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1-11月晋中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晋中市上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牵引,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新动能,主要指标增速加快,经济蓄力回温、稳中有升的态势
【亿邦动力讯】12月23日消息,山西统计信息网公开数据显示:1-11月晋中市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今年以来,晋中市上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牵引,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新动能,主要指标增速加快,经济蓄力回温、稳中有升的态势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指标稳中有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2.5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1-10月(5.3%)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11月完成54.6亿元,同比增长10.4%。分门类看,采矿业完成332.0亿元,同比增长4.8%,制造业完成187.9亿元,同比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6.0%。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6.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1-10月(4.4%)提升4.1个百分点。其中,11月完成85.5亿元,同比增长52.7%。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等行业投资降幅较1-10月有所收窄。民间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由负转正,1-11月分别同比增长1.3%和1.2%。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82.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1-10月(3.2%)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11月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2.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8.7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1-10月(4.5%)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11月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1.0%,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个百分点,对财政收入形成有效支撑。
进出口总额完成18.9亿元,同比下降5.0%,降幅较1-10月(-3.5%)扩大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5.7亿元,同比下降8.3%;进口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15.6%。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完成3032.3亿元和2020.1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216.0亿元和16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和10.2%,存贷比为66.6%,较上年同期(64.0%)提高2.6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非煤产业不断壮大。1-11月,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完成212.1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1%,较上年同期(34.8%)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完成54.9亿元,同比增长2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7.7%。
重点产业带动工业结构反转。1-11月,材料与化学工业、消费品工业等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同比增长7.9%,其中,冶金行业在新泰钢铁、东方希望等的带动下同比增长17.8%,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20.1%。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制造业反转趋势进一步体现。
三、投资领域加速补短板
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1-11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59.4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19.0亿元,同比增长39.8%。
非营利性服务业投资加快。1-11月,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14.2%;教育行业完成投资25.6亿元,同比增长136.2%;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9.0亿元,同比增长16.5%。
四、消费升级趋势加快
网络消费习惯进一步巩固。1-11月,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8%。
智能产品需求日益增长。1-11月,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比增长153.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32.7%,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69.4%。
五、民生领域持续改善
居民消费价格方面,1-11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3%,低于3%的调控目标。其中,食品类上涨5.6%,非食品类上涨1.1%。
环境质量改善方面,1-10月,市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49,同比下降0.7%,二级以上天数182天,优良率为59.9%,主要污染物PM2.5、PM10均值分别同比下降2.2%和7.8%。
综合来看,当前经济稳中蓄力,但面对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加上全市经济还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增长面临不少困难,经济支撑力量不稳,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阶段,要进一步抓好“六稳”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谋划发展举措,积极主动作为,为全年及明年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山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据电力局统计,1-11月份临汾市全社会用电量17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6%,增速比上月收窄0.18个百分点;11月当月用电量为1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
三次产业用电均呈增长,第三产业增速持续领跑。1-11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7%;第二产业用电量12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6%;第三产业用电量28.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4%,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持续增长,增速保持稳定。1-11月份,临汾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2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1%,与上月增速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1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7%,较上月增速增长0.05个百分点;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11.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3%,较上月增速增长0.01个百分点。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吕梁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三大目标”,落实“十大举措”,全市经济运行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增速持续减缓的局面,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逐季向好,增长潜力不断释放,呈现出了“稳步向好、好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1-5月份提高了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6月份以来连续六个月逐月提高。
(一)五大主导行业“4增1减”,白酒产业拉动明显。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在5%以上的5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7.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其中,白酒行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最大,白酒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炼焦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3%,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6个百分点。
(二)超七成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1-11月份,全市17种主导工业产品产量“11升1平5降”。其中,产量增长的分别是:原煤产量10849万吨,同比增长6.5%;其他洗煤产量3483.7万吨,同比增长6.6%;焦炭产量2371.4万吨,同比增长16.7%;发电量263.9亿度,同比增长27.1%;铁矿石成品矿产量781.6万吨,同比增长7%;白酒产量170147.6千升,同比增长34.5%;水泥产量577.4万吨,同比增长10.4%;生铁产量437.2万吨,同比增长7.6%;钢材产量318.4万吨,同比增长7.5%;氢氧化铝产量1578.4万吨,同比增长3.5%;原铝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276.5%。产量持平的是:氧化铝产量1098.3万吨,同比持平。产量下降的分别是:洗精煤产量6002.2万吨,同比下降0.3%;铝土矿产量191万吨,同比下降43.6%;铁矿石原矿产量2164.7万吨,同比下降2.6%;农用化肥产量7万吨,同比下降19.6%;饲料产量73.7万吨,同比下降16.3%。
(三)工业用电量小幅回升。1-11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1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四)非传统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11月份,全市非传统产业(非传统产业是指除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以外的其他工业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快于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7.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拉动力高于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1.5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年初提高了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五)非煤产业持续发力。1-11月份,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拉动力高于煤炭行业2.1个百分点。
(六)两项考核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11月份,全市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剔率价)47.51%,占比降低了1.16个百分点,超出省考核目标(降低0.75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53%,占比提高了1.33个百分点,高于省考核目标(提高0.75个百分点)0.58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继续加快
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8亿元,同比增长31.6%。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1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从6月份以来震荡上行,比1-6月份加快了2.9个百分点。
(一)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过半。1-11月份,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41.5亿元,同比增长34.7%,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5个百分点。
(二)投资项目同比大幅增加。1-11月份,全市在库投资项目(不包括房地产项目)1138个,比去年同期净增30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比去年同期净增63个,5000万元以下在库项目比去年同期净增240个。全市施工投资项目977个,比去年同期净增232个。其中,500-5000万元施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净增193个,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净增39个。1-11月份,房地产在库项目132个,比去年同期净增16个;房地产施工项目85个,比去年同期净增7个。
(三)发展后劲显著增强。11月份,全市新入库项目70个。其中,新入库500-5000万项目47个,5000万以上项目20个,房地产项目3个。1-11月份,全市新入库项目667个,同比增加101个。新入库项目共完成投资21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9.7个百分点。
(四)重点项目拉动作用明显。1-11月份,全市在库省重点项目14个,完成投资77.9亿元;在库市重点项目76个,完成投资105.4亿元。90个在库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83.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8%。
(五)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市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完成226.2亿元,同比增长22.1%。
(六)房地产市场运行良好。1-11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7亿元,同比增长5.2%。房屋施工面积90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6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3%;商品房待售面积5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
三、消费市场继续转暖
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1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加快了7.4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7.3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从10月份由负转正以来继续向好,比1-10月份加快了1.2个百分点。
(一)城镇市场支撑作用明显。1-11月份,全市城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3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市场消费增幅高于农村市场1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市场主要依靠城镇市场带动实现小幅增长。
(二)网络销售由负转正。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销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1-10月份提高了5.8个百分点,比1-9月份提高了13.4个百分点,比1-6月份提高了33.7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1-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5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0.7亿元,同比增长5.6%;非税收入完成38.8亿元,同比增长30.7%。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36.2%;资源税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13.9%;两大税种增收9.5亿元,成为全市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五、对外贸易小幅加快
1-11月份,进出口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5.2%,比1-10月份加快了0.5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省第四位,增速排名全省第六位。其中,出口额20.2亿元,同比下降6%;进口额19.8亿元,同比增长19.7%。
六、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61.7亿元,比年初增加27.6亿元,增长12.1%;其中,住户存款1764.4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为68.9%,比年初增加161.6亿元,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1165.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增长1.4%;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43.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72.3%,比年初减少14.3亿元,下降1.7%。存贷款余额持续增多,货币资金环境稳步趋松。
七、市场物价总体平稳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小幅波动,同比上涨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7%,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4.6%,医疗保障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7%。
八、邮政业务较快增长
1-11月份,全市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4%;业务总量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30.4%。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2.4%;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5200.7万件,同比增长9.2%,邮政寄递业务服务收入完成2806.4万元,同比增长8.2%。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005.9万件,同比增长46.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9.3%。
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99.51,与1-10月相比基本无变化。
-------------------------------------------------
1-11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0.9亿元,同比增长7.7%。
1-11月,全省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68.1亿元,下降0.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11月,限额以上单位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60.9亿元,同比下降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7.2亿元,同比增长6.9%。
按消费形态分,1-11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891.7亿元,同比下降0.4%;餐饮收入额76.4亿元,同比增长1.1%。
2019年1-11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主要数据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968.1
-0.3
其中:汽车类
576.0
-3.4
石油及制品类
325.5
-9.3
金银珠宝类
35.6
1.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29.9
7.0
通讯器材类
15.2
11.8
粮油、食品类
193.6
7.4
饮料类
22.7
-1.8
烟酒类
71.1
2.5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86.0
1.3
化妆品类
27.3
7.1
体育、娱乐用品类
3.2
-17.0
附注
1.指标涵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2.调查对象
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3.调查方法
对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