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港媒:进军东南亚 欧美该向中国科技巨头取经

环球网   环球网阅读:747赞:02017-09-19

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突显了该地区科技场景的活力和强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并将以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代表的南亚和东南亚市场成为下一个全球科技公司的“必争之地”。

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突显了该地区科技场景的活力和强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并将以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代表的南亚和东南亚市场成为下一个全球科技公司的“必争之地”。

根据纽约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七个月内,中国就有近五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到了南亚、东南亚的技术创新公司,已经远超去年全年的31亿美元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里、京东和滴滴出行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投资,与此同时,看到巨大机遇的西方竞争对手也匆忙赶来布局,但能不能分得一杯羹还很难说。

中国科技巨头的优势:相似的国情

与中国类似,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年均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上升;新兴的消费市场中,网民占绝大多数;通常首先在相对便宜的移动设备上寻找线上服务。相比欧美市场,这样的相似之处使得中国科技巨头更容易在该地区复制他们的商业模式。

据报道,2017年6月,阿里巴巴电商平台Lazada再投资10亿美元,将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1%提升至83%;并对印度尼西亚电商平台Tokopedia进行了11亿美元的投资。

腾讯在该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投资新加坡最具价值的科技创业公司――在线游戏和电子商务公司Sea,腾讯还向泰国的数字娱乐提供商Ookbee注入了1900万美元,并继续推出自己的音乐流媒体Joox。

滴滴出行在新加坡投资20亿美元对标Uber。

同时,京东在本周宣布,与泰国最大零售商之一的尚泰集团(Central Group)共同投资5亿美元,来成立一家电商与金融技术的合资公司。

印度成为下一个全球科技公司“必争之地”

由于人口众多,消费水平较高,印度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科技市场。据统计,印度有4.7亿左右互联网用户,而新德里的数字经济规模可能在未来五年内突破万亿美元,高于现在的4500亿美元。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战场上,中国的技术巨头还面临来自美国和当地科技企业的激烈竞争。

CB Insights表示,自2012年以来,美国投资者已经参与了南亚和东南亚科技行业的800多笔资金交易,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投资者。与此同时,像亚马逊苹果和Uber这样的美国公司也增加了在印度的业务投资。

新加坡风险投资公司Burda Principal Investments负责人Albert Shyy表示:“印度比该地区其他国家更有竞争力。”

另外,印度尼西亚市场被认为是是投资者的下一个目标。据eMarketer统计,今年印度尼西亚的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82.1亿美元。据美国私募股权巨头KKR&Co.预计,未来十年,该国的消费量可能会上涨7个百分点

业界观察家称,泰国是投资者的另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泰国政府通过提供启动孵化器和加速器来发展技术支撑的创新型经济。凭借该地区最着名的科技创业公司――Grab,马来西亚也被列在投资家的名单里。

专家警告:南亚、东南亚市场不能搞“一刀切”

虽然该地区有很多机会,但专家警告投资者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态度,并敦促他们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来迎接不同国家的挑战。举例来说,新加坡的以“微小”著称的商业模式,可能在印度尼西亚就无法工作,像这样一个拥有17,000多个岛屿的国家,其基础设施问题就是最大的挑战。

这个警告似乎是针对西方国家的,“他们总是试图在该地区增加自己影响力,而不是去适应当地的国情和市场环境。这也就给了中国企业更大的优势。”

东南亚风险投资公司Golden Gate Ventures负责人贾斯汀・霍尔(Justin Hall)表示,“与西方不同,阿里、腾讯和京东在拓展东南亚市场上,更倾向于通过投资和收购当地具有较强的分销和协同能力的公司。”

业内专家再次警告,“南亚、东南亚地区是非常不同于其他市场的野兽,如果没有找到恰当的模式,将会面临非常棘手的后果。”

标签:

作者: 环球网

来源: 环球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