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的政策影响下,会出现众多参与企业与头部平台企业形成“朋友圈”网络的现象,理性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亿邦动力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如果没有基本功,谈飞猪真的就是机会主义者。”
放眼当下,能谈得上“风口”的,“新基建”可谓当仁不让。默默耕耘十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能够与5G、人工智能等并驾齐驱归入其中,似乎也要起飞了。
多家头部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亿邦动力了解到,特来电目前已在333个城市投建充电网络,预计2020年特来电及社会资本合伙人共投资20亿,投建公共充电桩50000个。星星充电将投入几十亿资金发展大功率充电,今年中旬还将发布“30亿助力新基建”计划。国家电网成立了“新基建”小组,今年计划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
资本市场也开始有所动作。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公布“新基建”七大领域后的第二天,特来电便宣布获得来自国调基金、国新资本、鼎晖投资共同领投约合13.5亿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在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行列之后,将会催生出万亿级别市场。
说充电桩是没有“基本功”的“猪”,这必然是不正确的。但“基本功”是否扎实、能不能“飞”得起来、怎样才能“飞”得更高,却是可以探讨一番的。
万亿市场背后的危与机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备,充电桩显然是跟不上前者发展速度的。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到2020年底,中国要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然而截至2020年2月,这一数字仅为3.2:1。
4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公布了一组数据:预计今年内完成100亿元的投资,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0万个,私人桩约40万个,新增公共充电站4.8万个。
可以说,充电桩建设一直在加速,但总量仍然不足,加上疫情影响,2020年底可能难以完成规划目标。
国电通智慧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宋宝松向亿邦动力表示,除数量问题外,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市场依然存在运营效率不高、占位问题突出、商业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例如由于以往充电桩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摊大饼’,造成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但同时覆盖率又不足的矛盾。加之,重建桩、轻运营的经营模式,造成设备故障率高企以及油车占位等现象,也直接影响到了充电桩的使用率,进而影响到项目收益。”
不仅是项目收益,重资产、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充电桩企业盈利之路道阻且长。
特来电作为第一家公开宣布盈利的企业,五年投入50亿元,前四年累计亏损6亿元,直到2018年才跨过盈亏平衡线。特来电新能源董事长于德翔曾说,“前期大家必须要进行投资,特来电投了这几年我亏了8亿,别人想干这个事不亏5个亿很难做成”。
尽管如此,“新基建”下的充电桩行业依旧值得期待。
星星充电战略市场总经理向冀认为,目前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正处于稳步提升的阶段,参与企业都在逐步趋于理性,整个行业积累也形成了技术、资本、网络等方面的壁垒,不会再像前几年出现的数百家企业投建和平台建设的浪潮。但在新基建的政策影响下,会出现众多参与企业与头部平台企业形成“朋友圈”网络的现象,并且理性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此外,从产品的性能与科技水平来看,之前充电桩市场产品差异化程度还不是很明显,但像星星充电这样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一体的平台性企业,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对充电设备都在进行大量的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也引领着行业的发展。随着新基建的推行,相信充电桩的智能化与科技水平也将会得到飞速提升。所以这次的新基建,不是新的基建,是新型基建,跟5G、特高压等其他新基建领域一样,包含了很高的科技含量,是跟之前基建的很大区别。”
产业链的浩瀚蓝海
尽管行业“基本功”还不够扎实,但无法否认,其中蕴含的潜力巨大。那么,各企业应该如何进一步升级、把握好“新基建”带来的机遇呢?
业内普遍认为,在运营环节、商业模式、数据价值都要下功夫。
向冀告诉亿邦动力,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影响,充电桩产业的投资价值必将会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投资必然会注重前期的投入与后期的运营回报,这两点都将影响投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运营环节,真正把握住客户、服务好客户,才会有未来取胜的利器,这也会促进企业们不断优化充电桩的精准投资和提高服务水平。
“今后将会围绕充电桩出现更多的商业模式以及应用场景,比如V2G、V2X等技术的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智慧能源小区等都是未来生活的大趋势。随着充电与车辆更加密切的联系与数据开放,每一个充电行为背后都有着大量数据的产生,从电池信息、用户车辆信息、充电信息等都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增值数据服务,为像二手车、用户画像等提供更多支持。”
宋宝松也强调,在传统基建模式下,投资方主要强调在硬件方面的投入,追求数量上的规模效益。在新基建的模式下,充电网络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诸多新技术上的优势,则成为能否赢得先机的关键。
“充电网络的产业价值链已经开始从上游设备逐步向中游运营领域转移,同时基于充电数据的后服务市场,也具备成为下个风口的潜力。相关企业在新基建项目中,除了固有的充电设备之外,更应该关注管理平台、运维平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服务的体系建设,充分挖掘运营和后服务市场中的价值。”
寡头集中,中小企业要“抱大腿”?
客观地讲,由于新基建项目对于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多重机遇面前,往往是行业的龙头企业直接参与的机会更大,也更占优势。新能源充电桩的市场格局已现端倪,寡头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目前,以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行业头部玩家都在积极布局“新基建”项目。
特来电品牌总经理赵健告诉亿邦动力,特来电一直坚持“做的不是充电桩,而是充电网”。在新基建背景下,企业正在加速充电网的投资布局,加强“网联化、智能化、安全化、调度化”。
“国家发布新基建,特来电333个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加快推进,137个场站安全保障下立项、建设,预计2020年特来电及社会资本合伙人共投资20亿元,投建公共充电桩50000个,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星星充电将投入几十亿资金发展大功率充电,并且进行整个充电网络的分层运营。此外,今年企业将发布“30亿助力新基建”计划,斥资30亿元构建国家充电网络。
作为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所属的国电通,将基于“基础设施+运营平台”模式,加速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应用场景的融合,搭建共享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加强与充电桩运营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停车场、电动汽车制造商等各方合作,共建产业生态圈,积极培育新型商业模式。
那么,这是否代表中小企业就会遭遇“洗牌”?实际上,头部玩家都明确表示可以带中小企业一起“玩儿”。
赵健表示,因为充电网是一个包含设备网、控制网、数据网、能源网的复杂的技术系统,中小企业没有长时间的资金、技术、团队投入很难建立核心竞争力,但是并不代表不可以参与充电新基建建设。
“最好的方式是与头部企业合作、共建,那么不管中小企业有何种资源、优势,都可以借助充电头部企业的技术、产品、平台,利用好自己的资金、场地等资源,合作共赢。”
特来电&合伙人共建方案(图片来自特来电官网)
向冀坦言,星星充电作为平台级企业,非常欢迎中小企业加入生态合作,并且近期将发布3年30亿的投资计划,建设智慧充电网络和开放的平台,与参与进来的中小企业合作共赢。
“比如,可以加入我们一起建设充电站并联合运营,还可以共享我们现在的全国客户、流量伙伴、以及运维和工程等服务网络,同时也可以加入平台为运营商们提供增值的服务,比如像智能无人售货机、分布式的休闲娱乐设施、洗车等领域的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到我们的新基建发展中来。”
星星充电充电站城市合伙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