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称,你公司原申请于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近日,发生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条等规定,并征询保荐机构的意见,本所决定你公司暂缓上市。你公司及保荐人应当依照规定作出公告,说明重大事项相关情况及你公司将暂缓上市。本所将与你公司及保荐人保持沟通。
蚂蚁金服的深度思考
蚂蚁集团被约谈并被要求暂缓上市,倒不是说蚂蚁现阶段就已经出了什么大问题、犯了什么大错,而是国家在防范以蚂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避免其将来犯错给社会给国家带来损失小心使得万年船。
企业可以追求高风险高回报快速发展的路子,但是国家不能,国家要走稳定低风险发展的路子,不能追求高速度和高回报,而蚂蚁的体量如此庞大,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它的经营已经不再是一个企业自己股东和员工的事,而是关乎国家和社会的事。
如果一家企业,比如蚂蚁和wx旗下的产品,体量已经非常大,在做和银行类似的事(存储、支付、放~贷、理财等),实际上却不是银行,并不接受像银行一样严格力度的监管,那时间久了必然会乱套,影响市场和金融秩序,严重损害社会群众和国家的利益,产生巨大的问题。
互金暴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因此加强对蚂蚁集团之类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监管力度,是必须要做的。
蚂蚁集团的产品(支付宝等)确实在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难以短时间内被替代,但不代表它就可以超越国家的红线,必须要接受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管。
蚂蚁集团之所以能在前十多年高速发展,从正规军国家各大银行那里“虎口夺食”,除了自身技术和运行得好、赶上好时代,其实还有有“低监管优势”,因为监管弱,才能干了银行们干不了或不敢干的事,才能赚了银行赚不到或不敢赚的钱。
以前它没上市,国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要上市,那就意味着需要把蚂蚁的运行风险从股东、公司而转嫁给全社会、给民众,也会反推给国家,而蚂蚁的体量如此庞大,一旦出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国内国外的金融市场,杀伤力巨大。
这次蚂蚁集团上市,已经筹备很久了,无数人、无数资方都已经有了大量投入,却突然被叫停暂缓,就像百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突然接到圣旨说取消作战,势必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给无数人带来损失,也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
但不能因为会带来损失和危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就投鼠忌器,就任由蚂蚁集团一类的巨头肆意生长,而放任不管。
这个暂缓决定和约谈,估计也是相关高层研讨了很久才作出的决定,而不是突发奇想地急刹车,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才要求暂停的。
因为,金融是国家命脉,金融稳定发展是国家稳定繁荣根基,必须掌握在国家的手里,不能被资本家绑架。
有人说马老师太狂了才导致的现在这个结果,他确实在前一段时间那个大会上发了狂言,事实上马老师的“狂言”更像一种在企业立场上的呼吁,,但是就算他没说任何话,也会极大可能有今天这个结果。
在如此庞大的资本体量面前,某个个人言论带来的影响,是不太可能撼动整个事件发展走向的和改变结局的。
最后,蚂蚁集团已经做出了回应,积极应对,拥抱变化,我觉得蚂蚁是不会放弃上市的,只不过,能不能成功未知,还要经过很多次的调整和很长时间的筹备和协商。
蚂蚁金服的得失
1、相关监管文件不可能是最近才制定的。很可能是半年,甚至1-2年前就开始酝酿的,在酝酿的过程中,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巨头都是全程知晓并参与其中的。
2、马云的演讲和几大部门的监管,置气或者发泄情绪为主要目的的概率很低。马云的演讲,肯定不可能是他自己的手笔,背后有相关创作团队。在演讲之前,蚂蚁应该大致了解相关监管文件可能要在近期推出,所以讲话讨价还价的意味很浓。
3、通过这次监管,蚂蚁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主要有:1)通过四部委的联合监管,完全认证了蚂蚁是一家金融机构。以后蚂蚁就是和全国性银行一样,统一受中国的金融系统监管。蚂蚁不再是所谓身份不明的“科技助贷机构”。蚂蚁可以正大光明的搞金融了。
2)通过此次监管,蚂蚁和其他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30亿资本金放3万亿贷款的事情,不会再有。同时,市场再有其他竞争对手想崛起,不仅仅是资本金的问题,光是省内开展业务这个约束条件就要努力很久。而蚂蚁,因为存量的因素,不受上述限制。监管长期来看,保护了蚂蚁的既得利益,打击了拼多多、抖音等金融市场的后起之秀。蚂蚁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有了一定的垄断性。
3)整个互联网小贷市场很大。天花板也很大。蚂蚁作为先行者,优势会很明显。手握3万亿的贷款余额,资本金大概需要3000亿,只要能证明模式可行,募集满资本金,就算这个车票补上了。其他竞争对手一是没有上市,而是先要有资本金,再开展业务,这个募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3、监管层通过这次监管,也得到了他想要的:1)至少保证了市场上不会很快出现下一个蚂蚁,互联网小额贷款群体性风险得到控制。2)将蚂蚁、腾讯等既得利益者和还未完成布局但有实力的参与者区分开,一方面增加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打破了原先铁板一块的局面,为分而治之打下基础。
4、蚂蚁已经确定是金融机构了,那么他的科技公司的估值基础是不是有问题?此次IPO一共才募资320亿美元,还不够存量业务的运行。可以想见,蚂蚁也会和银行一样,走上不停大规模抽血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