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脱胎换骨!先正达集团登陆科创板迈出关键的一步

松果财经  牛选知识运营阅读:496赞:02021-07-06

继完成上市辅导后,7月2日,先正达集团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并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27.86亿新股,登陆科创板迈出关键的一步。

植保全球第一、种子全球第三、作物营养国内第一、数字化农业服务全球领先,植保在研项目超过1000项,传统育种和生物育种技术双向发力……不管是从企业规模、业务版图、行业地位还是创新实力来看,先正达集团作为一家在全球农业技术和创新领域极具竞争力的巨头,其上市进程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市场惊呼,科创板将迎来世界一流水平的农业科技巨头。

先正达集团的上市故事,还要从3年前宁高宁兼任瑞士先正达公司董事长说起。

2018年6月,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以及中国化工旗下瑞士先正达公司董事长。上任不久,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并购整合经验的宁高宁便推动组建 “SAS”联盟,力促两家集团旗下的瑞士先正达、以色列安道麦和中化农业等农业资产的合作。“SAS”三个字母,正是分别指代Sinochem(中化集团)、ADAMA(安道麦)和Syngenta(瑞士先正达)。

3年间,从SAS合作,到2020年完成资产重组组建先正达集团,宁高宁的宏图巨制一点点浮出水面。

3年间,不是简单的资产组合、财务组合、物理组合,而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从有机增长、协同内生、财务结构优化、重新发现中国市场等方面,先正达集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先正达集团全年取得销售收入1,520亿元,按2020年平均汇率折合220亿美元,超越拜耳215亿美元和科迪华142亿美元的年度销售额,已经当仁不让成为全球行业执牛耳者。

宁高宁用3年时间对先正达集团进行了一场由内而外的健身强体行动,此先正达集团已非彼瑞士先正达。先正达集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家世界农业科技巨头登陆中国资本市场,又会为中国带来什么?

业务脱胎换骨

先正达集团整合了瑞士先正达 (Syngenta AG)、安道麦和中化集团的农业业务,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生命科学板块的下属企业。先正达集团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单元,包括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先正达集团中国以及安道麦,业务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新梳理切割的业务单元,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在各自领域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在特定领域打破边界、协同合作,调动各自领域的全球资源,通过在研发、原药生产、销售与服务、农药检测认证、种质资源、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协同行动,充分释放发展潜能。

业绩快速增长证实了整合协同创造的价值,重组完成后先正达集团共采取400多项跨业务单元举措,提升协同效应,加速业务增长,提高生产效率。招股书披露的内容显示,先正达集团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283,670万元,同比增长10.80%,EBITDA为904,275万元,同比增长13.25%,净利润为454,437万元,同比增长44.91%。

回首不久之前的“当年”,农业巨头纷纷投入“植保+种业”的行业整合变革洪流中,强于植保的拜耳收购种业巨头孟山都,分别在种子和植保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杜邦和陶氏合并。然而,几年间大浪汹涌淘沙,以上这两组合并整合,并没有真正产生协同价值,拜耳公司市值更是跌去一半。从目前的业绩数据来看,美、欧、中 构成的全球农业科技产业格局中,先正达集团的整合最为成功。

盘点先正达集团内部各业务板块,不仅拥有丰富的植保和种子产品线,还有创新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同时有智慧数字技术加持,可以最大化地组合公司整体优势资源,为种植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农业综合解决方案。相比于其他整合,全新的先正达集团胜在全面、丰富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

抓住中国市场机遇

招股书显示,先正达集团近三年业绩稳健增长,其中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则更为迅猛。中国在先正达集团全球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2021年第一季度,先正达集团中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至105亿元;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上一年增长9.7%至323亿元。

先正达集团旗下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针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诸多痛点,通过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有效解决了组织分散、农户种植缺乏科学指导、品质农产品产需两端错配等问题。

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运营325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和900余个MAP农场,直接为1.4万规模农户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服务,服务耕地面积超过1162万亩。线上数字农业系统为64万注册农户、42万个农场、8953万亩耕地提供数字农业服务。MAP业务2020年创收近50亿元,是2018年的5.6倍。

依托于MAP平台与渠道,先正达集团丰富的产品组合距离中国农户更近了;借助于先正达和安道麦在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技辅导方面的深厚积淀,中国农户与世界一流种植水平更近了。两个“更近”,不仅证明了先正达集团敏锐抓住中国市场机遇、创新商业模式的成功,也给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带来了巨大变革。

债务优化轻装上阵

改变不仅发生在业务层面,还发生在资本层面。先正达集团通过债务优化,大幅降低了自身经营风险。2020年完成债务重组后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0.51%,低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负债水平健康。

先正达集团业务活动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日常销售、采购、支出、贷款等活动涉及全球各种货币,全球汇率的波动势必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但先正达集团已使用远期外汇合约和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对冲源于现有资产和负债以及预计收入和成本的外币现金流量汇率风险,影响整体可控。参考报告期内先正达集团历史业绩情况,历史上全球汇率的大幅波动未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严重影响。

招股书披露,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将包括尖端农业科技研发的费用和储备,生产资产的扩展、升级和维护以及其他资本支出,扩展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并购支出以及进一步债务结构优化。

轻装上阵科创板,募集资金投向将给先正达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活力。

创新基因始终不变

作为农业科技巨头的先正达集团,市场关注的重心更多是侧重“科技”而非传统的“农业”。招股书显示,先正达集团在植保、种子和生物制剂领域拥有顶尖的科研创新能力,遍布全球的先进研发平台,以及超过7000位专业研发人才。

3年来,先正达集团的研发投入有增无减、年年加码,分别为93亿元、95亿和99亿元,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为287.7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0%,这一水平在科创板企业中也属于最高一档。

截至2020年,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共计11,351项,该等专利不仅成为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为未来新产品的投放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正达集团的基因编辑、生物技术、高通量筛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其大大提升研发效率;在植保领域,拥有涵盖数百万筛选化合物的资料库,以及全球一流的新化合物创制能力和制剂复配能力;在种子领域,拥有覆盖全球所有主要商业种子品种的优质种质库、丰富的基因型和表型资源数据,以及全球领先的发现新性状和可用技术的能力。

同时,先正达集团有全球商业化能力,面对高度复杂监管环境,可以将研发成果迅速推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未来增长就在中国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已进入创新驱动、绿色引领、装备支撑的新阶段。

招股书显示,先正达集团作为领先的全球化农业科技巨头,将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机遇、有助于先正达集团扎根中国市场、聚焦中国战略、做大做强中国业务,促进自身健康长远发展。

未来,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化,玉米等饲料作物种子在中国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中国已明确提出推进生物育种技术发展,作为种子领域的领军者,先正达集团将全球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

在全球种子市场中,蔬菜种子的市场规模增速最快,并有望到2030年相较于当前市场规模实现100%的增长。中国市场对优质种子的渴求,已经从大田作物扩展至蔬菜种子,广阔市场前景目力可及。先正达集团在蔬菜种子领域,已积累了超过150年的技术积淀,等待新兴市场的更大市场份额。

植物替代蛋白市场将在肉类市场中占比接近10%,至2030年全球肉类消费量将达到14,000亿美元,替代比例将接近20%,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新一代健康消费群体正在迅速扩编,植物替代蛋白将是农业的新一轮增长引擎之一。

值得一提的还有智慧农业,数字化将加持中国农业实现革命性迭代,这也是先正达集团MAP业绩近一年迅猛增长的重要原因。先正达集团引领数字农业发展趋势,在全球各个主要地区均有领先的数字农业平台,这些数字技术可迅速切换到中国,助力中国农业搭乘数字化之机,实现转型升级。

先正达集团用三年时间实现了蝶变,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资本市场也正在步入改革快车道,一切都变得更值得期待。

标签:

作者:牛选知识运营

来源:松果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和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