5个百分点。4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3月回落8.9个百分点。
重点产品产量多数回落。4月,天然原油产量增长1.2%,较3月回落3个百分点;天然气增长9.9%,回落0.1个百分点;水泥增长8.5%,回落7.9个百分点;钢材增长24.7%,回落13.6个百分点;粗钢增长14.6%,回落22.2个百分点;汽车产量下降29.1%,回落31个百分点;原煤下降13.5%,回落1个百分点;卷烟增长16.1%,加快21.3个百分点。
利润延续下降趋势。1-3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5.6亿元,同比下降19.4%,降幅较1-2月收窄4.4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6.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5236.2亿元,增长3.9%,较1-2月加快2.6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0.3元,同比增加2.25元。亏损企业1445户,亏损面21.8%,较1-2月收窄1.8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
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较1-3月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9.2%,回落2.2个百分点。
二产投资加快。1-4月,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4%,较1-3月回落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1.5%,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5%,加快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6.9%,回落2.8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4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5%,较1-3月回落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16.35亿元,增长12%,较1-3月回落10.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923.11万平方米,下降0.4%,回落7.9个百分点。截至4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675.55万平方米,下降18.8%,降幅较3月末收窄4.9个百分点。
三、市场消费增速有所回落
4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48.46亿元,同比增长3.3%,较3月回落2.4个百分点。1-4月,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51.63亿元,同比增长4.5%,较1-3月回落0.4个百分点。
餐饮收入、商品零售增速双回落。4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6.5%,较3月回落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328.8亿元,增长3.1%,回落2.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中,汽车、石油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等多数重点商品增速回落,其中,占限上零售额比重22.9%的汽车类下降0.8%;占15.2%的石油及制品类增长0.2%,较3月回落12.6个百分点;占8.7%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7%,回落19.9个百分点;占2.1%的化妆品类下降11.7%,回落8.1个百分点。
网上零售增势平稳。4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39.26亿元,同比增长19.7%,虽较3月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6.4个百分点。
四、对外贸易缓中趋稳
1-4月,全省进出口总值1144.29亿元,同比增长4.6%,较1-3月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637.11亿元,下降4.2%,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进口额507.19亿元,增长18%,加快1.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29.92亿元。
五、财政收入增长加快
1-4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895.35亿元,同比增长7.7%,较1-3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各项税收完成716.64亿元,增长8.0%,加快0.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78.72亿元,增长6.4%,加快0.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1829.78亿元,增长12.9%,较1-3月回落3.1个百分点。
六、金融存贷增长放缓
4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286.08亿元,同比增长9.1%,较3月末回落0.2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707.8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191.01亿元,同比增长13.4%,回落1.1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599.56亿元。
七、先行指标表现各异
一是PMI继续回升。4月,陕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较3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3个月上涨。4月,陕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9%,涨幅较3月扩大0.8个百分点。购进价格上涨1.0%,回落0.9个百分点。1-4月,陕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2.6%,涨幅较1-3月扩大0.4个百分点;购进价格上涨1.4%,回落0.1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用电量增速回落。4月,全省工业用电量下降4%,较3月回落4.3个百分点;1-4月累计下降0.2%,较1-3月回落1.3个百分点。
四是CPI温和上涨。4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较3月扩大0.1个百分点;1-4月累计上涨2.3%,较1-3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减。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提振信心,保持定力,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增长、促进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确保全省经济尽快企稳回升。
此外,陕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2018年,全省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程稳步实施。水果生产整体呈现面积平稳增加、单果重量上升、优果比例增加、果品价格上涨的特点。初步核算,全年果业增加值466.2亿元,比上年增加33.7亿元,可比价下降4.7%。果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33.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一、园林水果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
全年园林水果面积1670.88万亩,比上年增长2.2%;园林水果产量1566.01万吨,下降5.7%。
二、果品主产区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
果业主产区(基地县)是果业发展主力,引领全省果业生产做大做强。苹果“北扩西进”、猕猴桃“东扩南移”发展战略成效显现。
三、果品销售情况
全年果品平均销售价格普遍上涨,果品销售顺畅。
四、果园生产投入情况
猕猴桃、柑橘、红枣的生产性投入均有所增加,苹果、梨投入下降。
五、果品生产效益情况
苹果、梨、柑桔亩均经营效益有所上升,猕猴桃、红枣收益同比下降。
六、果品出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全省企业自营出口果品33.85万吨,货值24.32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4%和9.6%。其中,鲜果出口6.57万吨,货值4.67亿元,分别下降27.5%和19.9%;苹果浓缩汁出口27.08万吨,货值19.28亿元,分别下降14.4%和6.8%;其他加工产品出口2031吨,货值3667万元,分别下降27.9%和9.3%。
注: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核定和修订常规年报相关数据方案的通知》(国统字【2018】37号)要求,我省依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对相关农业统计年报数据进行了修订,本公报数据均为修订后的数据。
-------------------------------------------------
批零企业景气明显回升 住餐企业景气略有波动
2019年一季度,在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基础上,政府“减税降费”政策为商贸企业发展持续助力,商贸流通企业经营呈现积极变化。通过对全省412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批发和零售业双指数提高明显,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略有波动。
一、批发业双指数大幅提高
一季度,批发业双指数呈迅猛上升。企业景气指数为133.1,较上季度提高9.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2.1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6,较上个季度提高12.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
(一)商品销售增速加快的企业增多
在调查的107家批发企业中,认为商品销售增速加快的企业占20.6%,较上季度提高4.6个百分点;选择商品销售增速减慢的占14.0%,较上季度回落5.8个百分点。
有22.4%的批发企业预计下季度商品销售增速比本季度加快,所占比例较上季度提高了11.1个百分点。
(二)商品销售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14.0%的批发企业认为商品销售价格比上季度上涨,占比较上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认为商品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占13.1%,占比较上季度降低了5.8个百分点。
(三)业务预订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减少
一季度,只有3.7%的批发企业接到低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较上季度回落了12.3个百分点;88.8%的批发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处于正常水平;接到高于正常水平业务预订量的企业占到7.5%,较上季度提高了5.6个百分点。
(四)企业盈利明显增多
一季度调查结果显示,18.7%的企业在本季度盈利增加,所占比例较上季度上升6.4个百分点;68.2%的企业在一季度盈利保持持平;而盈利减少企业所占的比例较上季度降低6.7个百分点。
二、零售业双指数反弹上升
一季度,零售业运行开始好转,企业对零售业市场的乐观期望值增强。178家零售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景气指数为118.5,较上季度提高5.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8.4,较上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一)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销售增速加快
由于春节等传统节日拉动,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经营良好。调查结果显示,16.7%的此类企业认为商品销售增速在一季度加快,较上季度提高了8.4个百分点;83.3%的企业在销售增速上保持持平,一季度未出现销售增速减慢的企业。
(二)业务量成为影响利润变动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有16.3%的企业盈利增加,所占比例较上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71.2%的企业认为业务量是影响利润变动的主要因素,较上季度上升了18.1个百分点。
(三)普通技工(或销售人员、普通服务人员)需求上升
本季度,12.9%的零售企业存在用工需求上升,较上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51.1%的企业认为“招工难”问题存在,但不太严重,较上季度上升了6.6个百分点;41.0%企业最需要和缺少的是普通技工(或销售人员、普通服务人员),较上季度提高了6.9个百分点。
三、住宿行业市场运行略趋平稳
一季度,住宿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06.8,较上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低24.6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9.1,较上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的住宿业双指数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酒店在黄金周期间入住率较高,但整体尚处于淡季;二是在上年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外地游客增量有限,而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和较高的私家车拥有率,使得人们更多的选择一日游、自驾游等形式,过夜机会明显减少,住宿业企业预期降低。
(一)客房低入住率的企业占比较高
一季度,客房入住率达到“80%”以上的企业仅为5.7%,较上季度回落5.0个百分点;入住率达到“50-80%”的企业为64.2%,较上季度回落18.3个百分点;而“50%”以下低入住率的企业占30.2%,较上季度上升了23.8个百分点。
53家住宿业企业中,30.2%的企业接到了低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较上季度提高了8.9个百分点;66.0%的企业接到了处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较上季度回落了8.4个百分点;接到了高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的企业仅有2家,所占比例仅3.8%。
(二)客房单价下降
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仅有5.7%的住宿企业客房单价高于上季度,所占比例较上季度回落5.0个百分点;但客房单价低于上季度的企业达到15.1%,所占比例上升了4.5个百分点。
(三)盈利增加企业占比上升
一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的住宿企业占9.4%,所占比例较上季度提高了3.0个百分点。在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中,业务量仍是主要因素,但与上季度相比,成本费用成为新出现的盈利影响因素,而本季度销售价格等其他因素对企业盈利影响甚微。
(四)企业看好下季度业务量增速
30.2%的住宿企业认为下季度业务量增速比本季度加快,这类企业所占比例较上季度提高了19.6个百分点;认为下季度业务量增速减慢的企业占18.9%,较上季度降低了10.9个百分点;认为下季度企业业务量增速持平的企业占50.9%,较上季度降低8.6个百分点。
四、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回落
一季度,餐饮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所回落,但餐饮市场运行整体平稳。调查结果显示,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11.6,较上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2.2,较上季度回落5.2个百分点。
(一)业务量增速减慢企业占比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有20.3%的企业本季度业务量增速“减慢”,所占比例较上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21.6%的餐饮企业接到低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较上季度上升了2.4个百分点。
参与问卷调查的74家餐饮企业,预计下季度业务量增速“加快”的占17.6%,较上季度回落了5.5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业务量增速“持平”的占59.5%,较上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而预计下季度业务量增速“减慢”的占23.0%,较上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
(二)资金紧张的原因发生改变
调查结果显示,因融资难造成资金紧张的企业占16.7%,较上季度回落19.0个百分点;因存货资金占用较多造成资金紧张的企业占8.3%,较上季度回落20.2个百分点;因货款回笼慢造成资金紧张的企业占25%,较上季度回落10.7个百分点。
“工资等刚性支出”和“扩大再生产、基建投资”成为本季度餐饮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其中,因“工资等刚性支出”造成资金紧张的企业占58.3%,较上季度提高了8.3个百分点;因“扩大再生产、基建投资”造成资金紧张的企业占25%,较上季度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减少
问卷结果显示,18.9%的餐饮企业下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去年同期减少,有这种计划的企业占比较上季度提高了3.5个百分点;而计划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增幅仅仅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五、减税降费成为企业受益的决定性政策措施,“互联网+”扶持政策效果减弱
一季度,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落实,商贸企业的受益持续扩大。问卷调查显示,85.7%批发业企业、92.9%的零售业企业、91.7%的住宿业企业和所有的餐饮业企业认为企业受益来源于减税降费。政府扶持政策的持续发力,为商贸企业的经营发展增强了活力。而“互联网+”扶持政策对企业的帮助明显减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成的商贸企业认为“互联网+”扶持政策对企业受益有帮助。
-------------------------------------------------
2018年陕西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1983元
陕西省统计局
2019年5月15日
2018年陕西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1983元,与2017年的65181元相比,增加了6802元,同比名义增长10.4%,增幅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2018年全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1%。
分行业门类看,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554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8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6748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4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487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2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后三位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3855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547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848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7.3%。低收入行业的收入基本保持平稳(2017年排名后三位的行业的平均工资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6.3%、58.8%、66.5%)。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3.52:1,较2017年的3.57:1高低比略有减少。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97743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6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其它内资单位5214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4%。
从增长速度看,股份合作单位年平均工资的增速最高,增长23.9%;联营单位单位增速最低,增长-0.7%。除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内资单位与外商投资企业以外,其余类型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
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8年非私营单位全省共调查近5.5万家,就业人员约493万人。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