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趣店一夜暴跌20%市值蒸发掉30亿

新浪科技   第一财经网阅读:621赞:02017-10-24

今日凌晨趣店在美国上市的第四个交易日迎来了股价暴跌。截至凌晨4点美股收盘,趣店大跌19.64%,为上市约一周以来的最大跌幅,报收26.52美元/股,逼近24美元的发行价。

今日凌晨趣店在美国上市的第四个交易日迎来了股价暴跌。截至凌晨4点美股收盘,趣店大跌19.64%,为上市约一周以来的最大跌幅,报收26.52美元/股,逼近24美元的发行价,而此前上市首日其盘中股价曾一度超过35美元。

昨日趣店股价变化

昨日趣店股价变化

昨日美股开盘,趣店即下跌超5%,5分钟内即跌超7%,之后一路走低,一度超过20%,最后收于26.59美元/股。市值也大减至87.76亿美元,较上周四市值高位的115亿美元蒸发了28亿美元,而这两天跌掉的市值接近同在美股上市的宜人贷(YRD)的市值(最新为29.98亿美元)。

上市以来趣店股价变化

上市以来趣店股价变化

自从趣店上市之后,网络上便有人质疑趣店的商业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媒体一篇名为《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的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该文质疑趣店是在发放高利贷,“趣店做的就是一种互联网次级贷款/(高利息小额借贷)生意,收割的是一群消费水平超出了消费能力的低收入群体。”

随后趣店对外发布官方声明称,有部分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发布对趣店集团经营模式等无端攻击,对趣店的商誉进行恶意诋毁,对趣店部分高管人员的名誉进行中伤,文章所述内容纯属凭空捏造。趣店表示,已查清造谣者身份信息,保全了相关证据,将立即启动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乃至刑事等,让造谣诽谤者付出应有之代价。

紧接着微信公众号“卢泓言”日前发布了的一篇对趣店CEO罗敏采访的文章,文章中罗敏对于趣店商业模式做出相应解释,结果其中的不当言论成为了点燃此次股价暴跌事件的“导火线”。文章内写道,卢泓言询问罗敏:“你们有没有蓄意教唆人,在还不起钱的时候去向亲人朋友借,去其它平台借钱,来还你们的钱。”罗敏则表示没有。“凡是过期不还的,我们这里就是坏账,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罗敏称。

此话一出,立马便引起了众人的质疑。众多媒体和媒体人甚至开启“抱团”模式,痛斥罗敏在回应中“撒了谎”。例如,PingWest的官方公众号头条发布标题为《以「回应质疑」的名义胡说八道,趣店CEO罗敏公然撒了哪些谎?》的文章,“腾讯创业”也发布了标题为《净利润9.7亿元,趣店≈3家农商银行,凭什么?》的文章,发表了自己的质疑。罗敏的言论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关键点之一在于,大量自媒体发现罗敏口中提到的不恶意催收、利率低于36%、坏账率0.5%、没有大学生客户等都并不属实。

采访原文

采访原文

趣店上周在美国成功上市,将IPO发行价定为每股24美元,高于每股19美元至22美元的发行价区间,创下百亿美元市值神话,成为今年中国公司在美最大IPO,美国今年第四大规模的IPO。

趣店的前身是趣分期,从校园贷起家。2016年,在校园贷争议纷起之际,趣分期逐渐退出校园业务,转型向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领域发展,并将品牌升级为趣店。转型之后,趣店的业务增长颇为惊人。招股书显示,2014年4月9日~2014年12月31日,趣店的总收入为2413.3万元,净亏损4077.5万元;2015年全年收入为2.35亿元,净亏损2.33亿元。2016年全年收入达到14.43亿元,实现净利润5.77亿元,大幅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趣店总收入为18.33亿元,而2016年同期则为3.71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高达9.73亿元。

标签:

作者: 第一财经网

来源: 新浪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