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淘宝京东拼多多做不出小红书
内容和电商这两个行业之间的GAP确实很深,即便是内容行业,PGC与UGC,音频、图文与视频,也存在很多信息差。
电商平台做内容业务难,还是内容平台做电商业务难?
这个问题好像困扰了很多同行前辈许多年,hhh。在消费决策类内容平台和电商平台做消费决策类内容若干年,不敢说能把这个问题分析地很透彻,但就从最近和同行的交流、过往经历&沉淀的一些经验,尝试抛些砖,未必是玉。一是交流,二是对去过这段工作的总结。
也许会有人说,电商直播不是挺香的?要啥小红书。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仿佛电商平台已经完成了内容业务的弯道超车。
对于非电商行业从业者,xx亿GMV听上去很恐怖,但电商行业从业者同时看比率类指标或ROI指标,就像内容行业中,平时我们看到10w+阅读的文章感觉好厉害,但内容行业从业者首先肯定看CTR再看读完率,关于这块,如有兴趣可以看下之前关于直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理性看待直播电商(上)》《理性看待直播电商(下)》。
这篇先来讨论下,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做内容业务,为什么孵化不出一个小红书,借用杨国安教授的三角理论来展开讨论。
电商平台从内容平台挖了很多同学,例如头条呀、抖音呀、快手呀,和这些入坑电商平台的同学交流后大部分的反馈是这样的:
所谓的1w小时定律,并不是没有道理,内容和电商这两个行业之间的GAP确实很深,即便是内容行业,PGC与UGC,音频、图文与视频,也存在很多信息差。
如果不是前懂车帝老板何戬宠幸,给予我负责B端商业化业务的机会&经历,恐怕我从内容平台去到电商平台做内容,也会由于“不是一套语音体系”而不适应,例如怎么评估带货内容好坏的指标该怎么设定,怎么站在行业、事业部、商家的视角思考问题。
(1)目标
消费决策类内容对电商平台有什么价值,解决什么问题,和不少在电商平台做内容业务同学交流后的感受是,很多非内容背景的Leader并不清楚,如果价值不清楚,目标(Object)定错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路径(Key Result)拆解。
例如某电商平台的内容业务指标,并不在乎ARPU、LTV这些,而是看App内SKU页面上游有多少流量来自内容页,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作为阶段性指标是ok的,但如果持续3年都将这个指标设为消费决策类内容业务的顶层指标,似乎会有问题?
(2)路径
内容业务,通常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才能起来,知乎、小红书可都不是忽然长大的。
营销/采销背景的同学,负责销售额,通常会通过促销降价、App内找更多流量的方式,短平快提升交易额。
这直接导致了营销/采销背景的同学,缺少耐心,没有延迟满足感,半年甚至一个季度更换leader是常态,据了解某电商平台的内容生态部,leader层的离职/转岗率在80%,间接导致一线员工60%的离职率。
并且达成流量目标的路径/动作,通常也是在App内找各种入口,而非搞好基建。我了解某电商平台的某内容频道,在2年内切换3个算法团队,就是因为业务同学认为推荐效率上不去,却并不知道,人工智能的终极奥义是“先人工,后智能”,没有人关心基于内容的标签梳理、内容理解是否做扎实了,并且由于推荐效率上不去,单位流量的变现上去不,各个入口方显然不会给效率偏低的内容业务更多坑位。通过行业交流,这个情况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电商平台中的内容业务的。
从产品设计、组织设计角度分别举些例子。
(1)产品设计
早期,电商平台的内容频道,都是独立的,例如电商App首页有图文频道、视频频道、直播频道等。现在虽然都加上了“猜你喜欢”feed流并在商品feed里穿插了内容,但各个内容频道依旧分散在首页、底Tab等位置。
这是10年前内容行业的产品设计了,这种叫“中心化设计”,但对于用户来说是反人类设计,一个母婴用户,需要进入图文频道去看看图文类母婴内容,再回到首页,再进入视频频道,去看看视频类母婴内容。
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每多一次点击,就意味着大量的折损,早年很多传统内容App从中心化设计改为去中心化设计后,用户黏性指标大幅提升,用户只需在一个场景就能消费所需的各种类型/格式的内容,最典型对就是今日头条。
这种10年前的产品设计,还会导致一个致命的问题,假设某A电商平台,图文频道每天新增1000条母婴内容,视频频道每天新增1000条内容,平台整体每天能新增2000条内容,Feed流类内容平台的同学都知道一个逻辑是,随着内容数量的提升(供给端),CTR是会显著提升的,也就是用户体验更好(需求端),就像商超的SKU越多购物体验越好类似,CTR提升则留存提升,留存提升则DAU提升。
但如果由于频道的拆分,导致母婴用户在每个频道里只能看到1000条内容,单个频道的CTR、留存会降低。
中心化设计导致留存低,内容分散单个频道供给少导致留存低,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据我了解的一些电商平台的内容业务相关数据(CTR、留存),如果放到行业里是会被笑话的。
再说个有趣的现象,某A电商平台将某内容频道调整位置后,某B电商平台会马上做同样的调整,前阵子还发生了一个乌龙事件,某A电商平台灰度下线了某内容频道后,某B电商平台也下线了同样定位的频道,结果某A电商平台不久又恢复了,尴尬。
这类情况,可以找一些能下载App历史版本的应用市场去观察一下,特别有趣,某些电商平台的内容生态部门甚至连组织架构、业务名称都会像素级“学习”。
(2)组织设计
组织架构设计通常是用来匹配战略落地的,由于电商平台内容业务按内容形式拆分了频道,导致产品、运营、算法同学也按频道拆分了,导致的问题是重复造轮子,该配备职能岗位的缺失,举几个例子。
推荐算法:我了解到&我经历过,电商平台的内容业务,每个内容频道大多只有0.5个算法人力支持,多的能到1,少的则是0。抛开人力不说,以母婴用户为例,母婴用户在备孕、怀孕、产后、早教阶段的推荐策略,对于图文、视频业务是一样的,但由于架构导致两个频道要分别去研究,而没法复用推荐模型。
内容运营:据我了解,由于电商平台内的内容业务都还没做好,HC自然会有限制。原则上内容业务应该每个品类都有一个熟知这个领域的专家,来负责制定内容标签、内容标准、推荐策略等,头条抖音小红书知乎B站等内容平台都是这样的架构。但由于HC的限制,还切割成一系列频道,显然没法每个频道每个类目配一个内容运营,导致大家都只能以粗线条的方式在运营频道,而没法细致化去运营频道里不同品类的内容。
用户运营:图文频道要去邀约MCN入驻,视频频道要去邀约MCN入驻,人员冗余,其实一个团队负责招募MCN就能让MCN发布图文、视频内容,很多KOL本身也是具备发布多种类型内容的能力的,MCN也懵逼,怎么要对接这么多部门。
哔哔了那么多,u can u up呀。电商平台为什么要做消费决策类内容业务,或者说消费决策类内容对电商对价值是什么?在之前几篇里提到了一些,但没写全,稍稍捋一下,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C端视角
B端视角(此处指电商平台)
C端视角-痛/爱
痛,损失厌恶,举例,买车,万一车故障多、油耗高,后期费用恐怕是个无底洞,所以汽车平台top的query都是故障、油耗这种。
爱,举例,母婴,奶粉不做功课万一有毒呢?母爱驱使着妈妈们高频浏览着宝宝树等平台。
C端视角-客单价
十几年前,3C网站还如日中天,那时候买个手机、电脑都要决策半天,因为穷啊。这里要感谢祖国,这十年我们见证了私家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斯拉销售跟我说,很多特斯拉车主都没试驾就直接在官网下单了,更不用说如今高线城市大部分人买手机基本都约等于闭着眼买了吧。
其实抛开收入的绝对值差异不说,每个人对不同的商品类目,都有一个预期(阈值),例如我对于花300买个机械键盘可能就觉得有点贵了,需要花时间做功课,但对于3C类极客用户,300买个机械键盘还纠结毛线。
所以只要有你觉得“贵“的商品,就会有对消费决策类内容的需求。
C端视角-信息不对称
用一些行业/职业来举例,一个新景点开业,邀请全职旅游博主去“玩”,旅游博主知道更多小众的景点,他/她的粉丝可以获得增量信息输入;
一个美妆品牌出了一个新sku,寄给美妆博主“试用”,他/她的粉丝可以获得增量信息输入;
一个汽车品牌出了一款新车,邀请汽车编辑去“试驾”,平台的用户可以获得新车相关的信息。
B端视角-提升ARPU
之前文章里有提到,用户购买商品的一个行为路径是 种草>品类决策>商品决策>购买,我们可以把这个路径看成是一个漏斗,包括电商平台在内的很多平台,例如O2O、OTA,甚至我之前所在的汽车资讯导购行业,都会把这个漏斗的转化率提升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电商平台里,有很大(宇宙无敌超级非常相当十分大)比例的用户,打开App后是直接通过搜索去找商品的。例如用户打开淘宝京东搜手机,会出现几万条搜索结果,从搜索结果里点某一个商品进入商品详情页。但是!尽然有很大比例的用户尽然搜完关键词后,往下滑动了n屏还没有选择点击任意一款商品,势必会影响漏斗转化。
这里要提下京东在搜索页面创新的问答产品,当用户搜索关键词下滑5屏后还没点击任何一款商品,就会弹出一个提示框(点击率非常高,用户需求强烈呀),引导用户去浏览品类决策内容,例如“3000块买哪款手机好?”、“拍照手机哪家强”等,并且在京东的几位优秀同事负责这块产品期间,漏斗效率短时间内提升一倍,据leader说如果能有机会继续优化这块业务的话,他有信心把漏斗再提升几倍。
假设用户来到了商品详情页,其实还是会有一堆疑问,如果这些疑问不解决,会影响用户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或购买,例如,哎“这个商品到底质量行不行呀?”、“这个商品说的xx功效真的有用么?“,所以商品详情页里的内容,商家描述、用户评价、问答、买家秀,都是在消除用户疑虑,提升最后一步漏斗的转化。
可能有人觉得上面这种怎么能算内容呢?咱们可以把上面这些都理解成信息吧,解决用户购物决策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内容(信息)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加购率&ARPU。
B端视角-提升LTV
我们假定一个用户,之前每年在淘宝或京东只购买柴米油盐类商品,一年消费3000元。然而某一天,这位用户在淘宝京东的直播、视频、图文、社区频道里,种草并购买了洗碗机,那本来一年只消费3000元的用户今年额外消费了7000元,并且假设洗碗机折旧5年报废,后续用户依旧会在当时购买的平台换购新的洗碗机,平台的LTV是会显著增长的。
而且,相比于对ARPU的提升,我认为消费决策内容对平台本身LTV的提升,价值&想象空间是更大的。
B端视角-周转/毛利
上面c端时间有提到“客单价“,往往客单价高的东西,除了毛利高优点,往往还有另一面缺点,那就是周转慢,像汽车、房产,从出厂到售出,周期是很久的,电商平台里也是如此,例如珠宝首饰。
作为品牌方/分销商/商家,是会有库存压力的,库存周转速度,直接影响现金流,现金流断了,公司就挂了,之前有看小米VP的分享,批发零售玩家挂掉的原因里90%是库存周转没控制好。因此有些商品,格外地需要推广(内容也是当中一种推广方式,例如直播),例如早期电商App上的直播里,很多都是珠宝首饰。
B端视角-上游劫持风险
首先需要了解一个知识点,消费决策路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消费决策的路径阶段》。
基于消费决策路径,电商平台是在下游的,会有风险,之前在《尝试站在阿里的视角,看直播电商的价值》写过,这里不赘述了。
B端视角-增加盈利手段
同上,在之前的文章《尝试站在阿里的视角,看直播电商的价值》里详细聊过了,不赘述了。
招聘的时候,我最看重意愿(内驱力)这事了,因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提升的,但意愿决定了是否有动力去学习。
意愿我觉得分两种:
之前管理培训中老师有提到,80%同事是内驱力不强的,这个分布是常态,这也是考核271策略的原因。
怎样的同事,内驱力会强呢?这个在面试时候并不一定能面试出来,但就像薛兆丰教授说的“某省民间借贷差异化利率策略”一样,我也会有一些歧视规则,例如负债率、家庭条件、是否985/211等。
怎样的同事,内驱力会弱呢?其实跟上面判断维度一样。可能大家在自己的公司,多多少少都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一些早期加入公司随着公司上市而财务自由的高层,还能保持战斗格的少之又少,并且由于学习意愿/能力的降低,带新业务时扑街的概率很大…但由于和创始人的情感牵绊,依旧还活跃在公司内,能铁面无私赶尽杀绝的创始人不多。
因此,对于东哥之前说要淘汰10%的高层,赶脚这魄力还是很大的。
20%意愿强的同学,自然不用太操心,给予授权&资源&时间就行。但对于80%意愿不强的同学,那无论是OKR还是KPI,就非常必要了。
据我了解,在18年前,某电商平台竟然不执行考核,这…不过据说18年后开始执行考核了,但也是走过场而已。没有考核,还会导致协作效率的降低,有OKR经验的同学肯定深有体会,跨部门协作时,先看看对方OKR是什么,找到结合点,谈合作就更容易落地了。
据了解,某电商平台是A同事可以将自己的KPI选择性同步给协作同学,感觉这个是介于OKR和没有OKR/不公开OKR的中间态,不够彻底。
当然,OKR还有其他很多优点,例如透明带来压力,后续我会单独聊一下我对于OKR的一些理解,总之,大爱,不搞OKR的公司我是不去的。
以及,即便有考核,目标的设定和路径的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偷懒、贪婪是人的天性,如何避免同事偷懒,或者由于目标设定不合理有些同学可以躺赢,都是leader层面需要去深度思考的,甚至需要数据同学介入帮忙测算。当然这又涉及到leader能力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部分。
每个人都用自己擅长的领域,leader得知道一个业务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同学参与进来,以及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当然很多公司也会有“老人做新事”的传统,这个通常只能用时间去证明了,没有绝对的对错。
做消费决策类内容,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上面在战略那部分其实有提到,同时具备C端内容和B端商业经验&视角&思维的同学是不多的,但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同时具备C/B两端的经验&视角&思维太重要了。后来看到一张广为流传的王慧文PYQ截图,真是很有共鸣。
我的解读是:
(1)娱乐产品
相对来说较为关注CTR、时长、DAU指标。
(2)工具产品
开始挖掘用户核心痛点,并基于痛点优先级不断打磨体验。
举个似乎不太贴切的例子,假设角色是电商平台的内容业务负责人,如果选择运营一些擦边球内容,内容业务的DAU确实会涨,但这些流量却没产生相应的GMV。但如果了解到用户来你电商平台是要买东西,购物决策内容则是用户在这个平台更需要消费的内容类型。
(3)交易产品
开始关注流量到交易的漏斗,关注ARPU(UV价值)、LTV,平台商业化的几种模式分别是CPM-CPC-CPL-CPA-CPS,对于平台难易程度来说从左往右难度递增,这也是为什么电商同学常说“电商流量更贵”的原因,对于金主爸爸的喜好来说从左往右也是喜好递增,因为越往右交易的不确定性就越低,也愿意为一个UV付出更高的报酬。
(4)to B产品
开始关注供应链中上下游的痛点、利益。
举个例子,电商平台可以无节制的打价格战搞降价促销,看上去很美,短期GMV大涨,但实际上平台的毛利降低了,上游供应商(厂家、分销商)的毛利也降低了,长此以往,商家不赚钱的话,要么挂了,要么不跟你玩儿了,再严重点就是品牌(行业)搞臭了(例如阿尔法罗密欧)。
所以,整条供应链上都有的赚(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5)to G产品
我理解是跟着dang走有肉吃,也就是风口。
举个不恰当例子,国家要改变能源供给结构(可能原因之一)和一带一路出口汽车(发达国家出口占比中汽车很高,而我国作为出口大国汽车占比低),鼓励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各种补贴,且不论执行细节中的好坏,一波厂家还是赚到了。
回到电商平台中的内容业务,在最近交流中,反馈还是比较有共性的,举几个bad case:
对于内容行业来说,目前字节绝对是整个行业的黄埔军校,金字塔尖,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还是研发,举个例子,给研发提爬虫需求,3天就把一个网站某业务的历史全量数据搞定了,而在某司,研发说搞不定只能找供应商。
再举个例子,产品,产品要提个需求,一定会面临各种灵魂拷问,“这个需求的收益是什么?”,上线前要做大量的数据测算,上线后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已经变成了一种肌肉记忆,但跳出去但同学普遍反馈,好多公司提需求,大多是坐而论道型,数据测算什么不存在的。
当然,对于电商行业来说,阿里拼多多京东毫无疑问是给行业输出人才的大本营。
但似乎目前能同时输出同时具备两种能力的平台,还木有?那么我好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hhh。
这个我平时喜欢用“所需资源”来描述,这里面又由两个因素构成:有没有资源?资源能否高效利用起来?
对于有没有资源,举例来说,做内容有个环节叫内容处理或者内容理解,这块需要一些研发硬实力,例如NPL、ASR等,小平台其实很难搞定,通常都采购第三方服务。但三大电商平台是绝对有这个能力,让内容业务具备这个实力的,就看内容业务一号位Leader是否有这个认知了(第一性原理:成功=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改变世界所需的资源)。
对于激励创作者来产出种草内容,需要流量资源或物质激励,电商平台的流量天然离钱近,并且有淘宝联盟/阿里妈妈这样的平台帮助创作者商业化,加上淘宝2-3亿规模的DAU,我认为淘宝是具备了充足的资源去搭建一个种草业务的。
之前看褚达晨老师转的一篇微博中,提到了“包袱”这个词,用来描述电商平台内部关于新旧势力的博弈,真是恰如其分。包括金老汉之前的某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在于电商行业的同学交流中,包括我自己的经历中,对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有共鸣。
举例来说,哪怕要在首页进行10像素的高度调整,都需挨个事业部去谈,因为会影响各个事业部的GMV指标,用某同学的话“GMV跌了拿自己工资都赔不起“,hhh。
但如果事业部营销、采销背景的同学,能有内容行业视角,看得更远一些,具备一点点延迟满足感,通过给内容业务注入强大的商业力量,一起将站内的内容流量池(后面会单独写一篇讲流量池的概念)做大,会比现在自己事业部在那玩的频道、tab流量大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因此,即便有资源,上面提到的组织设计,又会分散资源,而内部的“包袱”又让新业务寸步难行。个人体会是,如果要去某个平台的新业务,务必要问清楚这个业务的一号位是什么汇报层级,汇报层级直接决定了一号位能在公司内部调动资源的多少。
我自己在经历字节、电商平台的搬砖生涯后,喜欢这么比喻,字节=高铁,电商平台=绿皮火车。巧了,最近沟通的一些同学,也都是这样的感受。这里有很多因素,例如字节的数据驱动文化,和leader观点向左,做个ab看看呗,数据正向显著就上呗。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尤其是OKR,目前越来越多公司也开始用OKR,不过交流后很多都是伪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