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阿里音乐第一封CEO内部信:虾米音乐终得宠

虎嗅网   虎嗅网阅读:327赞:02017-09-15

事实上,对阿里音乐来说,高晓松、宋柯曾力推的包罗万象的阿里星球,何尝不是在“重构音乐行业基础设施”,只不过上一次尝试失败了

继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达成版权互授协议、被国家版权局约谈“避免购买独家版权”之后,9月13日,阿里音乐第三任CEO张宇(语嫣)发出了自上任半年以来、也是自阿里音乐成立28个月以来的首封“内部信”。

与阿里文娱系以往充满套话的内部信不同,张宇明确列出了阿里音乐的愿景和未来的做法,非常值得玩味。我们综合产业背景,解读如下:

虾米音乐终于“得宠”

张宇在内部信中开宗明义:

阿里音乐已与业内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互相开放各自独家代理的优质音乐版权资源……我们不求高筑墙,但会广积粮。

并特别提到:

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在C端虾米音乐等平台持续高投入,集中资源进行产品技术创新,为用户不断创造极致的视听体验。

这里有几个微妙之处:

第一,谈到这次版权互授,内部信用的措辞是“与业内达成版权转授合作”,只字未提这次的合作方腾讯。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阿里音乐大约是觉得除了自己,只有腾讯称得上是“业界”?

第二,在成立两年多以后,阿里音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广积粮 ,不筑墙”的口号,这意味着此前接近停滞的音乐版权积累工作,即将重新开启。

此前,阿里音乐独家代理的滚石音乐版权在3月就卖给了太合音乐,形成“双授权”局面。而根据虎嗅从业内得到的消息,阿里音乐手中的华研国际、相信音乐等独家代理的版权已逼近合约最后期限。张宇的此番表态,也意味着不仅会继续就代理版权进行谈判,还将继续扩大购买版权的范围和力度,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阿里音乐购买更多音乐资源了。

由于天天动听已被改造为阿里星球,并在关闭音乐播放功能后无疾而终,目前虾米音乐成为阿里音乐旗下唯一一款音乐播放器,故此后阿里音乐买到的音乐版权,最大受益者已经很明确――在2013年初被阿里收购后,冷宫里待了四年的虾米终于得宠。

至于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提升体验,未免有些“飘渺抽象”。不过就虾米目前在app中推出的AI听歌功能来看,张宇也不是纯吹牛――虽然那只是把“虾米猜”改了个好听时髦的名字而已。

提升“寻光计划”的量级

张宇还在内部信中提到:

整合影视制播、演出、艺人经纪等平台,充分发掘音乐在综合性文娱IP开发中的全链路价值,尤其在扶持新人成长和助力成名音乐人持续辉煌方面更要利用阿里电商生态链的能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阿里音乐开始重视影视制播、演出和艺人经纪这种比较传统的线下产业,与其3月份宣布收购大麦网有较大关系。阿里音乐虽然会给虾米前所未有的版权曲库,但新过门的大麦网也是集万千荣宠于一身;

第二,鉴于CEO张宇是原手淘系大员,并在内部信中表示将用阿里电商生态链的能量来扶持音乐人,这意味着,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地位将继续提升。

2016年10月,阿里音乐召回在钉钉就职的虾米创始人王皓(南瓜)等创始人团队,重启寻光计划。2017年以来,“寻光计划”第二季成为虾米为数不多的线下活动之一。根据虎嗅从业内探得的消息,阿里为第二季“寻光计划”投入仅300万元左右,与腾讯音乐人计划宣称“让音乐人三年收入五个亿”相比,阿里的投入并不算多。

不过从此次发出的内部信来看,“寻光计划”的地位明显提升。从阿里音乐内部的情势来看,“寻光计划”从虾米音乐独立出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阿里音乐也要做音乐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张宇在内部信末尾提到了“重构音乐行业基础设施”――也是非常熟悉的措辞了。2017年6月,在上海电影节的“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阿里大文娱集团董事长俞永福就宣称要做电影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对阿里音乐来说,高晓松、宋柯曾力推的包罗万象的阿里星球,何尝不是在“重构音乐行业基础设施”,只不过上一次尝试失败了,这次,张宇用“虾米音乐+大麦网”的组合能遂愿吗?

以下,是阿里音乐CEO张宇的内部信全文:

标签:

作者: 虎嗅网

来源: 虎嗅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