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800亿市值的永辉超市 为什么玩不转新零售?
新零售已经到了讨论盈利问题的阶段,以往规模补足毛利的套路都不再管用。
10月29日,永辉超市发布三季度财报。这是近五年来,永辉超市第一次发布三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营收635.43亿元,同比增长20.59%;归母净利15.38亿元,同比增长51.14%。利润如此涨幅,不少股民颇为满意。近日来,永辉超市股价接连上涨,市值稳在800亿以上。出人意料的是,机构股东却做出了相反的动作――Q3财报发布不久,今日资本将其持有的永辉云创股份,转让出50%。
永辉云创是永辉超市的新零售运营主体,旗下有大众熟知的永辉生活、超级物种等新零售门店。今年7月份,永辉云创刚完成新一轮的增资。看似前景广阔的业务,今日资本却毫无征兆地减持,背后有何意图?
永辉超市第三季度财报最大亮点,就是51.14%的利润增长率。作为中国超市行业上市公司TOP1,永辉超市在10亿级利润基础上还能做到如此大幅增长,实为不易。
类比同行,中百集团前三季度亏损了3700多万,人人乐仅前半年就亏了3800多万。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是红旗连锁,这家超市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增速达58.69%。只是它的净利基数只有6亿。
然而,永辉超市如此具有比较优势的增速,却引起不少专业人士的担忧。
据36Kr分析,永辉超市这次增幅的比较基数,是2018年包含永辉云创业绩前三季度的利润。而去年同期,永辉云创为永辉超市贡献了2.8亿亏损。如果对比没有永辉云创的2017年,永辉超市的净利其实同比下滑了7.52%。
其实一直以来,永辉超市发展并不顺利。自成立之日起,永辉超市就通过打造生鲜超市的定位而闻名,但这也使其发展受阻于生鲜行业的“高成本、低盈利”难题。2011年数据显示,永辉超市生鲜毛利率只有13.18%,相对于传统超市和农贸市场毫无竞争力。
提升毛利率是一个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的关键。此后多年,永辉超市无论是收购、合资、引入还是参股,都在国内外布局了不少供应链公司。比如上游建立直采基地,中游自建仓储及冷链物流中心,下游则向食品加工延伸,建立食品加工中心。
但一个“五年计划”过去,到2017年,永辉超市的生鲜及加工业务毛利率不过13.54%,几乎没有增长。相比之下,永辉超市服装业务2017年的毛利高达30.46%,当年营收增速远超过成本增速。
这一年,永辉超市提出自营服装品牌,声称要打造中国版ZARA、无印良品和宜家。这一消息让股价大涨,1个多月从5.18元/股上涨到7.19元/股。只是此后两年,永辉服饰再也没有出现过利好消息,到2018年,永辉服饰因为营收占比仅为2%,被并表到食品用品单元。
传统业务在近10年里,尽管毛利率表现不佳,但随着规模不断提升,营业数据也在大幅上涨。实体企业不比靠代码的互联网公司,规模效应下的边际成本递减总会到了尽头,转型成为必要。
在新消费、新零售概念之下,连锁超市的转型一直都在。苏宁收购家乐福、物美收购麦德龙,其实都是向新零售转型的表现之一。
但这两个收购案中,永辉超市曾被认为是最大的输家。特别是麦德龙收购案,永辉超市的To B能力正好是麦德龙所需的,后者中国总裁康德就曾表示,其40%销售额来自专业B2B销售。
永辉超市在麦德龙竞购案的失败,《第三只眼看零售》主编赵向阳曾说:外界普遍的猜测是永辉超市“没钱了”。
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就曾发布公告称,为了拓展云超业务将向银行贷款58亿元。到了9月中旬,永辉超市再次披露信息,将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方式进行融资,总规模不超过20亿元。
一位熟知永辉金融的业内人士就曾表示,“这很可能暗示永辉自己没钱了。它不希望将集团的钱用于永辉金融开展商业保理业务,而是让其自力更生。”
没钱是永辉云创拖累了吗?
数据显示,2016-2018年,永辉云创近三年累计亏损13.28亿元。细看新零售业务,永辉超市玩出了什么新花样呢?
在传统超市板块,所谓的“人场货”重构,顾客只是在收银处看到了几台自动结账的机器。亮眼的表现,就是永辉超市与永辉生活App结合,很多东西可以在App上购买,并且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永辉生活App用户在700万左右,对标盒马App。除了下单、送货上门等服务,还接入洗衣、健身等社区服务。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1-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生鲜电商在一线城市已逐渐呈现“631”格局,盒马App占比在30%左右,永辉生活App却没有跻身TOP 10。
永辉生活App用户,基本都是从实体店转换而来,线上导流几乎没有。历史证明,从线下向线上导入流量其实是伪命题,永辉生活App在量级上并没有优势。
一位零售从业者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描述了永辉生活:“比商品丰富性和便捷性,它比不过全家、7-11、罗森;比水果方面的专业性,它比不过百果园、鲜丰;比蔬菜品类的性价比,它比不过周边的社区生鲜店。
作为实体店来讲,永辉生活缺乏自己的专长,这种业态开在白领居多的商圈也许是有竞争力的,但要全国大规模复制,肯定是行不通的”。
那么超级物种呢?今年7月,“超级物种”在上海的首家门店宣布关店了。这不是永辉单个企业的问题,小象生鲜关闭了5家门店,盒马鲜生也关闭了首家线下门店。
新零售已经到了讨论盈利问题的阶段,以往规模补足毛利的套路都不再管用。
相对而言,永辉超市玩的不是阿里提出的“新零售”,而是腾讯提出的“智慧零售”。什么样的叫法,由企业选用谁提供的技术为准。
一直以来,永辉超市都被视为“腾讯系”。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持有永辉超市5%的股份,而腾讯控股的京东则持有6.43%。
腾讯智慧零售为永辉超市赋能,依靠的是其7个数字化工具: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支付、小程序、腾讯社交广告、腾讯云、泛娱乐IP和企业微信。这些工具在超市连锁业务方面,其实已经做出一些成绩:
沃尔玛通过上线“扫码购”收银效率提升60%,到店客流渗透率约40%。
步步高Better购仅一个门店,单月数字化会员5万,40%以上是新会员,单日到店客流中36%授权注册了小程序。
万达广场的小程序上线后沉淀了千万会员,优惠券核销率超50%,商场内店铺客流提升了30%~50%。
2018年,永辉超市也在这些工具的基础上提出:2019年计划组建大科技部,重构到店体系、新建到家体系的内容。但奇怪的是,这些工具用在永辉超市身上并没有明显的起色,这让永辉超市很着急。
9月之后,永辉超市做出了一个动作。在门店的显眼位置,永辉超市向顾客展示了一张扫码加入支付宝轻会员的二维码海报。这位腾讯系成员,找到了阿里。
在智慧零售VS新零售中,腾讯和阿里又怎样的不同呢?零售SAAS公司有赞创始人白鸦曾提到,腾讯虽然依靠微信生态拿到了很多用户数据,但缺乏销售数据。
2017年开始,当有赞商家希望在腾讯体系中打广告时,对方则需要有赞体系中的销售数据。只有销售数据与用户其他行为数据进行匹配,才能够找到精准用户。盒饭财经就曾断定,微信能知道永辉门店周边有多少微信会员,支付宝则能发现永辉门店周边谁才是会去永辉的精准消费人群。
然而,无论是选择腾讯还是投靠阿里,永辉超市要明白,他们提供的不过只是工具而已。会不会用,其实还是要靠自己。
注:文/李世煜,公众号:新零售老板内参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