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1-8月份大同市经济运行情况
1-8月份,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等工作重心,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保持了全市经济继续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亿邦动力讯】09月30日消息,山西统计信息网公开数据显示:1-8月份大同市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1-8月份,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等工作重心,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保持了全市经济继续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4%。
二、经济运行的特征
(一)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8月份,全市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3%;1-8月份累计同比增长9.5%。1-8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9%,较1-7月份下降1.0个百分点。
1.五大行业全部保持正增长。全市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材料与化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其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4%。
2.煤炭行业拉动作用高于非煤行业。全市煤炭行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全市非煤行业增加值累增长6.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
3.新动能发展稳定。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5%,比上半年(7.4%)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
1-8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4%。
1.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4%。
2.从投资规模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2.5%,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5.3%。
3.从基础设施投资和高技术投资看: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4%,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6.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78.1%,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57.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平稳发展
1-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7.3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0.9%;乡村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2.6%。
1.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8.9%;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9%;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0%;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6%。
2.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全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增长7.3%。其中,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26.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2%。
(四)财政收支继续增长,金融运行保持稳定
1-8月份,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7.2亿元,同比增长10.4%,增收9.2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225.8亿元,比上年增长8.6%。
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内存款余额3147.95亿元,较年初增长9.25%;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内贷款余额为1519.26亿元,较年初增长9.65%。
此外,山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前8月,吕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比全省水平高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同比上涨6.5%(其中,粮食上涨1.8%,鲜菜上涨3.3%,畜肉上涨17.4%,水产品上涨1.8%,蛋类上涨2.7%,鲜果类上涨31.3%);衣着类同比上涨0.6%;居住类同比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同比上涨1.1%;教育文化与娱乐同比上涨4.3%;医疗保健同比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上涨2.2%;交通和通信同比下降2.4%。
-------------------------------------------------
对全省9497家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在调查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为26.8%,表明全省企业的创新意识日益提高,创新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分行业看,工业的创新活跃度高于建筑业和服务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1.3%、23.5%和23.2%。进一步从行业大类看,在创新企业数量超过30家的行业中,创新企业占比超过50%的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7%)、医药制造业(7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5%)、汽车制造业(67.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3.9%)、 专用设备制造业(51.7%)和通用设备制造业(51.2%),这些技术密集行业的创新企业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创新优势比较明显。
分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越活跃。大、中、小、微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2.3%、32.0%、25.7%和12.8%,企业的创新活跃度随着规模扩大而逐步增强。
分地区看,区域创新存在较大差距。创新活动企业占比较高的依次为晋城(34.8%)、太原(29.2%)和运城(28.7%),占比较低的依次为忻州(22.6%)、阳泉(20.5%)和朔州(17.8%),晋城的创新活动企业占比是朔州近2倍。
-------------------------------------------------
随着近年来经济由疲转兴、稳中向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研发活动日益活跃,研发投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据科技统计年报结果,2018年基础研究经费规模持续扩增,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研发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
一、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
2018年全省R&D(简称研发,下同)经费投入总量为175.8亿元,比上年增加27.5亿元,增长18.6%,增速较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在经过2014年和2015年连续2年下降、2016年持平、2017年增长11.8%后,2018年实现两位数的高增长,投入总量超过2013年的15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8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GDP为初步核算数)为1.05%,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近年最大增幅,再度迈上1%台阶。
二、基础研究经费规模持续扩增
2018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为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应用研究经费为21.3亿元,下降18.3%;试验发展经费为145亿元,增长27.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5.4%,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基础研究经费延续了2015年以来占比5%以上的较高水平。
2018年全省政府属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2亿元,比上年下降44.3%;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对全省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为141.8%。表明我省高校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三、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8年全省研发经费中来源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为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增速提高43.6个百分点;政府资金所占比重为16.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018年全省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中来源于政府部门的资金分别为14.5亿元、9亿元和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7%、23.4%和12.9%。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领域不断拓宽。
四、企业研发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2018年全省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企业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为75.8%,成为拉动全省研发经费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中所占比重为82.6%,凸显了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
与此同时,科研院所研发热情日益高涨,研发支出持续增加。2018年全省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17.7亿元和1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4%和20.0%,增速分别提高49.9个和16.4个百分点;对全省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5%和7.3%;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全社会研发经费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0.0%和6.9%。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