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师团队:一年救了2500个自杀者

电商在线  金斌阅读:1465赞:682020-08-18

深夜的北京,寒风刺骨。两名警察一口气跑上8楼。房门敲开时,女主人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警察直截了当地问:“你家是不是有个女儿,她在家吗?”

  深夜的北京,寒风刺骨。两名警察一口气跑上8楼。房门敲开时,女主人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警察直截了当地问:“你家是不是有个女儿,她在家吗?”


  一个多小时前,这户人家的12岁小女儿,在一家网店寻求某一商品未果之后,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问题。


  “什么方式能最快地死掉?”


  当天傍晚,小女孩与母亲发生了口角,气愤的母亲指责她不听话,并扬言,要将她的小宠物扔掉。小女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越想越睡不着,如果连唯一的心理寄托的宠物都要没了,自己还怎么活下去。


  隔壁房间的父母已经睡下,她开始在网上搜索能让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


  她最终找到了一家网店,搜索某一商品,却空无一物。于是,小女孩联系了客服。


  小女孩开始说出狠话,“你们这里买不到,我就去其他地方买,其他地方买不到,我就要从窗户跳下去。”


  直到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师团队根据顾客和客服交流留下的信息,报了警,警方上门劝阻后,危机才总算解除。


  后来,他们才知道,小女孩曾有过自杀的经历,那一次,就是她的母亲及时发现,强行将她拉到医院洗胃。


  这些隐匿在互联网背后的“自杀干预师”们,每天都会与类似的事件狭路相逢。


  拦住自杀者


  自杀干预师,严格来说,至今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但这不重要。从去年的7月至今,他们已经将2500多个走到悬崖边缘的轻生者,重新拉了回来。


  团队的负责人武纲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救人经历。


  那是去年的7月,一个卖家向他求助,有一个客户正在店里咨询“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自己去的更快一点”。在交流中,对方透露了想要自杀的念头,而且还反过来跟他说,“你不要安抚我了,我只想走得快一点。”


  根据顾客向商家透露的信息,他们发现这名顾客是一名女子,杭州人。眼看情况比较紧急,武纲赶紧和团队同事报警,此后派出所民警带着医生,很快就找到了人。


  原来,这位女子最近多次跟父母吵架,那天早上她又跟母亲大吵了一架。吵完之后,父母都去上班了,但她一时想不通,就打开了家里的药盒,一口气吃光了一整板的感冒药,之后她觉得还不够,便去网店又买了一些东西,就向客服问了一句。


  就是这一句问话,救了她一命。


  武纲在阿里安全负责风险业务治理,他对接治理的一些商品,本来是正常售卖的商品,线下都能买到,但这些商品一旦被滥用,可能会存在风险,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增长,风险也在快速增长。


  他记得,刚接触这块业务时,基本上一个星期,他会遇到数起有自杀倾向的案例。“每天那么多订单出去,你又不可能每一个订单,都问对方买来是干嘛的。”


  一开始,武纲想到了禁售或分层治理的方式,但显然,单纯地把风险商品拦下来之后,对于那些有轻生念头的人,他们依然可以有无数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甚至遇到过一个人,“想要用辣椒辣死自己。”


  当时,阿里的客服人员思思在接到这个消息时,也是愣了好一会儿。


  那位男孩与相恋两年的女友分手后,无法接受现实,同时又遇上工作受挫,就想通过吃辣椒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商家和客服小二外呼安抚,对方才放弃自杀的想法。


  “我们能不能往前再走一步,更主动地去预防和劝阻人们的自杀行为。”



  干预


  很快,几乎所有商家都接到了一份识别指南:在医院、城市小区、学校周边购买特殊商品的客户要多加注意;乡镇休息时间早,凡是在深夜购买一些商品类目的订单也要暂时列入危险情况。


  以往在网上搜索“安眠药”,会出现一个“非常抱歉,没有找到相关的宝贝”的页面。而从今年6月开始,他们联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等,做了一个公益的“守护生命计划”宣传页面,如何排解焦虑,如何正确认识抑郁,都做成了科普视频。只要是搜索“安眠药”等与相关内容,就会自动跳出这个页面。


  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武纲和同事们最终构建了一整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联动商家、公安、第三方机构的干预机制。


  这项工作要走出去,关键还是要商家的配合。但是按照处置流程,无论是暂停发货,还是拦截订单,都会对商家产生影响。


  曾经有一对夫妻,丈夫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妻子寻死觅活,就网上买了一些东西,准备用于轻生。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师团队感知风险后,将订单拦截。但是客户没能等到商品,就去投诉商家。商家没敢直说,只说是物流原因,结果对方给了差评。最后,还是通过跟对方丈夫说明了情况,由他去安抚,将差评给取消了。


  实际上,商家经历这样的事,向阿里反馈后,平台也会帮助其做好恢复信誉的工作。为了维护商家利益,团队还申请开通一键报销功能,并定下规矩,凡是有关自杀拦截的订单,损失将由阿里承担。


  不过,让武纲没有想到的是,商家非但没有太多抱怨,一旦遇到类似的风险订单,都会积极响应。去年,网店“盛源农资”的老板王先生,因为事先给客服做了培训,就成功劝阻了多个有自杀倾向的人。


  另一位淘宝的农资卖家李俊刚也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正常情况下,店里的买家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以及部分农资分销商,收货地址以村里、仓库或者农业基地为主,一次购买量较大,“如果收货地址在居民单元楼,详细到门牌号,而且只买一瓶,风险就很大了。”


  一旦怀疑某个买家用途不寻常,店里的客服就会进行劝阻,如果劝阻不了,仓库就干脆不给发货。但绝大部分订单,都能拦得下来。


  有些人还是走了


  有人在劝阻中对生活重燃希望,也有人无法面对现实的苦难。


  一个在广东打工的贵州小伙子,在淘宝上咨询了某一正常售卖的商品。因为此前,这个客户就搜索并咨询了相关的商品,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团队感知到了风险,第一时间报了警,警察很快回复,对方生活正常,现场也没发现异常。实际上,当时那笔订单,已经被成功拦截下来。


  但是,过了几天,武纲听到一个消息,人还是没了。


  虽然最终确定,小伙子买来用于自杀的东西,并非来自淘宝,但整个团队还是一下子陷入了悲凉。


  “本来我们已经做得比较好了,风险感知对了,订单也拦截了,警察也去安抚干预了,甚至还跟房东打了招呼,但最后,我们还是没能拦住他。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助感。”


  每一个离去的生命,都深深地刻在干预师的心里,挥之不去。

  活下去的理由


  想要自杀的原因,五花八门。年纪大一点的,多半是因为负债,或者家庭破裂,青年人更多的是遇到一些小挫折,工作不如意,感情不顺心,而年纪再小一点的,更多是由于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异所致。


  摆在自杀干预师面前的,是一道生与死的选择题,标准答案无疑是生。


  但武纲也坦言,团队不可能一辈子去跟踪一个非常决绝的有自杀倾向的人,“这个我们做不到。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为那些一时冲动轻生的人,找到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一年来,武纲和同事们对超过2500位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了安抚和干预。这中间,又以年轻人居多,其中90后和00后,占比甚至达到64%。很多轻生者,并不是一开始就决意求死,而是在求生和寻死之间苦苦挣扎。他也越来越意识到,自杀干预不是简单救回一条生命便可以结束的工作。


  他曾遇到过一个江西女子,与淘宝商家交流中,透出了轻生的念头,干预团队和商家对这个女子安抚劝阻后,她表示不会再购买,会好好活着,结果第二天,她又购买了。团队只好拦掉了订单,但是第三天后,她再次购买,并表示要带着孩子一起离开。


  “我当时心想,这是一个多么心狠的母亲呀,要这样对待自己和孩子。”


  那会儿,正好有一个同事在江西出差,离这个女子的家不远。武纲便委托这个同事联系民警,一起到这个女子家里去看一看。但到了之后,他才发现,事情并非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


  这个女子幼年丧母,在亲戚的抚养下艰难长大。之后,她结了婚,又离异,无依无靠,只好带着3岁的孩子和婆婆住在一起。那个阶段,她又被人骗了一笔钱,生活举步维艰,这才想带着孩子一起离开人世。


  后来,他们联系了当地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反映了这个女子的情况,当地表示会给予更多帮助和安抚之后,大家才放心下来。


  “有勇气和你说出轻生念头的人,只是挣扎着想要世界给他一点温暖。我们可能恰好在那个时间点,陪他们一起走了过来。”武纲说。

标签:

作者:金斌

来源:电商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 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