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高德Q3报告:全国拥堵放缓 79%城市同比持平
?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和阿里云、摩拜等机构,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和阿里云、摩拜等机构,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100个我国主要城市中,42%的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同比基本持平,37%城市拥堵同比下降,综合数据表明,各地治堵效果已经初显成效,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拥堵趋向平缓。
79%城市拥堵同比持平或下降 全国拥堵趋势开始放缓
报告显示,同比去年三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中有42%的城市拥堵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长三角区域保持拥堵持平的城市最多,另外还有37%的城市拥堵同比出现下降。其中,石家庄的拥堵缓解最为明显,通勤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下降了9.9%。
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堵城平峰运行车速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兰州平峰车速提升幅度最大,由原来的24.52km/h提高至27.20km/h,提升幅度高达10.9%。同时,位列本季十大堵城的济南、哈尔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其平峰车速也都有了不同程度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当然,本季度也有部分城市平峰车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为茂名,降幅达17%,车速由原27.82km/h下降至23.09km/h。而从车速降幅榜来看,只有成都是唯一在榜的特大型城市(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的标准划分),车速降幅达7.3%,由原30.24km/h下降至28.03km/h。
首次推出“拥堵预警指数” 杭州、天津、深圳整体拥堵趋于缓解
在此次报告中,高德地图首次提出了“拥堵预警指数”概念。该指数是用来衡量和判断城市未来交通拥堵变化趋势和规律,指数越高表示在无外因条件下城市拥堵加剧的趋势越大,反之则越小。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团队解释,指数大于-0.2且小于0.2属于基本持平,指数大于0.2属于拥堵趋势上升,指数小于-0.2,表明拥堵趋势下降。
目前,从全国45个城市拥堵预警指数来看,有60%的城市数值小于0.2,说明大部分城市拥堵开始放缓,甚至下降。此外,其中杭州城市预警指数达到了-1.55,拥堵整体缓解趋势最高,而天津、深圳、武汉、青岛等老牌“堵城”整体拥堵也均趋于缓解,拥堵预警指数均为负值。
高德地图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着手交通拥堵治理方面布局,不单局限于提供交通实时路况躲避拥堵拥堵,通过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高德地图还能够研判城市的拥堵格局,给城市的交管部门提供全景化场景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多地实现。
其中,基于高德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透出的全景路况视角、各条道路及其上下游平均行驶速度的数据研判,高德地图为杭州城市大脑项目提供了大数据智能化的支撑。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的帮助下,三季度杭州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的拥堵均得到了缓解,其中西湖区拥堵缓解最大,高峰指数下降了15.5%。
共享单车的使用中男性占比更高 骑行速度稍快
本次高德地图还联合摩拜单车对共享单车的使用状况和对交通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在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群中,男性占比54%,女性占46%,男性使用共享单车的比例更高。而根据双方的监测数据,在共享单车的平均骑行时间上女生更久,达到了10.9分钟,男性则是10.7分钟,在平均骑行车速上男性稍快,为9.3km/h。
另外,在共享单车投放量增加的路段拥堵有所缓解。在监测的北京上地、上海莘庄、广州西村、深圳南山、天津中山南路、宁波鼓楼、南昌卫东和石家庄体育馆8个通勤出行需求较大的地铁站周边,骑行速度都集中在8-11km/h。同时,根据高德出行大数据的监测,三季度北京拥堵缓解最大的10条道路多数位于小区周边,而从摩拜的数据来看,这些区域也正是共享单车使用量涨幅明显的区域。由此可见,小区周边道路的拥堵下降与共享单车的活跃使用关系较密切。而从摩拜7月的数据来看,10分钟的骑行距离为3公里左右,而步行的距离只有0.8公里左右,骑行10分钟可达圈高出了步行可达圈4倍左右,效果明显优于步行。