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干货】我是如何从0做到1亿粉丝的?

微信公众号:有招get   大招阅读:665赞:192020-01-03

每个人对于这个事的人认知叫法和它的逻辑结构不一样,但它的形式没什么可创新的地方,就很简单,我觉得不是特别难。

今天主要跟大家讲一讲我自己做短视频的一些经历。 和我自己在做这个事情过程中的一些解法。

首先,我想聊一聊我对这个事情的本质认知是什么样的,便于没有做过的小伙伴能够快速认知。

第二是分享一下我实践的经验,看看有哪一些常见的误区和坑。

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刚才主持人介绍完了,然后我主要列举几个数据,这几个数据分别是我过往的一些经历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自己大概运营了有4万多个社群,然后个人号大概有几百个。 然后小程序一共有10多万的用户,抖音账号有几百个,然后小红书的账号有百十个,然后快手的账号有一些。 类似公众号粉丝大概累计有几千万。

我最早做微信公众号,早先还做人人网公共主页,后来做微博,我觉得所有做互联网平台获客的底层逻辑几乎是一样的。 在我眼中用户新增好像并不是很难,我觉得抖音现在好像也不是很难。

我看有很多小伙伴露出了鄙夷和难以置信的笑容,先放下手里的臭鸡蛋和菜叶子。 然后告诉你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好像没有特别的难。

从我个人角度讲,我自己的背景很普通,院校也是普通院校。 团队的背景也很一般,我去年回到山东创业,当时我们团队招的的小伙伴都还大多没有毕业,只有两个人是正式毕业了的同事,三个,剩下的同事都没有毕业,实习就开始在这实习。

我觉得,可能是2018年做这个事运气比较不错,很容易把这个事做成了,时代的机会也不错。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总结了一个公式,我给大家解读一下。

如果你要想获取大量用户,首先你得选用户多的行业,你不要选一个特别小众的行业,如果你选一个特别小众行业天花板就是100万用户,比如说你想给全球身家过亿的人做理财,你就没法做一个百万粉丝的公众号。

需求要高,什么叫刚需?大家肯定知道,所有底层的需求都叫刚需。

然后,门槛相对比较低,让大家参与的时候门槛相对要低一些,不要特别的高,特别高肯定就很难吸引用户。

比如说三节课现在做的很多活动,其实门槛就就有一点点高,不过产品品质还不错,就容易靠产品品质,然后带来大量的用户新增。但是因为他的学习本身反人性,门槛稍微有点点高,可能就不太容易引起疯传。

再有就是辨识度高。辨识度高,就是你要区别于其他的产品,要有你自己的独特的标志,他可能是有大V背书,也有可能是有更多的数据烘托,它非常的有效等等很多。

这对于用户增长来说,是一个基本前提。 接下来,就进入到今天最重要三个主题,就是关于短视频能不能做?好不好做?赚不赚钱?

首先是能不能做。

关于能不能做,我在这张图上,列了一些我和很多人交流之后,发现大家遇到的常见的痛点和问题,然后我给大家分别解读一下是什么意思。

不算私域,不能多次触达。

私域这个词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短视频订阅,尤其是抖音,它的确不像是私有流量,你即使做到了1000万粉丝,你发一条号的新的抖音视频的点赞数,也不是只有1万粉丝的点赞数的1000倍。

我翻译一下,比如说李佳琦有3000万粉丝,或者是毛毛姐有3000万粉丝,他发一条视频也就只有30万在。 如果我有一万粉丝的话,是不是理论上我发的就只有100个赞才对?

但是不是,你看很多人有1万粉丝,他也能够出100万赞的作品,也能够出30个赞的作品,也有可能出3000、5000、1万、100万都有可能,对吧? 所以它不能多次触达,它是属于平台的财产,不是属于你的财产,包括咱们的个人微信号,其实也是属于腾讯的资产,不是属于我们个人的资产。

内容太新懂得人才太少。

这个是实际情况存在的。 我们翻了招聘网站上非常多的简历,面了非常多的人,然后最后发现能用的人真的很少。 少到什么程度呢? 少到在座的各位所有人都去招编导,我觉得可能在座的各位的公司的编导里边,也不见得有几个靠谱的,就是那么少。

因为在抖音上,你觉得靠谱,大概率是这个人能够从0做到1,做过100万以上的抖音粉丝账号,但是在整个抖音平台,在7月份的时候公布的数据,就只有5000多个粉丝在100万以上的账号,对吧?

你平均到全球来看的话,然后再搁到北京,再搁到现场,在座的各位,其实大家做过百万以上的真的很少,其实粉丝过1000的就只有不到10个人,更何况粉丝过100万的,所以其实人才是很少的。

但是,有这么多困难,抖音还能不能做呐?

在我看来,是个机会,因为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机会了。

至少这里还是有流量的,而且流量真实,而且流量的需求真实,而且平台的体验在变好,而且有很多人赚到了钱。

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公司在抖音上的日投放金额已经超过200万,说明,整体上大家是能够通过抖音赚到钱的。

关于能不能做,我们需要判断一下,这是一个真机会还是伪风口。

比如说我觉得AR、VR就不算是一个大的机会,因为它的参与用户很少,很多用户就只是体验过而已。

但是像短视频它的日活,现在在前一段时间刚公布的时候,像抖音是3.2个亿,然后快手的日活也突破了2个亿。

可以理解为这是一项全民都知道的一个产品,至少它的整个用户画像,是跟微信的用户画像是一样的,或者是相似的。

其次用户体验好。 伪风口就是你用这个设备用得非常费劲,真风口就是它让这个产品的体验在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变好,而且用户用起来非常的舒服。

然后各项数据高,留存在变高。这个日活在提升,比如说有很多大的,用户过亿的互联网产品,比如说美团,它已经在首页,你可以自己去打开美团看一看这个比例,它有一定数量的内容,全部用短视频来呈现。

包括小红书,它其实用很多内容,也是用短视频来呈现,包括BAT里边的A和T还有B他们也都在做短视频,而且A和T其实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

然后从业者的收入也非常高,大家肯定也在不同各有不同的场景下,看到了从业者的收入,这个地方就不展开细讲了。

伪风口其实是可以判断的,就参与的用户很少,然后用户体验一般,各项数据很低,各项数据很低就是它的用户停留很差,然后用户的日活也很低。 然后再有它是个别头部公司的机会,然后大部分的企业无法参与。

所以,总的来说,短视频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如果你的公司规模100人以上,说明你们大概率是有自己稳定的产品和稳定的收入的。 对于大家来说,短视频存在的机会叫大规模、低成本、标准化的采买流量,然后高价值的把流量转化出来。

但是,如果你不能够大规模,企业就没法在这个事上享受到这波红利,如果你没法标准化,企业就没法大规模的去采买。 所以其实还要低成本,就是你要算成本的账,不能过高的投入成本,最后,你还能够稳定的实现流量变现。

什么类型的企业不适合呢?

低频次,低毛利的产品不适合,但是不代表低频次和低毛利的产品和企业没有活着的价值,因为低频低毛利的产品,它有别的获取流量的方式,他不见得是通过短视频。

接着,来说说持续时间的判断。

第一个是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完整的,然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它能够移动,无时无刻的不伴随着你,同时它的支付非常方便。 然后再有流量便宜了。

其次,它的变化是不可逆的,什么叫不可逆?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北方人习惯了吃面食,南方人习惯了吃米饭,这也是不可逆的。 然后你习惯了竖屏滑,你习惯了使用手机,你习惯了早上起床的时候要打开手机刷一刷,有可能是朋友圈,也有可能是看一看聊天,也有可能看一看有没有新消息,这就是你的生活习惯,你很难发生变化了。

所以这个商业模式怎么看,它都是一个正向循环而且不断迭代的一个事儿,如果中间不会发生特别巨大的变化的话,它不会变化,就是它是不可逆的。

然后判断的数据就是有几个平台的用户的使用时长、用户留存和用户转化的数据都非常好。

整体上,我们可以明确一个结论是,短视频一定可以做。

然后好不好做?


好不好做? 其实话分两方面讲,你说好做它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团队,他可能对于大部分团队来说,不是你假想的那么容易,但是,对于有内容能力的团队来说,并不会那么难。

但是,具体来看,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难在它的环节非常多,如果大家做过新媒体的公众号,我看这事上手特别容易。 因为图文的环节比较少。

但是做短视频的环节,比图文的环节要多。

其次,事情比较新,大家可能已经习惯了微信生态,但是到短视频生态里面的确是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化,你过往的知识不能“直接”套用。

这里直接打了个引号,是想说,具体的方法不能套用,但是底层的方法论是可以套用和迁移的。

那么,除了方法的变化之外,还有哪里有困难?

我之前发过一个朋友圈,互动量很高,内容是,如果你用的人都是60分的,然后和你用的人都是120分的,最后的差距大概是32倍。

但是,有可能这个人是10分的,就是一个是0.6分,一个是1.02,如果你用的这个人,他本身是个5分或者10分的人,他跟你们的差距是数百倍的差距。

大多数大公司的状态,常规的人都是0.6、0.7的状态。因为环节增加了,而每个环节的人依旧很平庸,这就导致整体的差距被拉大了。

这其实是关于短视频不好做,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真正的优秀的人并不好找,你大概率只能找到60、70分左右的人。 这个是,短视频难做的关键。

那么,短视频不好做,我们又应该如何做短视频? 我们要如何制作内容和搭建团队?

关于做短视频,我其实是用了五个关键词:

观察、解构、内化、制作、放大。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和解构一个短视频。

比如说短视频和图文的,比如说图文的作品,你解构它之后,它就是有图片和文字,再多一点的话就是叫如何选好看的图,如何做好看的排版,就像报纸一样。

视频其实比图文,比报纸,还是要复杂一点的。 它复杂在哪呢? 待会给大家详细看一下。

然后当你解构完了之后,你要把它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就是如何把它内化为你自己的,你身上的,或者你们团队身上的能力,内化之后再去制作。 当然两个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可能是边制作边迭代,然后再内化为你的能力,你也可以是内化完你的能力之后,再去赋能给要制作的产品,然后把它去做升级和迭代。

我觉得短视频的本质,是要相对大规模、低客单价、标准化的去采买流量,所以你必须要把这个事情标准化才能做大。 但是,要如何能够将内容标准化呐?

接下来这张图,讲的就是关于这个,如何能够标准化的拆解和制作内容。

这张图,就是麻辣德子做锅包肉的教程,当然你也有可以用这套方法论,你也可以用这张图去拆解李佳琦,或者去拆解其他的人,在做的这个事。

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版本,我们还有一个简单的版本,但是我觉得大家要学会复杂的去看,你还可以更复杂,比如说你还可以在后面再加一些内容,比如说有内容、文案、景别、拍摄角度、镜头运动,你还可以在这里写上起承转合在后面对吧? 是有没有起承转合,还可以写上他的服化道是什么样的,还可以在背后写场景。

你在认识或者叫研究结构一个作品的时候,你把它的研究维度量化的越多,你再去认识和复刻它的时候会更容易一些。 我说的是复刻,不是说是抄袭,当然也可以抄袭。 在平台草莽期的时候,所有的规则不完善的时候,你可以抄袭,抄袭是一个跑马圈地的过程。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了,就很难跑通了。

但是,从这一点能够看到,整个我们的能力项是在发生变化了。

关于好不好做的第二点,是内容制作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之前的时候是叫一个作者叫一个写字的,现在叫一个编导,之前的形态是图片加文字,现在是视频。

第三是,对于团队能力要求有变化。

过去,图文就要求写作、排版、找图。现在人物、剪辑、摄影都需要。

所以你在搭团队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可能你的团队的小伙伴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他的能力一定会遇到他的短板。

我们看这张图,图文和短视频之间,能力一定有交集,交际就是内容。

做图文的人在内容上,在内容的制作、在内容的写作上,在找图上、在配注释上等等是非常有经验的。

但它的不足在找人的时候,比如说到底什么样的人物适合,做图文内容的人可能会出现无知而带来的偏见。

偏见觉得我长得丑,不能上镜,很多老头老太太在抖音上也有很多人看,也有很多大叔胡子拉碴的也有人看对吧? 还有很多人可能身体有残疾,你说他美吗?

如果按照世俗的意义来讲这个人可能不是一个美女或者是一个帅哥,但是在抖音上也有很多人看,但是如果能够把他的人物的形象要跟他的人设匹配起来就可以了。

你自己只要觉得你符合这个人设,你想让自己不断的被大众所知晓。 就可以出镜。

摄像当然有很多要求,剪辑有很多要求,但是这些人供给都很充足,在我看来,其实难在哪? 难在做内容的人。 或者说,是招编导很难。

我们招摄像和剪辑的现实情况是我们在打开招聘软件,乌泱泱的有一堆摄像和剪辑给我们发简历,很多简历最后我们都筛不完了。

但是我们招编导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要在网上搜,搜完了之后,这个人给我们发简历发现不行,那个人发现简历也不行,就很多人的简历都不行,这是其一。

其二是我们想去搜了一些头部公司的,或者是有头部公司过往履历的人的名字。 发现他虽然在头部的MCN机构或者是做过短视频的机构,但是他没有经验,或者是只是参与的经验,不是他操盘,不是他带战队。

所以,他的专业能力还OK,但是他的一些底层能力,很一般。 比如说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本质思维能力、洞察力、学习能力、开放程度、是否坦诚、自驱力是否强这些点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我们在招编导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时候刚毕业的同学,他的基础非常不错。

但是反而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同学,就毕业了四五年五六年,工资要到了不到2万块钱1万多块钱,但是他的能力并没有办法复制和迁移。

有内容能力的团队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会更擅长更容易上手。 而且本身已经有现有的业务,去指靠花钱去做这个事不见得好做,不见得能做成。


最后聊一聊,赚不赚钱?

简言之就是投入多少收益多少? 投入就是你的成本,你的成本可不是只有人工,其实还有一个成本叫时间的成本,时间的成本是体现在哪呢?

去年我们在做的时候,去年年初到去年年底,抖音的用户从3亿翻到了两点多亿,它大概翻了接近8倍。 但是我见过很多资深的投资人都觉得抖音这个事情好像没有做的价值。

所以它的成本在于什么? 用户增长已经渐顶渐缓的情况下,你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入场了。

比如去年我们做的时候,我们做职场类的账号,我在抖音上搜职场就有30多个大号,大号普遍叫粉丝在10万左右的。

我当时一个朋友说他大概三个周做了有70多万粉丝,我就天天看他在别的群里聊天记录,然后就研究他的账号,我不是会只研究个结构,我就研究他的所有的要素,研究他的团队,研究他招聘信息,研究一堆。

我发现这个事好像没有那么难,我们就得做,然后就试试试各种试。 试完之后试了有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我们就成了抖音第1个职场过100万粉丝以上的账号。

后来我发现有人抄我们了,而且也做了有十几万粉丝,我一想别人抄我们成绩,我们别让别人抄我们,我们自己抄我们吧,我们就招了一些人自己抄自己。 后来等于前10的职场类的大号有5个是我们自己的。

图文内容我觉得一期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它一天的成本大概是在500~700块钱。

但一期视频,一个编导一天可以写两个脚本,摄像一天可以拍三个视频,剪辑一天可以剪两个片子,达人一天可以拍3~4个片子,但这个事儿是在北京,我按照这个模型来算,你在二线城市其实还是蛮适合的。

图文内容的设备就是手机电脑敲敲字、网上搜搜图对吧? 凭脑子就可以资产非常低。

做短视频,你除了有手机、电脑,还要有单反,还要有稳定器,还要有收音设备,还要配灯、配外拍,外拍还要有交通、餐饮,还要有场地,还要有服化道等等,还有很多东西。

但是你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来做,但是如果你后面想跟别人PK的话,其实还是要设备上要提升一下的,但主要核心不是在于设备,但是我要给大家算成本。

这个收益其实我写了大概有五六个阶段,我写的有上、中和下,PPT上没有显示特别全,它的收益的机会点也非常的多,在于广告收益、电商收益,还有整个产业链上的收益。

收益分别体现在哪呢? 大家的差距有可能是上万倍的差距,比如说李佳琪一年挣10个亿,你可能一年只挣1万块钱或者挣10万块钱,差别上万倍是非常正常的。 你可以把它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他在短视频平台上自己做了一个购物的卫视频道。

因为很多人现在你看去年所有的省的卫视的广告规模加一块应该是在1000亿左右,但是整个字节跳动就是抖音今年的广告收入大概定的目标是在六百亿左右,但去年只有200多亿,今年已经600多亿了。快手大概定的目标是200多亿,所以这两个平台加一块在慢慢的残食掉非常大量的电视的广告的份额,当然这是上限。

还要刨掉整个的成本,比如说编导的成本、摄像剪辑的成本,还有单反的成本、器材成本等等。

下限有多低,我前一段时间跟一个MCN机构的总监聊,他当时是一个分公司的一个CEO,后来那个分公司给裁掉了,后来分公司关闭了,公司就回到别的城市去了,他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当CEO。

前一段时间跟他聊的时候,他说不要给我提什么MCN了,我现在已经回家做生意了,我说你做什么生意,他说我觉得MCN这个事挺扯淡的,就说明即使是在大的机会下,也有很多公司做得不好。

最后再给大家来个总结。 短视频能、好、做、吗?

第1个知识短视频能做吗? 能做。

好做吗? 不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好做的,最好是团队有一定的经验,招到合适的人,而且你们这个项目要匹配。

短视频要做吗?

我觉得能做。 所以建议大家要做,因为你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而且你上了牌桌之后尽量不要下牌桌你才有可能有翻盘的机会。

它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它虽然利润不像微信那么丰厚,但是在这个领域里面竞争的人也不是很多,利用好这个机会,毕竟老板给发工资还能学习,这种机会不是一直都有的。实在不想做不要勉强自己,活得开心一点。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老师站回来吧,因为我们其实知道这些环节,因为我先就代表这个线上就像直播刚才没有问题,但是大家都特别强烈的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就这张图,您当时是怎么把它用起来最后变成一个短视频制作的方法论?

苏: 我们当时在做的时候可比这个复杂多了,我这是给大家解构的简单版的。 因为我之前做公众号的对吧? 我做公众号的时候就是研究公众号的什么头像、菜单栏、个人介绍……菜单栏它有一个3×5的菜单,我在研究它每一个3×5的菜单代表的是什么。 关注后的自动回复分为三种自动回复,叫关注后自动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还有非触发关键词之后的自动回复。

我们解构抖音这个产品,我们去琢磨用户的使用习惯,把产品就画了一张很大的图,画完这个图之后就去解构,抓要点,抓要点最后发现抓产品,我说这个产品就是短视频这个作品。

我觉得对我们来说对引导用户关注最有效的是那几个页面,分别是头像、描述的话和内容本身。

我们去解构内容本身,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无非就是一个一分钟视频,我们就解构它的每一秒,就拉片,学电影的人都知道或者学编导的人就是拉片,拉片就是不断的去研究和解构一个产品。

我们研究作品就是这么研究的。 最主要的是要研究文案的部分,最右侧是视频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好理解。

怎么去运用就是,因为我们拆的是一个美食的账号,我可以展开来说一下。比如说你做的是一个培训类账号,我拉的别人片子是一个中景,它是一个固定机位中景,一个人坐在一个椅子前面,坐在一个椅子上讲,讲培训讲短视频该如何制作,我就知道这个场景还可以做。

场景换了、人物换了、主题换了,但是整个的呈现的形式是没有变化的。 内容其实就比较好讲了,你就讲你擅长的领域去植入进去就可以了。

每个人对于这个事的人认知叫法和它的逻辑结构不一样,但它的形式没什么可创新的地方,就很简单,我觉得不是特别难。

注:文/大招,公众号:有招get,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标签:

作者: 大招

来源: 微信公众号:有招ge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