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天猫、京东找了新合作伙伴:海外时装周

好奇心日报   刘璐天阅读:312赞:02017-09-20

根据天猫通稿中披露的信息,双方的合作包括今年9月以及明年2月和9月举行的三次纽约时装周。

天猫要和纽约时装周合作了。

根据天猫通稿中披露的信息,双方的合作包括今年9月以及明年2月和9月举行的三次纽约时装周。今年,纽约时装周承办方IMG将选出Opening Ceremony、Robert Geller等品牌参加今年11月举行的天猫双11潮流盛典;而天猫也将从双11潮流盛典中选出一些中国品牌,参加明年的纽约时装周。

此外,纽约时装周还将在明年9月新增“中国日”专场主题活动,不过尚未透露有哪些设计师会参加,以及活动的具体内容会有哪些。

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比起巴黎、米兰和伦敦,纽约时装周上露面的中国设计师数量更多、频率也更高。今年在纽约走秀的既有Vivienne Tam、兰玉这样的老牌设计师,也有“broadcast:播”前设计总监王陶于2014年创立的个人品牌Taoray Wang、刘嘉于2013年创立的亲子品牌Comme Tu Es,还有不少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毕业不久的学生,比如Chenhui Zhang、Peiyang Zou和Calvin Luo。

但纽约时装周本身正面临成熟品牌出走的窘境。Proenza Schouler、Thom Browne、Joseph Altuzarra和Rodarte等品牌今年均选择在巴黎走秀,Tommy Hilfiger去了伦敦,而Rag&Bone则没有安排任何走秀计划。

尽管有一种说法认为,成熟品牌的出走有利于年轻设计师在时装周上获得更多关注,但从根本上说,主办方CFDA在“如何保持自身影响力”上的确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根据BoF报道,2016年,CFDA总营收为1700万美元,只比2015年增加了500万。这些收入包括协会成员缴纳的140万会费、教育及职业培训项目产生的800万营收,以及慈善捐款(440万)、特别活动(34.4万)以及其它活动(140万)。

虽然CFDA随后拿出93% 的营收投入到各项行业发展计划中,但协会成员们仍对CFDA所应发挥的作用有疑议。一位成员匿名向BoF表示:“他们推出了很多计划,对设计师的确很有帮助,但对有些问题的理解还是有偏差。要知道,整个行业现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他们需要更有建设性一些。”

与中国市场更密切地合作,可能是CFDA帮助美国本土时尚行业提升影响力的举措之一。今年2月,CFDA与迅驰时尚(Suntchi)签订了一个5年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中国“时尚娱乐品牌管理公司”,去年底在新三板上市,正是天猫双11全球潮流盛典的执行方之一。

根据当时发布的通稿内容,CFDA与迅驰打算共同成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时尚设计师与名人明星IP合作平台”―― “尚交所”。通过此平台,CFDA旗下的500多位设计师和品牌希望“获得进入中国时尚产业的入口”,而迅驰则将“帮助数以千计的时尚生活类企业对接知名的设计师与品牌IP”。

从已有案例来看,迅驰已经促成的合作包括马克华菲与Nick Wooster共同推出的Nick Wooster for FJ系列,利郎男装与梵高的LILANZ x Van Gogh系列,以及今年8月达芙妮与Opening Ceremony推出的合作款。很显然,海外品牌希望打开中国市场,而国内一批原本依靠渠道优势的传统时尚品牌也希望尽快完成品牌转型。与海外知名设计师或品牌的合作,成了他们提升品牌形象的第一步。

天猫国际告诉《好奇心日报》,天猫和纽约时装周的这次合作同样是由迅驰牵线,双方从第一次接触到最后敲定合作共花了半年时间。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通过参与时装周提升自身在时尚领域的认知度和关联性,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的做法。过去两年,希望拓展时尚业务的亚马逊先后赞助了印度时装周及纽约时装周。去年10月,东京时装周还被正式更名为“亚马逊东京时装周”。

除天猫外,今年京东也加强了其与时装周的合作。它在刚刚结束的纽约时装周上与设计师品牌3.1Phillip Lim共同举办了2018春夏时装发布会,同时宣布将在随后的伦敦时装周上与英国设计师Mary Katrantzou及中国旅英设计师张卉山合作举行发布会。

另有媒体报道称,京东服饰事业部总裁丁霞与英国时装协会主席Caroline Rush已于昨日晚举办鸡尾酒会,庆祝京东成为英国时装协会和Vogue时尚设计师基金会的合作伙伴。

标签:

作者: 刘璐天

来源: 好奇心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