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上半年山西贸易运行情况

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阅读:1120赞:972019-07-29

???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0.2亿元,同比增长8.3%。

【亿邦动力讯】07月26日消息,山西统计信息网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山西贸易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0.2亿元,同比增长8.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42.9亿元,同比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7.3亿元,同比增长8.6%。

按消费形态分,上半年,商品零售额3416亿元,同比增长8.2%;餐饮收入334.2亿元,同比增长9.1%。

2019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主要数据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051.2

3.4

其中:汽车类

325.9

3.3

石油及制品类

177.5

-5.9

金银珠宝类

20.9

4.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65.8

21.3

通讯器材类

8.2

14.3

粮油、食品类

107

7.5

饮料类

12.1

-4.2

烟酒类

41.2

5.4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03.4

0.8

化妆品类

15.1

9.2

体育、娱乐用品类

1.8

-9.5

附注

1.指标涵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2.调查对象

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3.调查方法

对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此外,山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内容提要]: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全省房地产开发市场呈现出投资快速增长,房屋施工规模继续扩大,商品房库存量持续减少等良好态势。随着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和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商品房销售量出现整体回落,为此提出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等政策建议,促进我省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力度,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通过供需两端综合发力,房地产开发市场呈现出投资快速增长,房屋施工规模继续扩大,商品房库存量持续减少、投机性购房得到有效遏制等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业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53.3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快6.4个百分点,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51.9%,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3个百分点。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完成461.3亿元,增长16.2%,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4.3个百分点;以支付土地费为主的其它费用283.6亿元,增长1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7.6%。

(二)商品住宅投资占比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商品住宅投资完成582.3亿元,同比增长24.0%,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8.9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3.1%提高到77.3%;办公楼投资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4.4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提高到2.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62.5亿元,同比下降12.5%,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1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1%下降到8.3%。

(三)房屋施工规模继续扩大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施工面积1688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2210.8万平方米,增长11.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8.4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23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4.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85.6万平方米,增长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1.6个百分点。

(四)商品房销售呈现下降态势

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93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62.5万平方米,下降8.7%;商品房销售额683.0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住宅销售额611.2亿元 ,下降8.1%。从期现房销售情况看,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752.5万平方米,下降7.5%,其中商品住宅期房销售面积702.6万平方米,下降8.7%;商品房期房销售额602.9亿元,下降6.5%,其中商品住宅期房销售额543.7亿元,下降8.7%。从商品住宅分户型销售情况看,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销售面积90.1万平方米,下降29.9%,销售额58.9亿元,下降8.1%;90-144平方米住房销售面积610.4万平方米,下降0.2%,销售额396.6亿元,增长2.8%;144平方米以上住房销售面积162.0万平方米,下降20.9%,销售额155.7亿元,下降24.8%。

(五)商品房库存量持续减少

截止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932.9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减少51.9万平方米,仅比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多0.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72.5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减少66.8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24.2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增加1.9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98.1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增加8.2万平方米。

二、商品房销售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政策效果显现,房贷难度加大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4 号)出台以来,各级金融机构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控制投资性房贷,有效管控个人贷款购房,个人购房贷款连续5个月呈下降的态势。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企业资金到位993.1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按揭贷款135.8亿元,下降22.9%,占本年到位资金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9.9%下降到14.6%。

(二)企业建设进度放缓,商品房供给量下降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逐步到位及市场自身的调节,商品房开发建设速度放缓,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走低,竣工面积持续减少。上半年,全省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8.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4.5个百分点,比2018年回落8.8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308.7万平方米,是6年来同期量的最低水平,仅相当于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3.1%,下降7.6%。

(三)消费者购房意愿下降

今年以来,许多消费者对房价下降抱有期望,购房意愿下降。从支付购房款情况看,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的定金及预收款262.8亿元,下降8.5%,占本年到位资金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5%下降到28.2%,已连续3个月呈下降态势。从各市商品房销售情况看,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的市是晋城(-38.5%)、太原(-23.9%)、朔州(-22.2%)、运城(-8.2%)、大同(-1.0%),其中太原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落入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成为影响全省回落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山西房地产开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责任落实至实处的同时,要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分类指导,积极构建促进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坚决遏制房价上涨,防止投资投机“卷土重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积极构建和完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户型结构,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满足首次购房者需求;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公租房分配方式,满足城镇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积极探索适应我省实际的住房租赁市场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建立住房租赁信息和监管平台,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满足新增就业人员的住房需求。

(三)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

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宣传力度,向社会传递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减弱的决心。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全面、准确、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的住房消费观念,形成合理的住房消费预期。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自媒体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炒作渲染房价上涨、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炒买炒卖、规避调控政策、制造市场恐慌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稳定市场预期。

-------------------------------------------------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上半年全省农业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运行。

一、农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下降0.9%。受气候、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全省夏粮减产;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生产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受持续干旱影响,全省林业生产减幅较大。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9%。分行业看,呈现“三增两减”态势。农业增加值111.2亿元,增长1.1%;渔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25.1亿元,增长3.0%;林业增加值32.4亿元,下降6.3%;畜牧业增加值90.7亿元,下降0.8%。

(二)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受比较效益驱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全省夏粮播种面积减少。2019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832.2万亩,比上年下降2.5%;夏粮总产量227.7万吨,下降1.0%;夏粮单产273.6公斤,比上年增长1.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820.2万亩,下降2.4%;小麦总产226.2万吨,下降1.0%;小麦单位面积产量275.8公斤,增长1.4%。虽然夏粮生产期间,全省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各项农业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单位面积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因为播种面积减少,夏粮总产量略减。

(三)主要畜禽生产“三减一增”,肉蛋奶产量“一减二增”。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61.2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7.9%;牛出栏22.3万头,下降2.5%;羊出栏255.6万只,下降3.4%;家禽出栏6028.0万只,增长8.0%。

上半年,全省猪牛羊禽四肉产量43.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3%;牛奶产量42.9万吨,增长13.1%;禽蛋产量44.1万吨,增长1.0%。

(四)蔬菜、水果、瓜果生产稳定发展,产销两旺。上半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29.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2.2%;总产量218.9万吨,增长2.9%。瓜果播种面积13.2万亩,增长13.8%;总产量9.9万吨,增长5.7%。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1-5月份,全省油桃、杏、樱桃等早熟水果产量35万吨,销售苹果、梨等贮藏果品165万吨,共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蔬菜销售收入110亿元,增长11.0%,部分优质蔬菜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0%以上。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夏粮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应引起高度重视。受种植业比较效益驱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近年来全省夏粮播种面积持续减少。2019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832.2万亩,比2018年下降2.5%;2018年比2017年下降0.2%,2017年比2016年下降0.6%。2019年,全省夏粮总产量227.7万吨,比上年下降1.0%。夏粮面积持续减少,对我省夏粮生产供应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生产后劲不足。今年二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432.3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22.9%,比一季度末下降0.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6.3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20.9%,比一季度末下降0.8%。目前,虽然生猪价格回升,但受生猪散养户退出,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养殖单位和规模养殖户饲养生猪信心仍然不足,仔猪供应不足,全省生猪生产恢复仍需时日。

(三)持续干旱天气使春季植树造林受到较大影响,全省林业生产波动大。今年春季,我省平均降水量62.9毫米,较正常年份同期偏少16.3毫米(偏少20.6%),为近15年来最低值;平均气温12.4度,较正常年份偏高1.2度。持续异常的气候条件,极大影响我省春季植树造林顺利开展,工程完成率低,任务进度缓慢。据林业和草原部门统计,上半年全省造林267.1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23.3%;育苗91.6万亩,下降8.4%;四旁植树9145.9万株,下降8.0%。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林业增加值3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 。

(四)多地出现旱情,影响全年农业生产。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25.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8.1毫米(偏少18.0%),比上年同期偏少36.8毫米,为2002年以来最少。据7月8日测墒结果显示,0~20cm土壤层我省中部大部、北部和南部部分存在中到重度干旱,20~50cm土壤层旱情较轻,北中部部分和南部局部存在中到重度干旱。全省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对全年农作物生产有较大影响。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半年全省农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抓好国家和我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今年国家和我省出台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奶业振兴行动、畜牧业良种推广等等农业补贴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从改进补贴办法入手,加快各项资金拨付进度,提高拨付率,确保各项涉农补贴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服务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抓好秋粮生产,实现以秋补夏,争取全年粮食生产有个好收成。当前要重点抓好秋粮生产后期管理,争取秋粮有一个好收成,实现以秋补夏,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一是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广大农民加强田间管理,采取多种抗旱保墒措施,积极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减轻干旱损失;二是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特别是加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三是抗旱防汛两手抓,各方要关注气象部门预警预报和及时收看收听各级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做好防范应对;四是部分受灾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补种小日期农作物,以弥补特殊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支持保护力度,促进生猪生产早日恢复。面对当前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要继续坚持疫病防控与产业发展两手抓,积极引导好生猪生产,化危为机,把非洲猪瘟防控作为提升防疫管控能力、提升应急能力、提升生猪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难得机遇,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有效落实生猪生产补贴政策,提振养殖户信心,大力支持生猪生产;二是防控工作常态化,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疫水平;四是培养技术人才,带动产业发展;五是科学调整优化布局,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同时,狠抓牛、羊、家禽及特色畜牧业养殖,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四)着力抓好设施农业发展,提高设施比较效益。以城郊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设施农业上规模、上水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为契机,对新建设施农业项目,加强政策指导,规范建设标准,提升园艺作物设施化水平。一是加快改造老旧日光温室步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设施农业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二是加快发展设施水果,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增加设施草莓、葡萄、油桃等种植;三是加快发展设施花卉,提高设施农业比较效益;四是政府支持政策应倾斜于农业产业密集、产出效益高的地区,提高设施农业的整体效益。

(五)着力抓好秋季植树造林,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造林任务圆满完成。针对今年全省春季造林进度缓慢的情况,各市县、各林局要加强调研,摸清今年春季营造林工程情况,全面梳理分析影响春季造林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督促各地及时对秋季造林工作安排部署,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全力实施;二是积极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加强抗旱栽植技术培训,严格栽植技术施工,强化抗旱栽植技术应用,确保造林成活率;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工作,持续抓好“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指导各地抓住雨秋季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任务实施,确保年度任务完成。

-------------------------------------------------

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为111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6.3%,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2.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2.0%。三次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例为0.78:76.65:12.80:9.77。

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为84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5.0%。

分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制造业用电量增长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增长1.6%;从制造业内部看,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8.1%,消费品工业用电量增长11.4%。

从主要工业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增长1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用电量增长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增长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下降0.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下降4.6%。

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4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用电量比重较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增长12.3%,占第三产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27.3和14.5%。新兴服务业用电量增势良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7.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2.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8.9%。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

标签:

作者: 亿邦动力网

来源: 亿邦动力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