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挂职国家贫困县,这个“京官”要用互联网“搞事情”
在来略阳挂职的当年年底,大潘找到了这个武器,这个激活了略阳全县生态的武器,就是互联网。
7岁的小姑娘花花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当略阳县副县长大潘问她画画用的水彩笔是谁买的时,小姑娘小声地说:“水彩笔是从邻居家小伙伴借的。”
花花在画纸上画了一个菠萝的轮廓,当大家问她吃过菠萝没有,她大眼睛里的光一下子黯淡了:“吃过,就吃过一次,所以画的不像。”
小姑娘花花正在画纸上画菠萝
4月末的略阳天气已经暖和了许多,但大潘仍感到刺骨的寒冷和心酸。此时,距离他2016年10月份从工信部科工局选派到陕西略阳挂职副县长已经过去了近7个月的时间。大潘觉得,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是时候要靠一些工具和手段有些改变了。
被贫困县状况惊到的挂职副县长
11个月前,拖着行李箱走到陕西略阳县政府门口时,大潘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山底下的6层白楼,就像电影默片里的一爿黑白剪影,孤零零地杵在那儿。来不及平复复杂的心情,报完道、收拾好行李的大潘跟着略阳当地干部进村入户考察,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开下来,当看到村子里人、猪、牛、鸡共居的乌漆墨黑的“四合院”,大潘的心凉了半截儿。
略阳一角
“就像30年前江苏的发展水平。”大潘回忆他初到略阳时对当地的印象――“天蓝水清好风光”,但在好风景的背后,迟缓发展的经济运行状况,就像一根针一样,不仅扎在略阳当地干部的心头,也扎在前来略阳挂职的大潘心尖。
理工科出身的大潘动作干脆,他想让像一潭死水一样的略阳被某种东西给搅活。在来略阳挂职的当年年底,大潘找到了这个武器,这个激活了略阳全县生态的武器,就是互联网。
当时,略阳县正在检查当地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情况。然而,开展工作的通知在相关镇村干部中间转了一圈下来,仍有很多人反馈说没有接到通知。
“协调全县干部工作没有一个高效平台,大家做事情还是传统的线性思维。”
大潘不信邪,拿出了理工男的倔强劲,曾经对略阳贫困力量“一无所知”的他,决定要“祭出”互联网,从改变当地干部传统工作方式做起,试图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方式通关。
小乡镇打响“互联网+乌鸡”信息战
万事开头难。
贫困县略阳并没有互联网的先天基因。全县5000多名干部,还有很多干部手机没连上3g、4g网络。短信、电话成了联系他们的“唯二”工具。而这就势必会造成政务消息通知迟缓。
“干部工作效率不提高,又怎么能快速开展脱贫工作?”
钉钉1.0时代就开始使用它的大潘,想到了要用这个工具搅动略阳平静的政务湖面。
他把自己的本名潘祝华在钉钉上改成了一个读来十分顺溜的昵称――大潘。在给略阳各个驻村第一书记开的培训会上,坐在台上的大潘和县委副书记一同商量,要把乡镇干部和村官做成一个社群,建立高效沟通网络。
政策传达不到位、村支书联系不及时、下发的通知文件到底看没看、干部们看了为啥还没反馈……这一切问题,大潘决定都要通过钉钉解决。
大潘演示钉钉工作流程
用钉钉解决了政务工作还不够,“脑洞大开”的理工男大潘还要用它来精准扶贫。
略阳县下面的其中一个镇,成了大潘搞“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试验场”。
每年,该镇在统计乌鸡存栏量时,都要靠人力进村挨家挨户手动统计,费时费力不说,如果精准率不够,模糊的存栏量还会影响和收购商签订协议上的最终数字。
为了精确掌握该镇乌鸡存量,大潘让镇里每位驻村干部在钉钉上通过审批功能提交智能报表。村里有多少乌鸡,当场拍下来,通过地理位置签到功能上报确切位置,上传之后,照片对应数量提交,系统自动汇总,结果一目了然。
搞互联网“信息战”的小乡镇迎来了“胜利”,从这个镇开始的“互联网+乌鸡”接力棒,不久后也在全县145个乌鸡养殖村交接了。
事实证明,“互联网+精准扶贫”还真在略阳搞出了名堂。
在全县驻村干部确认好乌鸡存栏量后,大潘和一些互联网平台谈妥,订出去的1700多万元的农特产品意向销售额,让之前略阳养鸡户每年愁卖的乌鸡,一下变得供不应求。
打响了“乌鸡保卫战”的大潘,继而在钉钉上建起扶贫政策库,谁看谁没看一目了然;看了的没反馈,就用钉钉几百个电话一键打过去。
做了这些还不够,大潘还创造了一个“精准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全县有4000多名干部加入,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帮扶人士100多人。
如今,从略阳县开始的这场互联网战役也开始在汉中市打响。汉中市领导也活学活用起了大潘的办法。用钉钉的签到和日志功能,解决派驻当地农村的干部管理问题。
略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组织架构
挂职副县长担起卖农产品的“使命”
互联网就像一阵春风,吹皱了略阳沉寂许久的湖面。
挂职至今,大潘也欣喜地看到了互联网给略阳带来的变化。“从干部到普通农户,大家的互联网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到略阳挂职前,大潘搜索了很多关于略阳当地农特产品的资料。看了资料的大潘很震惊,原来,国家贫困县略阳竟有60万亩的杜仲,占到全国总面积的12.8%,排名全国第一。略阳的乌鸡更是位居全国四大乌鸡之首。
略阳乌鸡
可是,由于略阳当地传统农特产品都以线下批发为主,加上中间收购商层层利润盘剥,农户有时候不仅不赚钱,丰年赔钱的现象更是屡屡发生。
“略阳当地土生土长的杜仲,被研发出来的相关大健康产品,和同仁堂贴标卖的产品价格差了30多倍。”
用钉钉带着干部们走出去的大潘想到要用电商的方式,同样也让略阳当地的好农产走出去。
到略阳入职半年后,原来的“京官”大潘为县里的重点扶持企业负责人争取到了一个参加北京互联网社群活动的名额。在这个活动中,来自略阳的企业负责人和邓亚萍等社会名人对话,并在活动中宣传略阳农特产品。从北京回来后,原来开矿、现在在电商平台上开网店卖中药材的店主对大潘感慨地说:“出去一趟才知道,原来我们的思维这么保守。”
如今,用互联网以及社群电商做生意的想法得到了略阳电商人的广泛认同。
以集体合作社为单位,现在的略阳电商人,开始各司其职,农户抓生产,网店店主搞经营。他们不仅将汉江水里的青苔通过网店卖出了5000多块钱,通过驻村干部合作社领头人带头发展经济,更是把原来没人要的石头通过网店卖出了价钱。
“略阳的一个卖猕猴桃的小伙子,1年网上销售额达到了1400多万元。”大潘介绍,小伙子不仅自己实现了致富,还雇了当地10几个贫困户劳动力发货、包装。“既消化了劳动力,也把互联网思维带给了大家。”
如今,1年多的挂职期即将结束,大潘对略阳有很多不舍。“略阳交通有优势,农特产品质量也很好。”对于略阳之后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大潘十分看好。
大潘介绍,接下来,略阳也会和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对接合作,比如对接阿里公益,引入众筹。目标数额为2万元的众筹,捐资人只需要每人出200元,不仅助力当地扶贫,还能吃到由政府诚信背书的无添加激素的略阳纯正乌鸡和30只土鸡蛋。此外,参与众筹的捐资人还能够通过钉钉的日志功能随时查看乌鸡生长情况。
从原来大家不习惯使用互联网的信息化工具,再到科学使用后产生效益、接受的人越来越多,并变成了略阳的核心竞争力,大潘感慨很多:“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曲折,但大家也正需要韧劲去推进。”
对于略阳电商发展的未来,大潘想得很长远。如今,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不过,大潘说,即便离开,他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和接下“接力棒”的同志一起,共同帮略阳推动这些互联网变革。
文 ?| ?本刊记者 ?万禺
编辑 ?| ?俞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