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谁说BAT不可战胜,我们来扒一扒张一鸣的电商野心

众智互联网研究院  小智阅读:536赞:12017-09-21

有商家爆料,今日头条自己搭建的商城——今日头条“放心购”正式开始招商了。网上谣传一句话,在内容领域,大家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今日头条。今天小智就来和大家唠一唠今日头条掌门人张一鸣的电商野心。

        有商家爆料,今日头条自己搭建的商城——今日头条“放心购”正式开始招商了。

        网上谣传一句话,在内容领域,大家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今日头条。

        这个公司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估值从超过5亿美元暴涨到110亿美元,翻了20多倍,被媒体列为与美团和滴滴齐名的“新三巨头”。 

        更让人叫绝的是,它的创始人兼CEO张一鸣还经常拒绝融资,甚至公开叫板“二马”(马云、马化腾)。



        今天小智就来和大家唠一唠今日头条掌门人张一鸣的电商野心。



“今日特卖”

野心初露

        其实,今日头条很早就染指电商了,“今日特卖”就是当初野心初露的产品。

        2014年的初夏,官司缠身的新闻类APP今日头条低调上线了电商版的个性化推荐品牌特卖频道,并邀请了多个淘宝平台上的大商家合作。



        头条“特卖”模式

        电商本身是个重运营的活,流量、交易、库存、物流、配送、客服,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在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没有丰富的商家、商品资源,想进入电商做导购,或者做类淘宝模式的平台,真的没那么容易。

        阿里妈妈旗下的淘宝联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CPS联盟,覆盖淘宝百万级卖家推广资源,基本上所有外部做导购的网站和应用都离不开淘宝联盟。


        今日头条“特卖”频道的电商导流合作,是典型的CPS场景,用户通过今日头条点击进入一个商品聚合的H5页面,并可以直接在该页面实现浏览、下单、购买和支付。用户成交以后,今日头条从阿里妈妈旗下淘宝联盟处赚取淘宝客佣金。

        其实只是导流的

        今日头条的特卖频道,实质上都是为京东、苏宁、天猫、淘宝等平台导流,赚的是广告费,并不涉及运营层面。

        事实上在这之前美丽说、蘑菇街等已经将这一套做到了极致,问题是,这种玩法最大的限制在于要看淘宝、京东这些大平台的脸色行事,目前蘑菇街、美丽说等电商导航纷纷转型,开始发展自营平台。



只能做电商的痛

谁懂?

        众所周知,由于无线的特性,传统的广告位模式对于用户体验有一定伤害,导致目前无线客户端面临的变现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对于今日头条这种新闻资讯类的APP,用户使用其APP主要是基于获取信息的需求,本身商业化的场景需要更加谨慎,否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毁于一旦。

        对张一鸣和他的团队来说,势必要扩大营收才能将这场资本游戏继续玩下去。

        用户规模继续扩大、增加广告投放、新的变现模式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用户市场竞争激烈

        今日头条如今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个亿,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一千万,如果能够将用户基数进一步扩大,广告业务的收入应该还能继续上升。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移动端的媒体并不是只有它家在做。搜狐、百度、腾讯等传统PC互联网的媒体巨头都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而且也在不断的发展改进,调整方向。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信息推送也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特别对百度此等搜索巨头来说,如果真要做也不是难事。



        增加广告投放路艰辛

        移动端和电脑端有很大的不同,屏幕大小有限,广告位的位置也非常有限。如果要增加广告位,势必就会降低产品的体验度。作为一个媒体客户端,人们打开今日头条是为了看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如果每篇文章中,以及文章的列表中都夹杂了大量的广告,势必会有不小一部分人选择离开。毕竟除了今日头条,又不是没有其他产品可以选择。
        所以对今日头条来说,增加广告投放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会先伤到自己。



        移动变现三板斧

        既然快速增加用户规模和增加广告投放都行不通,那么增加新的变现渠道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目前不论是PC还是移动,变现主要通过三大途径——电商、搜索、游戏,这也对应了目前最赚钱BAT的核心业务,搜索是百度的老本行,但是在用户行为更加分散的移动领域不可逆转地正在衰落;腾讯虽然是社交起家,但是真正下金蛋的业务却是游戏。


        对于今日头条来说,广告已经在做了,相对而言电商的变现能力和拓展性更为强大,既可以直接做平台或交易,也可以依托大淘宝做外围导购。所以,今日头条选择了电商。



3年“卧薪尝胆”

终于等到这一天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选择推出自营电商商城,现在的今日头条已经不可一日而语了。


        用户规模增自信

        有媒体通过投资圈人士获得了今日头条融资路演现场的照片。在路演文件中披露了今日头条近期的日活跃用户数据。截至今年7月31日,今日头条的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2亿,这一数字较去年翻了一倍多,艾瑞咨询报告中也纰漏了这一数据。如此大的用户体量让很多其他平台望尘莫及。正因如此,今日头条才有足够的自信把当初的野心发扬光大。



        资金实力强自信

        据CB Insights数据,在最近的一次估值中,今日头条估值为110亿美元;而Twitter的估值是123亿美元。

        在融资10亿美元美元没多久,又在8月11日下午,路透社消息,知情人士称今日头条将融资20亿美元,融资后估值将超过200亿美元。对此,今日头条未做出回应。


        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今日头条无论是融资还是估值,都是飞速增长,资金实力相比2014年已经肥了不知道多少倍。

        有了用户量和资金的保证,自营电商所需要的组建专门的电商团队、仓储、客服、供应商选择等方面都有了信心。


        大洋彼岸同伴力量更自信

        今年夏季,美国版“今日头条”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推出了自己的网店Shop BuzzFeed,网友可以在这里浏览BuzzFeed插画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同时购买自己喜欢的时尚、潮流、炫酷商品。网站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虽然还未分享网站收入数据,但自从6月份推出这家网店以来,结果我们非常满意,也希望能继续做下去。”


        国外同伴的试水也无疑成为张一鸣推出自营电商的强心剂。

        “天时、地理、人和”,这个男孩要开始为这个梦行动了!



害羞男孩的梦

这次能实现吗?

        然而事事都不是那么容易,最近一周不断有商家爆料泼今日头条做电商的冷水。

        小编整理了目前商家对在今日头条电商的顾虑和不满:


        毛利70%才能玩得转今日头条

        爆料商家称:“30块钱成本的东西,给达人(今日头条上的自媒体账号)开30的佣金,卖一百多。”今日头条规定,商家给达人的佣金最低是10%,商家可在10%的基础上自由设定,吸引达人为自己的商品写稿。

        为了得到流量,商家之间也需要竞争,提高佣金。因为今日头条用户的特点,客单价又上不去,只能做到一百多,于是就变成谁能压低成本,抬高佣金,谁就能得到订单。

        事实是,毛利要做到70%甚至90%,才能在今日头条上玩得转。


        多出10%的扣点

        目前商家在今日头条上有两种业务模式。一种是与自媒体合作,支付CPS佣金(成交会跳转到其他平台,在线支付);另一种,就是入驻今日头条近日开放招商的自建商城“放心购”(完全在今日头条上完成整个购物流程,货到付款)。重要的是,从商家与自媒体自行合作,到通过“放心购”合作,对商家来说,还要多付出一笔10%的扣点。


        “统一结算,统一拖欠”

        更让商家不能接受的,是不按约定时间结款。根据今日头条公布的结算规则,每月15日结算上月产生的(已确认付款的)货款金额。这本身就有最长45天的押款期。



        退换货的操作难题

        商家操作难度有点大,这个“货到付款”、“100天退换”的服务承诺是不是能保证消费者对平台的满意度呢?因为货到付款的购物方式,让物流、现金流都掌握在商家手里,签收付款后的货物,要想退换,必须跟商家协调一致,平台的服务承诺是间接的,没法兜底。


        在百度上搜索今日头条放心购,已经有消费者出现了平台协调后,商家不配合的退换货问题。

        目前来看今日头条的自营电商还只是个开始,甚至可以说还只一个噱头。就像阿里的社交梦,腾讯的电商梦,企业基因是他们头上不可逃避的一个魔咒。而作为具有内容分发平台基因的今日头条能否打破互联网企业基因魔咒,实现自己的电商梦,还需要看接下来的发展情况,不过前途应当会荆棘丛生。

        但愿这不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让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BAT 张一鸣 电商

作者:小智

来源:众智互联网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