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一键发布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联系方式只用于平台与您联系,牛选时刻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需求描述*
确认发布
取消

关于知乎的未来 周源回答了这些问题

腾讯财经   江晓川阅读:188赞:02017-11-10

知识平台“知乎”希望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流变得高效,让不同人的优质观点碰撞出火花。2010年,在搜索引擎公司创立的问答平台早已抢占市场的情况下,社区气质独特的知乎开始站稳脚跟并快速发展。

知识平台“知乎”希望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流变得高效,让不同人的优质观点碰撞出火花。2010年,在搜索引擎公司创立的问答平台早已抢占市场的情况下,社区气质独特的知乎开始站稳脚跟并快速发展。

这家公司的数据说,截至2017年9月,注册用户超过达到1亿人,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2600万,人均访问时长1小时。基于其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及公司估值,知乎入选了腾讯2017年“我是创始人・腾飞榜单12强”。

在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现场,知乎创始人周源回答了腾讯财经有关知乎未来发展的以下问题。

谈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在2017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推出内容开放平台――周源是启动仪式的嘉宾之一――试图借助智能分发能力,以帮助内容创业者实现在腾讯旗下多个流量平台上“一点接入、全网接通”的分发。

周源评论说,内容产业备受关注,腾讯以开放平台的思路来操作,与做一款产品或者超级应用的思路有所不同:这一动作展示出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更大价值的愿望。周源说,“无论是短视频还是问答,这只是都需要更大环境的支撑:给产业中的机构以机会。”

此前,互联网从业者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持有版权产品并利用其变现上,“但源头更重要,所有内容都需要被创造出来,信息的流动和搬运是创造后才有的行为。”

谈知乎产品演进逻辑

从问答产品起家,知乎已经拓展到音频课程、电子书及在线讲座等多个产品形态,知乎产品的演进逻辑是怎样的?周源说,知乎要帮助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并试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目标下,知乎须得适应一个外在环境:介质不断升级、用户产生更多需求――引入课程、电子书及讲座等多种产品形态正是这种不断适应的表现。周源以iPhone举例:iPhone升级换代,增加更多传感器,获取外部信息及交互的能力变强,建立了一个新的信息沟通机制。

而引入更多产品形态,还有一个目的是帮助用户更高效生产内容:知乎Live一对在线讲座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降低主讲人内容生产的门槛,另一方面,也使得主讲人能够在与听众的沟通中,通过提问与回复,激发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共同生产很有意义。”

周源还提到,移动互联网的进步释放了“更多的能力”――提升信息生产的效率,降低语音和视频的生产和处理门槛;普及的网络降低内容传播成本,方便触达;在全民中普及了移动支付,让支付变得方便;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意识,意识到了信息的价值。

条件的成熟使得知乎可以基于原有问答社区的用户和流量,拓展更多的产品形态。

谈知乎面临的问题

作为媒介的知乎,在发展中“始终面临几个不变的问题”,周源说。

问题一,在于“产品的迭代能否跟上媒介升级的速度”。周源说,“媒介”一词包含了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获取、传播速度和分发机制等多层面的内涵,例如从纸媒进化成网页、从PC变成手机。而媒介形式的升级――大部分由技术进步所带来――则会改变人和信息的关系:传播速度加快,吞吐量加大,形式更丰富。

在媒介升级的情况下,科技公司的产品需要不断迭代,以适应前者的变化趋势。周源说,“今天觉得不错的东西,五年后大家会觉得很落后。”

问题二,在于了解“用户的需求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周源说,当媒介不丰富时,人们很难某些需求是必须的,“当成本降到足够低后,大家也会觉得挺需要的,以前没想到是因为太不方便了。”

因此,技术环境的变化,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用户需求――“这并不局限于知乎,在很多行业都是这样。”

谈知乎还可以做什么

周源说,考虑到可能面临的问题,知乎还可以在以下领域做更多事情:

其一,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工具。“知乎包含大量内容生产和交流,创造话题,信息能够沉淀,有人来组织和修改――这都需要更好的工具。”周源举了一个例子,编辑器的些微改善将能够帮助创造更多的内容,“再乘以一个很大的用户基数,将带来很大的改变。”

其二,向用户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知乎是一个以用户和信息,而非商品为核心的产品”,周源说,“这两者一直是变化的。某个用户关注的内容是变化的:去年问的问题,今年可能自己在回答。而信息则一直在变化中产生:你可能需要信息来做决策,或者将信息作为沟通的介质,去认识另外一个人。”

周源认为,面对各种新的机会和可能性,作为一个系统,“知乎会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相较之前,知乎用户能够做的事情已经多了很多:从问答平台起家,知乎已经涉足了音频课程、电子书及在线讲座等多个产品形态。

谈知识付费的行业竞争

“在2003年,你问一个人是否会在网上买东西,他可能会很谨慎,但问他未来会不会,他选择相信未来可以在网上购物。”但在那个时候,电子商务究竟会方便到什么程度、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参与者在尝试各种可能性。

周源认为,目前知识付费行业的状况与淘宝刚出现时的电商业类似:行业参与者都在尝试不同的知识付费方向,以增加在竞争中胜算的可能性。

事实上,除了知乎,这个领域中还有主打音频的“喜马拉雅”和知识社区“得到”,以及其他更多竞争者。

“一个行业如果能提供机会让参与者去试错,行业才会有机会”,周源说,“竞争永远无处不在:现在很难说是一个苹果与一支香蕉的竞争,更有可能是一辆自行车与一杯奶茶的竞争。”

标签:

作者: 江晓川

来源: 腾讯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电商头条网发表或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电商头条网证实;电商头条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电商头条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电商头条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电商头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电商头条网客服邮箱;service#hotniu.cn(请将#改成@),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侵权投诉反馈邮箱:service#hotniu.cn(#改成@)

  • 今日头条
  • 本周头条
  • 本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